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绿岛地区指挥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绿岛地区警备指挥部简称绿指部,位于台东县绿岛乡,隶属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是台湾白色恐怖时期重要的管训机构之一。1970年撤销位于绿岛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新生训导处后,于8月1日在原地成立的新单位,除负责执行原来新生训导处的管训业务外,还肩负台东县绿岛地区的警备及守备责任。1991年改制为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感训第三总队兼绿岛地区指挥部,1992年伴随警备总部裁撤,绿指部也随之裁撤。原址现为国家人权博物馆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的一部分。

历史[编辑]

1970年2月,中华民国国防部所辖的泰源感训监狱发生“泰源事件”,官方因此计划在台东县绿岛乡筹建新的监狱,将“叛乱犯”重新集中管理,基于不在混杂管理的需求,故有成立新单位以符合管理需要。而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新生训导处自1966年后,就改以代管职训队员为其主要任务,政治犯仅剩少数,故而编制也随之缩编。1970年7月,中华民国国防部撤销新生训导处的编制,并于8月1日新成立“绿岛地区警备指挥部”,简称绿指部。[1]:55 新成立的绿指部除负责执行原来新生训导处的业务外,还肩负绿岛地区的警备及守备责任。组织编制有282名,设有少将指挥官及2名副指挥官、政战主任、参谋主任,并置有政治作战处、行政组、警备组、感训组、后勤组、医务所等单位;及辖勤务队、新生训导第一大队、新生训导第二大队等直属部队,而每大队辖有3个中队,故计有6个中队。并以第二大队第六中队专管原来新生训导处所遗留之政治犯,其余中队则负责代管小偷、流氓之类的职训队员。[2][3]:189

1977年,组织编制增加配属警备中队、守备排及通信排,当时被列管的政治犯有19名;翌年,新生训导大队改制成职业训导大队。[4]1980年,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为减少公文称谓的困扰,乃修订所属部队番号,并扩编绿指部所属的职业训导第一、第二大队,成为职业训导第十一大队、第十二大队,另设有新生大队,此时的“新生”是指刚被移送至绿岛管训的感训队员,而非政治犯。[1]:55其中,第十一大队位于当时绿岛乡的庄敬营区,专收经法院审理之惯窃、强盗等加重保安处分的队员;第十二大队及新生大队则位于绿岛乡的自强营区,在流麻沟东侧,专门管理流氓矫正处分的队员。同时,增设负责绿岛防务与海防工作的空降营,以及负责营区大门哨、国防部绿岛感训监狱之警戒勤务的宪兵连[3]:189-190

除感训业务,绿指部针对违反法纪的士官兵,也设置“励德班”来收容关押,该班于1981年与陆军的“兰屿进德班”合并,称为“陆军励德班”,归绿指部管制。[1]:56 1987年解严后,绿指部仅剩缺乏保证人的政治犯,及与军方签订养鹿合约的郭廷亮。1991年,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绿指部改制为感训第三总队,并兼绿岛地区指挥部,全衔为“感训第三总队兼绿岛地区指挥部”。[5] 感训第三总队下辖第七、八、九大队,分别位于庄敬营区、自强营区、绿洲山庄,且每个大队均辖3个中队。1992年7月,国防部裁撤警备总部,绿岛部也随之裁撤,流氓感训工作改由法务部办理。[6][3]:194

营舍空间[编辑]

绿指部因承袭新生训导处业务,因此初期空间亦是延续新生训导处的营舍,如中正堂、医务所、绿指部大门等。绿指部大门为新生训导处所建,因此门楼上镶嵌“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新生训导处”,绿指部时期基于警备总部以“忠爱”做为军风,因此将门楼改为镶嵌忠爱2字,1992年宪兵留守以后,门楼上忠爱两字之间,再镶上宪兵司令部的部徽。[3]:209 依照1987年1月围墙整修完成的竣工志可知,绿指部由东至西分为自强、庄敬、忠爱3个营区,自强营区位于东侧流麻沟一带,绿指部裁撤后,于原址成立“绿岛技能训练所”。庄敬营区与忠爱营区以国家人权博物馆的新生训导处第三大队复原展示区后方围墙为区分,以东为忠爱营区,以西为庄敬营区,但现多合称为庄敬营区。[3]:208

忠爱营区为绿指部行政中心所在地,并基于警备总部军风而将行政楼称为忠爱楼,1985年宪兵连进驻,及1992年警备总部裁撤由宪兵部队留守营区后,因为宪兵的军风是忠贞,故改称忠贞楼。忠爱楼建筑具备军事管理与行政功能,1970年代中期时,一楼是做为行政组、预财室、感训组、警备组的办公空间,二楼则为正副指挥官、政战主任、参谋主任的办公室与寝室,以及战情室、会议室、会客室。1980年左右,一楼增加电话总机室、后勤办公室。1985年左右,二楼已有队史馆、电报室、侍从室与浴室。[1]:118-122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陈进金. 《空間.記憶.歷史:戰後東臺灣的政治監獄》. 新北: 稻乡出版社. 2021. 
  2. ^ 「綠島地區警備指揮部沿革史」. 国家档案资讯网.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3. ^ 3.0 3.1 3.2 3.3 3.4 谢英从.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建築物歷史價值研究〉. 《台湾文献》. 2018-03, 69 (1). 
  4. ^ 绿岛地区警备指挥部编.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綠島地區警備指揮部沿革史(自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七月一日起至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六月卅日止)》. 台东: 绿岛地区指挥部. 1977: 74. 
  5. ^ 军管区司令部作战处编. 《臺灣警備總/軍管區司令部沿革史第十三輯》. 台北: 军管区司令部. 1993: 7–8、325. 
  6. ^ 陈进金主持. 〈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及莊敬營區建築群口述歷史計畫〉. 新北: 国家人权博物馆. 2016: 197–202. 

参见[编辑]

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

国家人权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