跳转到内容

小学生30人31脚全国大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学生30人31脚全国大赛
小学生クラス対抗30人31脚
类型全国性大型集体比赛节目
主持节目主持
内村光良南原清隆(第1届至第5届)
加藤晴彦优香(第6届至第10届)
井之原快彦(V6成员)、小林麻央(第11届至第12届)
松冈修造(第13届至第14届)
会场主持
第一代:松井康真(第1届至第6届)
第二代:中山贵雄(第7届至第12届)
第三代:角泽照治(第13届至第14届)
制作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日语
制作
拍摄地点 日本
制作公司朝日电视台朝日新闻朝日小学生新闻
朝日电视台首播
播出国家/地区 日本
播出日期1996年11月2、3日—2009年12月12日
纬来日本台首播
播出国家/地区 台湾
各地节目名称
台湾小学生30人31脚全国大赛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小学生クラス対抗
30人31脚
假名しょうがくせいくらすたいこう
30にん31きゃく
平文式罗马字Shōgakusei Kurasu Taikō
30 nin 31 kyaku

小学生30人31脚全国大赛》(简称30人31脚30人31足)是由朝日电视台主办、《朝日新闻》与《朝日小学生新闻》协办,在1996年至2009年为止每年举办的日本全国性大型集体比赛项目,以30位以上小学生二人三脚”方式相互裹足成31条腿并肩快跑50米。这个比赛在日本国内举办后十分受欢迎,1998年起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报名。

该比赛曾邀请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日本国外的代表参加,之后此种形式的比赛也在中国大陆与台湾流行,2006年分别举办类似挑战赛,该项目亦被推广至一些学校或社团之节日游戏节目上。

沿革[编辑]

“30人31脚”节目源于朝日电视台之另一挑战节目《火焰挑战者》的其中一个单元,后来独立抽出成为竞赛项目。而从1998年(第3届)起,经常从日本以外的国家邀请一支队伍参加竞赛,作为交流。

比赛必须以一整列并排之30位同班同学之小学生以“二人三脚”方式完全走过50米,以队伍中最后过终点之时刻为最终时间作准。观乎2008年日本之比赛队伍,要在都道府县预赛入围的话需少于10秒左右,要在全国大赛预赛晋身首七名必需少于9秒4左右(以上指标仅供参考)。

该比赛之决赛于不同地方举行,但在2002年起已固定于横滨市港北区横滨体育馆举行,而大会比赛成绩在2002年起正式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承认为世界纪录之一。

2010年3月,朝日电视台在30人31脚官方网页宣布停办该比赛,理由是日本各地报名参赛的小学数量逐年递减使当初举办该比赛的宗旨难以继续确立,而且日本经济环境恶化导致无法维持每年举办这种大规模的比赛。

节目与评价[编辑]

该竞赛由朝日电视台负责拍摄并剪辑录播(第1~3届为现场直播,第4届之后为录影播出),在摄影棚邀请日本艺人列席观赏并表达感受;节目内容由晋身决赛之队伍报名参赛、初试、特训直至比赛之过程,细致描写队伍为得冠军与自我挑战而接受颇为艰辛之特训、后台训话与团结合作精神。队员间对比赛争胜之斗心与失败时互相鼓励、被淘汰时互相抱头痛哭的感性宣泄,令观众大为感动,在台湾与中国大陆播出后亦有强烈好评。

不过,在该比赛举办前后,日本各地小学对该比赛之重视与严苛训练之宣传,被一些老师批评为“虐待儿童”之行为。

节目主持
会场主持

会场主持皆由朝日电视台播报员担任,负责播报实况与采访参赛者。

比赛细则[编辑]

比赛规则[编辑]

  • 比赛以学校为单位,参赛成员必须为小学同学30名以上(30名以上的理由是避免那些人数超过30名而无法出赛的同学被排挤,所以该大赛成员数目不设上限),另加一名老师作领队。队员中选出一名成员作队长,在预赛、全国大赛比赛前代表全队公开宣誓。
  • 参赛学校以朝日电视网各成员电视台(同时加入其他电视联播网福井放送宫崎电视台除外)在各自的营业区内举办预赛选拔当地优胜学校为原则,但有例外:山梨县参加北关东大赛,佐贺县参加福冈大赛,而这两县内没有朝日电视网成员电视台。
  • 比赛必须在15米阔之场地完成50米跑。以队伍中最后一位队员完全通过终点线之时刻作比赛时间(第二届开始),以所用时间最少(即最快者)胜出。场地方面,决赛采用室内体育场敷设人工草地作赛,而在终点前有一大型海绵垫供参赛队伍冲线后扑下以卸力。
  • 在比赛两侧与后方,均有一位裁判与电视镜头紧随队伍追踪监视。
  • 比赛队伍旁边后方允许领队老师追随,但不允许与队伍接触协助。
  • 比赛期间如有东西(如脚带)掉在场上,或有队员倒在地上等原因引致队伍解体(未能成一整体)的话,全体队员需回到东西掉下处或队员倒下处重新起步,而比赛时间并不停止;换言之,有这些失误的话,仍须完成余下比赛,但已几乎不可能争胜。

