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激进阵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族激进阵营
Obóz Narodowo-Radykalny
领袖安德烈·维特科夫斯基英语Jan Mosdorf[a]
波列斯瓦夫·皮亚塞基[b]
亨里克·罗斯曼[c]
成立1934年4月14日[1]
被禁10 July 1934年,​89年前​(10 July 1934[2]
分裂自民族党[3][4]
党员5,000 (1937年)[5]
意识形态
政治立场极右翼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
官方色彩  绿色   白色
党旗
波兰政治
政党 · 选举

民族激进阵营波兰语:Obóz Narodowo-Radykalny)又译为全国激进阵营国家激进阵营,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的政治组织,该党由波兰右翼政治人物安德烈·维特科夫斯基英语Jan Mosdorf领导。其成员主要来自波兰民族民主党英语National_Democracy_(Poland)的青年激进分子组成,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反共反犹民族国家,因而在1934年4月14日成立该组织。

历史[编辑]

成立及背景[编辑]

1921年意大利王国举行国会选举意大利语Elezioni politiche italiane del 1921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只取得105个席次,法西斯党党魁贝尼托·墨索里尼因不满选举结果,于是号召3万人组成黑衫军,并进军罗马,结果政变成功,墨索里尼夺权并改组内阁,建立了法西斯意大利。这场政变的成功,酝酿了全球法西斯运动的崛起。

1934年,民族党的激进派受到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影响,[8] 于4月14日成立了民族激进阵营。其成员反对内阁议会民主制度,主张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民族国家[9]民族激进阵营的成员大多为青年,1930年代成立之初,造成波兰境内的反犹暴力事件,是波兰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反共与反犹政党。[10]此外,除了民族党及民族民主方阵的成员外,更有大波兰营英语Camp of Great Poland的支持。[11]大波兰营的前成员安德烈·维特科夫斯基英语Jan Mosdorf亨里克·罗利茨基波兰语Tadeusz_Gluziński亨里克·罗斯曼英语Henryk Rossman就是民族激进阵营成立成功的推手,他们主张支持“阶级团结”、外国和犹太人拥有的公司的国有化以及反犹太法律的订定。[11]

经过[编辑]

民族激进阵营的成立之初,获得青少年与学生的支持,民族激进阵营不仅公开支持反犹大屠杀,甚至展开针对犹太人的袭击。民族激进阵营组织战斗小队,攻击犹太人左翼政客,破坏与掠夺犹太人财产,并挑起警察与犹太人的冲突。由于参与抵制犹太人拥有的商店,以及对左翼工人示威活动的多次袭击,民族激进阵营于1934年7月被取缔。参与暴动的成员被押往别列扎卡尔图斯卡监狱关押,民族激进阵营也因此分裂。

1934年7月被取缔后,民族激进阵营分裂成两个派系,[11]分别为博莱斯瓦夫·皮亚塞茨基领导的民族激进方阵派(ONR-Falanga)及亨里克·罗斯曼英语Henryk Rossman领导的民族激进ABC派(ONR-ABC)。方阵派的名称是来自波兰语Falanga的翻译,其中文又译为长枪;ABC派则是以他们的党报《ABC期刊杂志》波兰语ABC (dziennik)作为命名。最终,波兰政府认定民族激进方阵及民族激进ABC皆为非法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编辑]

1939年9月,德国发动白色方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开始,德国与苏联瓜分波兰,并在波兰占领区成立波兰总督府,作为德意志化的领土。此时民族激进ABC及民族激进方阵都创建了地下抵抗组织,但他们不愿承认波兰地下国作为波兰流亡政府的存在,更甚至与其他成员发生内斗,拒绝与其合作。[11]民族激进ABC转变为萨尼克集团,其军事部门成为蜥蜴联盟(Związek Jaszczurczy);而民族激进方阵创建了地下抵抗组织民族联盟;然而仍有其他成员不愿加入他们,并在德国占领波兰期间,许多前民族激进阵营活动人士都加入国家武装军队抵抗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成立的波兰人民共和国永久流放了许多民族激进阵营成员,并将他们视为“国家的敌人”。

参考文献[编辑]

  1. ^ 1935 (Falanga & ABC)
  2. ^ (Banned by a decree of the Polish government)
    1939 (Falanga & ABC)
  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RudnickiONR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Marek J. Chodakiewicz, Jolanta Mysiakowska-Muszyńska, Wojciech J. Muszyński. Polska dla Polaków!. Kim byli i są polscy narodowcy. Poznań. 2015: 164. ISBN 9788377857472. 
  5. ^ Antoni Dudek, Grzegorz Pytel: Bolesław Piasecki. Próba biografii politycznej. Londyn: 1990. p. 58. ISBN 0-906601-74-6.
  6. ^ Stanley G. Payne, A History of Fascism 1914-1945, London: Routledge, 2001, p. 262.
  7. ^ Historia ONR www.wyborcza.pl.
  8. ^ Marszał, Maciej. Włoski faszyzm w polskiej myśli politycznej i prawnej 1922-1939. Wydawn. Uniwersytetu Wrocławskiego. 2007: 32. ISBN 978-83-229-2791-5 (波兰语). 
  9. ^ Lerski, Jerzy J.; Wróbel, Piotr; Kozicki, Richard J.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Poland, 966-1945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96: 379. ISBN 978-0-313-26007-0. 
  10. ^ Martin Blinkhorn. Fascism and the Right in Europe 1919-1945 2013. Routledge. 2000: 53. 
  11. ^ 11.0 11.1 11.2 11.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IEM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