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曹日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日昌(1911年—1969年),生于河北省束鹿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4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心理学系哲学博士。他使用辩证唯物论研究心理学,领导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是中国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其后,于文革期间(1969年)逝世。

出生背景[编辑]

1911年1月11日,曹日昌出生。虽然其父亲在乡村可写春联、书信,甚至计算田亩账目,但他仅仅是读了三年书。曹父对自己读书少深感遗憾,对自己只能终身耕田感到不甘心。有见及此,曹父对曹日昌的学业格外紧张,总是鼓励他努力读书,摆脱终身耕田的宿命。[1][2]

学历[编辑]

1918年曹日昌入本村初级小学,后入宁晋县北圈村高级小学,学习非常努力。

1925 年考入河北省冀县中学,在中学的后两年受 到两位教师的影响。一位是国文教师,他们经常向学生介绍新文艺,如叶绍钧、谢冰心的作品等,因受其影响曹日昌曾立志要做文学家,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另一位是历史教 师,常向学生讲些中国要革命的道理,这也 深深影响了曹日昌。

1929年中学毕业他考 入北平师范大学,预科两年,爱好文学并爱好上心理学。这时,他和同学一起合办了 《芳草》小刊物。 1931年升任大学教育系,。

1932-1935年曹日昌由北平师范大学转学至 清华大学 心理系学习,他发奋读书,除上课外即在实验室。主要进行关于心算问题的试验研究。还在教他心理学的老师 周先庚教授示意下,曾经对农村心理学进行了 研究,写出了“农村运动心理学”一文,于 1934年发表。

1943年考取庚款留英,1945年11月到达英国进了剑桥大学心理学系做研究生,一心读书和研究,三年后 (1948年)顺利地通过博士论文考试。他的博士论文是“学习与记忆中的时间间隔”。[1][2]

资料来源[编辑]

  1. ^ 1.0 1.1 赵, 莉如. 曹日昌传. 中国北京市. 2011. 
  2. ^ 2.0 2.1 曹日昌. 百度百科.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