队员[编辑]

报名与成员加入[编辑]

  • 原则上需以同班同学参加,每所学校可根据人数派出一队或多队参加,成员数目不设上限;2006年曾有失聪的同级同学成功参加。
  • 报名后队伍如遇以下情况的话,可向主办机构申报并提出以其他学校之同级学生加入队中作补充成员:
    • 该级参赛人数不足30位
    • 在决赛当天因故不能以30位成员作赛(因伤或突发事件未能赴赛)

装备与准备[编辑]

  • 队员只能用比赛统一派发之脚带。不能以其他物件代替该统一派发之脚带缠足比赛。
  • 每位队员双足必需配上护膝;而在脚上之脚带必需正确黏贴好,始能比赛。
  • 队员可随意穿着运动鞋还是二趾袜作赛,当然亦可赤足比赛,但需顾及比赛场地与比赛对脚掌之伤害。
  • 比赛时,每位队员之右手搭著右边队员之右肩,左手搭在左边队员之左腰上,左右相反亦可。需注意的是,队员若以左右手分别同时搭在左右队员肩上,这样比赛时对队员手部均有危险,而且倒地时很难抽出一只手来为自身撑著,属禁止行为。
  • 另外,对每位队员练习时,须以拳击用护牙保护,以免连锁绊倒时伤及牙齿。

起跑[编辑]

  • 起跑前需一致之准备动作与发声(准备口号),以枪声作起跑之讯号;跟着在裁判说出“准备”与“开始”枪声间不允许太明显动作与发声(由两侧之裁判决定)。否则即属犯规,两次起跑前犯规即取消参赛资格。

地区赛事[编辑]

(除地区预赛外,均在同一地点同一天全部举行)

  • 地区预赛:参与之队伍先向当地的朝日电视网成员电视台报名,朝日电视网各地成员电视台组织,在全国各都道府县(部分为两或数县联赛,详情需要到主办单位网页查看,约在5月中旬起接受报名、7月至8月间截止、9月至10月间预赛)进行预赛。预赛每队可赛两次,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该队的预赛最终成绩,赛事选出最快四队以一对一淘汰赛方式决定代表所在小学校之都道府县参与朝日电视台举办之全国大赛;预赛由各地之朝日电视网成员电视台播放。

全国大赛历届赛事[编辑]

1996年~1997年
  • 24队以一对一淘汰赛方式决定最后进入决赛的3队,最后胜出者为冠军。
1998年
1999年~2004年
  • 1999年:全部队伍(共26队)先进行预赛,每队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取最快前7名者+海外队伍晋级8强淘汰赛。
  • 2000年:全部队伍(共26队)先进行预赛,每队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取最快前8名者+2支海外队伍晋级10强淘汰赛。
  • 2001年:全部队伍(共26队)先进行预赛,每队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取最快前7名者+海外队伍晋级8强淘汰赛。
  • 2002年:全部队伍(共29队)先进行预赛,每队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取最快前10名者晋级10强复赛,10强复赛从抽签号码1号开始指定比赛对手,即共5组比赛,胜出者晋级5强准决赛,5强准决赛为各队跑两次择优方式取最快前3名晋级决赛,最后胜出者为冠军。
  • 2003年:全部队伍(共26队)先进行预赛,每队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取最快前8名者+海外队伍晋级9强淘汰赛(预赛前3名成为种子校),预赛第4~8名+海外队伍共6队先进行复赛,胜出3队晋级6强准决赛;准决赛为胜出3队+种子校3队共6队进行准决赛,胜出3队晋级3强决赛,最后胜出者为冠军。
  • 2004年:全部队伍(共26队)先进行预赛,每队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取最快前7名者+海外队伍晋级8强淘汰赛。
2005年、2006年
  • 预赛:以全部队伍(共26队)均分为A、B两组,每组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每组作赛完毕后之最快前3名者分别对另一组之前3名作8强复赛;而两组之第4名作败部复活赛,胜出者亦可参与8强复赛,与海外队伍比赛。
  • 8强复赛:以A组第1名对B组第1名比赛,以此类推,至于在初赛败部复活胜出的一组则被安排与海外队作赛,即共4组比赛。
  • 4强准决赛:8强复赛中首两组(两组之第1、2名比赛胜出队伍)作赛,另两组出线者作赛,即共两组比赛。
  • 决赛:4强准决赛胜出的两队作赛,胜出者为冠军,可获主办单位授旗;名义上有亚军(决赛落败者,非全比赛中第2最快者),但没有任何奖励。
2007年
  • 全国大赛史上首次以两支队伍同时开跑方式比赛(比赛场地分成红蓝两区域,两区域各一队同时开跑,即30人VS.30人),27队以一对一淘汰赛方式决定冠军。(预赛前5名成为种子校)
2008年
  • 预赛:以全部队伍(共27队)先进行预赛,每队比赛完毕后随即公布结果,取最快前7名者晋级8强复赛;而未晋级前7名的其余20队作败部复活赛(20队均分为A、B两组,每组10队,以3人4脚方式取A、B两组的第1名,这两队再以10人11脚方式比赛,胜出者亦可参与8强复赛。)
  • 8强复赛:以2-7(预赛第2名对预赛第7名,以下以此类推)、3-6、4-5方式比赛,至于在初赛败部复活胜出的1队则被安排与初赛第1名作赛,即共4组比赛。
  • 4强准决赛:8强复赛中首两组(两组之第1、2名比赛胜出队伍)作赛,另两组出线者作赛,即共两组比赛。
  • 决赛:4强准决赛胜出的两队作赛,全国大赛史上首次以跑两次择优方式决定冠军,冠军可获主办单位授旗;名义上有亚军(决赛落败者,非全比赛中第2最快者),但没有任何奖励。
2009年
  • 竞速赛:以全部队伍(共26队)先进行竞速赛(在全国各都道府县进行),每队比赛完毕后公布结果在大会网页上。竞速赛每队可赛3次,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该队的竞速赛最终成绩,取最快前10名者晋级全国大赛。
  • 全国大赛:晋级全国大赛的10强初赛从竞速赛第10名开始跑,取最快前5名晋级5强准决赛,5强准决赛取最快前3名晋级决赛,最后胜出者为冠军(初赛、准决赛、决赛均为各队跑一次方式)。

