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赛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乐高赛车
  • Lego Racers
北美版任天堂64封面
类型竞速
平台
开发商
发行商乐高媒体
总监凯瑞·J·加诺夫斯基(Kerry J. Ganofsky
制作人凯斯·蒙顿(Keith Morton
设计师凯瑞·J·加诺夫斯基
程序
  • 斯科特·科利(Scott Corley
  • 德怀特·吕切尔(Dwight Luetscher
美术卡里·彭泽克(Cary Penczek
音乐埃里克·诺夫辛格(Eric Nofsinger
模式单人多人
发行日Windows
  • 北美:1999年7月31日
  • 欧洲:1999年7月31日[1]
PlayStation
  • 欧洲:1999年9月[2]
  • 北美:1999年12年17日[3]
任天堂64
  • 北美:1999年10月22日[3]
  • 欧洲:1999年12月1日[1]
Game Boy Color
  • 欧洲:2000年12月29日
  • 北美:2001年1月18日[3]

乐高赛车(英语:Lego Racers是由高压软件英语High Voltage Software开发、乐高媒体发行的乐高竞速电子游戏[4][5]以虚构的“乐高国度”(Legoland)世界为背景,单人模式下加入各种小人偶角色参加由虚构赛车冠军“火箭赛车手”(Rocket Racer)所打造的赛车比赛。玩家能操控一名小人偶,让他们驾驶各种用乐高积木组成的赛车并与其他角色比赛。这些赛车和角色能以游戏内解锁的方式取得。玩家也能透过使用道具来阻碍对手。游戏还支持多人模式,允许多名玩家互相竞赛。

游戏最初由高压创始人凯瑞·J·加诺夫斯基(Kerry J. Ganofsky)构思,在乐高媒体的批准下开始制作,乐高集团提供的创意专业知识协助了开发。游戏于1999年以Microsoft Windows版首度发售[6]。媒体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在游戏的图形、建构系统、驾驶体验和其他设计方面意见分歧。由Attention to Detail英语Attention to Detail开发的两部续集——《乐高赛车2英语Lego Racers 2》和《乐高疯狂赛车英语Drome Racers》,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发售。

开发[编辑]

《乐高赛车》的概念最初由高压软件英语High Voltage Software创始人凯瑞·J·加诺夫斯基(Kerry J. Ganofsky)构思,其想法是让玩家能够使用乐高积木构筑和赛车。经过一年的开发,乐高媒体聘请了加诺夫斯基的公司开始投入制作。在游戏制作过程中,乐高集团也派遣创意部门的人手来与高压合作。[7]

来自不同乐高系列的大量角色模型、文档和图片被发送给开发人员,他们最终选择在游戏中采用城堡、太空、冒险家和海盗主题。高压软件从这些主题中选择了他们最喜欢的角色,并为角色们设定了人物设计,以“捕捉每位角色的情绪”。某些角色将扮演头目,而其他角色则被归于能力较普通的角色。[7]开发人员还创造了两名原创角色——火箭赛车手(Rocket Racer)和伏特薇若妮卡(Veronica Voltage[6]

高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设计积木赛车的建构机制[6]。游戏的首席程序员德怀特·吕切尔(Dwight Luetscher)创建了一个公式,游戏设计师使用该公式在游戏中创建单块乐高零件。开发人员从数百个乐高零件中挑选出玩家可用的乐高积木,以美学作为首要选择,然后分析它们是否适合吕切尔的公式。开发人员选择还透过在底盘上放置多少砖来影响玩家赛车性能,例如操控度、加速和最高速度,这些对于该游戏的主年龄客群而言易于理解。[8]

因游戏中有大量乐高积木和零件,开发人员还创建了自定义网格代码,每辆车都具有实体网格,方便玩家将几何体零件“焊接”到位并美化车辆的外观。游戏中的每个元素,包括积木和角色块各别具有不同的级别的细节层次,用于菜单画面和过场动画的建模能让玩家能近距离观察,所以就得具备更高级别的建模水准。[8]开发人员曾计划了损坏系统,在碰撞时砖块会从车辆上脱落,但这带来了“过多问题而无法实现”[9]。《乐高赛车》在1999年E3上公开并开放游玩[10]

赛道[编辑]

电路1及4
  • 帝国大奖赛
  • 黑暗森林冲刺
  • 岩浆月球马拉松
  • 沙漠冒险赛道
电路2及5
  • 部落岛步道
  • 皇家骑士赛道
  • 冰星球之路
  • 亚马逊冒险巷
电路3及6
  • 梦魇阿松
  • 海盗骷髅通行证
  • 冒险神庙步道
  • 外星人拉力赛小行星
电路7
  • 火箭赛车跑

道具[编辑]

功能

积木
种类 基本功率 一块积木砖 两块积木砖 三块积木砖
红积木 攻击 炮弹 抓钩 闪电魔杖 3制导火箭
黄积木 陷阱 浮油 一桶火药 磁力陷阱 木乃伊的诅咒
蓝积木 盾牌 5秒护盾(蓝色) 6秒盾(绿色) 8秒盾(黄色) 10秒盾(红色)
绿积木 涡轮 涡轮增压 额外涡轮增压 飞行涡轮增压 曲速涡轮增压

反响[编辑]

虽然评价好坏参半,但游戏在商业表现上取得成功,成为早期畅销的乐高电子游戏。[11][12]但《乐高赛车》在任天堂64上的销量并不亮眼,部分归因于该游戏机在1990年代末期逐渐失去影响力[13]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LEGO Racers. GamerInfo.net.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2. ^ Bradley, Steve. Preplay: Lego Racers. Official UK PlayStation Magazine. No. 49 (Future Publishing). September 1999: 64–65 [2021-07-15]. 
  3. ^ 3.0 3.1 3.2 LEGO Racers Releases. MobyGames.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4. ^ Staff. Shipping: LEGO Racers.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1999-08-21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11-01). 
  5. ^ Staff. Lego Racers. IGN. 1999-08-03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6. ^ 6.0 6.1 6.2 White, Adam. A Look At LEGO…. Racers. BricksFanz. 2018-08-27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7. ^ 7.0 7.1 Staff. Developer Journal: Lego Racers. IGN. 1999-05-25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8. ^ 8.0 8.1 Staff. If you build it.... IGN. 1999-08-20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9. ^ Muldoon, Moira. LEGO Racers Preview.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1999-05-03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10. ^ Staff. Lego Media's E3 Lineup. IGN. 1999-05-12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11. ^ P., Nikita. BEST SELLING LEGO VIDEO GAMES OF ALL TIME. Game of Bricks. 2020-05-17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12. ^ Hou, Phillip. Why LEGO Racers Needs Another Sequel. CBR.com英语Comic Book Resources. 2020-07-05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13. ^ Wilcott, Aaron. Lego Racers. Micro-64. 2012-04-22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