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花莲暮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花莲暮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亚目: 颈喙亚目 Auchenorrhyncha
科: 蝉科 Cicadidae
属: 螗蝉属 Tanna
种:
花莲暮蝉 T. karenkonis
二名法
Tanna karenkonis

花莲暮蝉学名Tanna karenkonis)为蝉科暮蝉属下的一个种[1],成虫于每年7月出没,常见于中、低海拔山区,分布于花莲的华绿溪、天祥瑞穗红叶温泉等处,具趋光性,台湾特有种,旧名“花莲港蜩”,体型与同属相似,公蝉体长约33毫米(1.3英寸),前翅长约39毫米(1.5英寸)。[2][5]

参考来源[编辑]

文献
脚注
引用
  1. ^ 1.0 1.1 花莲暮蝉 Tanna karenkonis Kato, 1939.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台湾)). 
  2. ^ 2.0 2.1 Tanna karenkonis (Kato, 1939) 花蓮暮蟬. 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入口网-TaiBif. [2016-02-18]. ;2015-10-01日之前的前端界面旧版:Tanna karenkonis (Kato, 1939) 花蓮暮蟬. 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入口网-TaiBif. [2016-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8). 
  3. ^ 學名:Tanna karenkonis (Kato, 1939) 中文名:花蓮暮蟬. 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 [2016-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1). 
  4. ^ Sanborn 2013,第369、764页
  5. ^ 5.0 5.1 陈振祥 2007,第137页

扩展阅读[编辑]

陈振祥 2007,第129–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