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6年10月19日),小修,一字少修柴紫居士湖广公安县(今湖北)人,明朝政治人物、文学家,同进士出身。

生平[编辑]

十几岁时即作黄山、雪二,五千余言。长大后更加豪放不羁,跟随大哥袁宗道、二哥袁宏道宦游京师,广交天下四方名士,足迹遍及半个天下。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顺天府乡试举人[1]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进士。由直隶徽州府教授,历官国子监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天启四年(1624年)升任南京吏部郎中,卒于官[2]。袁中道他与公安派其余成员相同,主张即使研究古文,也不可全部模仿,而是要有其变化。他不但发扬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的反复古理论,也将其理论详细补充论述。与大哥袁宗道、二哥袁宏道等人并称“公安三袁”[3]

著作[编辑]

著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游居柿录》十三卷等。

注释[编辑]

  1. ^ 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公安县志·卷之六》:袁中道,字小修,伯修中郎同母弟也。万厯癸卯魁北闱,丙辰成进士,攺苏州府敎授,迁国子博士。乞南得礼部仪制,厯南吏部文选司郎中,旋乞休。晚深于禅理。卒时鼻垂玉箸,人以为禅定云。所著诗文有《珂雪斋》二十卷、《游居柿录》二十卷。
  2. ^ ·张廷玉等,《明史》(卷288):中道,字小修。十余岁,作黄山、雪二赋,五千余言。长益豪迈,从两兄宦游京师,多交四方名士,足迹半天下。万历三十一年始举于乡。又十四年乃成进士。由徽州教授,历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天启四年进南京吏部郎中,卒于官。
  3. ^ ·张廷玉等,《明史》(卷288):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

参考文献[编辑]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外部链接[编辑]

官衔
前任:
詹向善
明朝徽州府教授
万历年间
继任:
彭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