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郑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郑灼(514年—581年),茂昭东阳信安[1][2]南北朝南梁南陈官员与儒者

郑灼的祖父郑惠是南梁衡阳太守,父亲郑季徽则是南梁通直散骑侍郎、建安令。他年少聪明,奋志儒学,曾经跟随皇侃学习;中大通五年(533年)担任释褐官奉朝请,迁任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安东将军临川王萧正义的王府记室参军,改任平西将军邵陵王萧纶的王府记室。梁简文帝为太子时喜欢经学,引荐郑灼为中书省义学士。承圣年间除授通直散骑侍郎,兼任国子博士,很快改任威戎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陈武帝陈文帝在位时,历任安东将军临川王陈蒨、镇北将军鄱阳王陈伯山的王府咨议参军,转官中散大夫。之后以本职兼任国子博士,但未拜官就在太建十三年(581年)去世,虚岁六十八[1][2]

郑灼个性专心勤勉,尤其明白三礼。年轻时曾梦见和皇侃在路途相遇,皇侃对他说:“郑郎开口。”就吐口水到郑灼口中,之后他的学问大有进步。郑灼家中贫穷,日以继夜抄写注释,毛笔的毫用尽后都会削去继续使用;他又经常吃菜,讲授时会多苦心热,若果当时盛产瓜类植物时,他总会仰卧用瓜镇著胸口,起来继续诵读,十分专注[3][4]

引用[编辑]

  1. ^ 1.0 1.1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郑灼字茂昭,东阳信安人也。祖惠,梁衡阳太守。父季徽,通直散骑侍郎、建安令。灼幼而聪敏,励志儒学,少受业于皇侃。梁中大通五年,释褐奉朝请。累迁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安东临川王府记室参军,转平西邵陵王府记室。简文在东宫,雅爱经术,引灼为西省义学士。承圣中,除通直散骑侍郎,兼国子博士。寻为威戎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高祖、世祖之世,历安东临川、镇北鄱阳二王府咨议参军,累迁中散大夫,以本职兼国子博士。未拜,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六十八。
  2. ^ 2.0 2.1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郑灼字茂昭,东阳信安人也。幼聪敏,励志儒学。少受业于皇侃。梁简文在东宫,雅爱经术,引灼为西省义学士。承圣中,为兼中书通事舍人。仕陈,武帝、文帝时,累迁中散大夫,后兼国子博士,未拜卒。
  3. ^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灼性精勤,尤明三礼。少时尝梦与皇侃遇于途,侃谓灼曰“郑郎开口”,侃因唾灼口中,自后义理逾进。灼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每削用之。灼常蔬食,讲授多苦心热,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诵读,其笃志如此。
  4. ^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灼性精勤,尤明三礼。少时,尝梦与皇侃遇于途,侃谓曰:“郑郎开口。”侃因唾灼口中,自后义理益进。灼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豪尽,每削用之。常蔬食,讲授多苦心热,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读诵,其笃志如此。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陈书·卷33》,出自姚思廉陈书

参考文献[编辑]

  • 陈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
  • 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