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福感寺

坐标30°40′00″N 104°03′09″E / 30.6666651°N 104.0525143°E / 30.6666651; 104.052514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感寺,遗址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实业街30号、原实业宾馆。[1][2]

历史[编辑]

两晋时期,数位高僧从洛阳等地抵达成都,修建“大石寺”。后来,官人百姓来此祈福,遂更名为“福感寺”:唐代高僧道宣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成都时年常有旱涝,官家祈雨都要到这里,祈而有应,特有感征,寺庙因此得名“福感”。唐中后期福感寺达到顶峰。诗人刘禹锡游川时,更作下《成都府新修福成(感)寺记》,称“绣于碧霄,望之如昆阆间物”。至唐末逐渐衰落消失。

福感寺在南诏入侵成都的战事中毁坏严重,随后节度使高骈扩建罗城,现在的遗址被划入寺院之外,寺院的范围逐步往东缩减,后来又受到几次大战乱波及,逐渐衰落。[3]

章仇移塔[编辑]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初到益州的途中,走到剑门关前,一个巨人迎接他,巨人自称是福感寺的守塔神,指福感寺的塔位置不好,希望章仇可以帮他挪下位置。据说章仇兼琼上任后,就将福感寺向东北移了42步。

考古[编辑]

1980年代,四川大学考古专家林向在长顺中街,发现了三个寺塔塔基。基于地理位置,他认为这是福感寺的遗迹。2016年4月,成都市考古所副研究员易立、张雪芬等开始在实业街进行发掘。面积达1.1万平方米,发现了塔基、房址、水井、道路、沟渠等遗迹。

而出土文物中包括一千多块石刻经版、石刻造像残件、蟠龙碑首、模印密檐塔砖、有铭文的琉璃瓦等建筑构件,以及大量日用陶瓷器。其中考古人员凭借刻有“传今福感寺”的经版,确认了福感寺遗址所处。

参考来源[编辑]

  1. ^ 成都商报,《成都名寺福感寺仅见于资料 今在实业街30号重见天日》,2017年6月5日。
  2. ^ 华西都市报,《30年成都古寺寻踪落定宽窄巷子旁 挖出千年名刹“福感寺”》,2017年6月5日,A3。
  3. ^ 天府早报,《千年名寺福感寺藏身成都闹市》,2017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