冠军与纪录[编辑]

纪录[编辑]

  • 全国大赛纪录由熊本县城南町杉上小学6年1班在2002年准决赛创下之8秒94之纪录,在决赛创下之8秒97之纪录(全国大赛决赛纪录)。
  • 都道府县比赛纪录由爱媛县松山市石井东小学在2005年该县预赛中创下8秒80之世界纪录,这纪录亦被列入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之一;该校在该年决赛中以9秒23落败为亚军。

历年冠军[编辑]

  • 改制前:只有第1届为队伍中第一位队员身体碰到终点线之时刻作为比赛时间;改制后时间:从第2届开始,以队伍中最后一位队员身体完全通过终点线之时刻作为比赛时间。
届次 播出日期 冠军学校 成绩
(以大会网页公布的成绩为准)
1 1996年11月2、3日 静冈县静冈市立服织小学6年1班 9秒23(改制前)
2 1997年11月7、8日 鹿儿岛县鹿儿岛市立紫原小学6年2班 9秒99(以下为改制后时间)
3 1998年11月15日 奈良县奈良市立左京小学6年1班 9秒45
4 1999年11月14日 长崎县西彼杵郡多良见町立喜喜津东小学6年2班 9秒35
5 2000年11月12日 熊本县熊本市立力合小学6年5班 9秒41
6 2001年12月15日 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 9秒22
7 2002年12月14日 熊本县下益城郡城南町立杉上小学6年1班 8秒97
8 2003年12月13日 石川县鸟屋町立鸟屋小学6年1、2班 9秒24
9 2004年12月4日 鹿儿岛县萨摩川内市立龟山小学6年3班 9秒31
10 2005年12月10日 北海道石狩市立若叶小学6年1班 9秒18
11 2006年12月9日 福冈县柳川市立昭代第二小学6年1、2班 9秒28
12 2007年12月9日 熊本县八代市立八代小学6年1班 9秒19
13 2008年12月6日 长崎县岛原市立三会小学 9秒05
14 2009年12月12日 熊本县八代市立太田乡小学校 9秒10

日本以外队伍[编辑]

亚洲[编辑]

非洲[编辑]

中美洲[编辑]

南美洲[编辑]

大洋洲[编辑]

注:第1届与第7届及第12~14届并无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队伍参赛。

特别赞助商[编辑]

赞助商 赞助届数 备注
三菱汽车 第6~8届 第6届的全名是《三菱汽车杯小学生30人31脚》(MITSUBISHI MOTORS CUP 小学生クラス対抗30人31脚),第7届与第8届的全名是《三菱汽车小学生30人31脚》(MITSUBISHI MOTORS 小学生クラス対抗30人31脚),2004年因三菱汽车设计缺陷隐匿事件而不再成为赞助商。
花王 第11届 第10届的全名不变,花王以其洗发精品牌“Merit”名义担任主要赞助商。
太阳生命保险日语太陽生命保険 第12~14届 第12~14届的全名是《太阳生命小学生30人31脚》(太阳生命小学生クラス対抗30人31脚)。

其他电视台录播[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节目的变迁[编辑]

 日本 朝日电视台
接档小学生30人31脚全国大赛
(1996年11月2、3日 - 2009年12月12日)
被接档
台湾 纬来日本台
接档小学生30人31脚全国大赛被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