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鹤铁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阪鹤铁道株式会社
阪鶴鉄道株式会社
公司类型株式会社
后继机构帝国铁道厅
成立1896年4月 (1896-04)[1]
结束1907年7月1日 (1907-07-01)
代表人物代表取缔役社长 田艇吉[1]
总部 日本兵库县川边郡伊丹町[1]
业务范围近畿地方
产业运输业
服务铁路运输
实收资本额400万日元[1]

阪鹤铁道(日语:阪鶴鉄道はんかくてつどう Hankaku Tetsudō */?)是日本一家曾存在于1896年至1907年之间的私营铁路公司,经营目前的福知山线。1906年,日本颁布《铁道国有法日语鉄道国有法》,隔年阪鹤铁道被收归国有,成为帝国铁道厅的一部分。

历史[编辑]

1892年一部分大阪商人建立摄津铁道日语摂津鉄道,投资经营尼崎(后来的尼崎港站)和池田(现在的川西池田站附近)之间的铁路线,当时日本正在日本海侧的舞鹤修建军港,摄津铁道于是计划延长摄津铁道,使其成为将大阪与舞鹤连接起来的一条铁路。1893年8月 (明治26年),摄津铁道提出申请修建大阪神崎、池田、三田福知山,到舞鹤之间的铁路的许可。12月,该公司还申请了在福知山 - 和田山 - 八鹿之间建设支线的许可证,为今日山阴本线的一部分,但是1894年发生甲午战争山阴地区的铁路建设被迫暂停取消。1896年4月阪鹤铁道作为公司法人正式成立,最初的总公司位于大阪市北区曾根崎[1]

然而,由于同样建设通往舞鹤铁路的京都铁道获得了京都 - 绫部 - 舞鹤的建设许可证,因此阪鹤铁道无法取得福知山 - 舞鹤区间的建设许可。此外,大阪 - 神崎 (现JR尼崎)区间由于与递信省铁道局的官设铁道平行,因此未获得许可。结果,阪鹤铁道只得到神崎 - 福知山区间的建设许可。1897年2月阪鹤铁道与摄津铁道合并,12月池田 - 宝冢区间开通;1898年6月,冢口 - 神崎开通,9月开始与官铁线贯通运营至大阪;1899年1月路线延长至三田,3月延长至篠山(现篠山口站),5月延长至柏原,7月延长至福知山南口(后废站),同时总公司迁往伊丹町(现伊丹市)。

然而京都铁道因保津峡段的施工困难而陷入资金短缺,园部 - 舞鹤段未能开通。于是阪鹤铁道于1899年12月再次申请修建福知山 - 舞鹤 - 宫津之间的铁路,但遭到拒绝,阪鹤铁道于是计划利用由良川日语由良川来运送前往宫津的列车。 1901年12月(有多种说法[2][3][4][5])开始,游客从福知山南口乘坐人力车到蛇端登船点,从那里乘船前往由良,为此阪鹤铁道成立了“由良汽船”,建造第一由良川丸[6]和第二号由良川丸[7] 。前往舞鹤必须在途中的藤津换乘人力车,前往宫津则到终点由良换乘人力车。[8]

1901年10月1日日本海军舞鹤镇守府启用,但由于京都铁道延伸至舞鹤前景不容乐观,因此政府于1902年4月撤销京都铁道的许可证,改为政府自行建造、运营的铁路。[9]1904年11月新舞鹤 - 福知山区间的舞鹤线 (福知山 - 绫部为今日山阴本线的一部分)开通时,阪鹤铁道也开通了福知山南口 - 福知山区间,借用官设铁道福知山 - 新舞鹤区间,最终开通了大阪 - 舞鹤的直达服务。同时,为了连接丹波若狭地区,开始运营从舞鹤到宫津小滨等地的铁路轮渡

此外,考虑到神崎和大阪之间的运输量未来会增加,阪鹤铁道还申请并获得了在池田和大阪之间修建支线的许可。然而1906年在日俄战争冲击下,铁道国有化的呼声提高,同年《铁道国有法》颁布,阪鹤铁道被列入其中,并在1907年7月1日收归国有。神崎 - 福知山间转让给帝国铁道厅,成为今日JR西日本的福知山线;池田和大阪之间修建支线的许可则被取消,但日后作为阪急电铁前身的箕面有马电气轨道日语箕面有馬電気軌道继承该计划,建成今日的宝冢本线

路线[编辑]

京都铁道・阪鹤铁道线路图(1907年)
神崎-福知山
(直通至官设铁道大阪站 - )神崎站 - 冢口站 - 伊丹站 - 池田站 - 中山站 - 宝冢站 - 生濑站 - 武田尾站 - 道场站 - 三田站 - 广野站 - 相野站 - 蓝本站 - 古市站 - 篠山站 - 大山站 - 下泷站 - 谷川站 - 柏原站 - 石生站 - 黑井站 - 市岛站 - 竹田站 - 福知站 - 福知山站( - 直通官设铁道新舞鹤站
冢口-尼崎
冢口站 - 尼崎站

船舶[编辑]

桥立丸
木造(58吨),1904年大阪铁工所日语日立造船[10],52人座。舞鹤 - 宫津间航线使用,但规模较小。[11]
第二桥立丸
木造(170吨),1906年制[12],舞鹤 - 小滨间航线使用。[13]
阪鹤丸
钢体(760吨),1906年大阪铁工所制[12],1905年4月开设的舞鹤 - 境航线用。
第二阪鹤丸日语第二阪鶴丸
阪鹤铁道向大阪铁工所订购,但竣工时阪鹤铁道已国有化,因此交由铁道院经营。[14][15]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日本全国诸会社役员录. 明治40年’(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2. ^ 1901年(明治34年)3月に福知山宫津间の由良川を利用し铁船2艘を建造‘速水太郎伝’(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3. ^ 1902年(明治35年)5月29日に小型蒸気船を运航せしめ福知山舞鹤间由良川により旅客の连络开始‘帝国铁道要鉴. 第3版’(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4. ^ 第二由良川丸の制造日が1902年(明治35年)7月(船舶番号8391所有者速水太郎)(第一由良川丸は未掲载)‘日本船名录. 明治36年’(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5. ^ 1901年(明治34年)3月に航路开设当初は全行程を川船で上下し、1902年(明治35年)に第一・第二由良川丸を建造し、福知山 - 河守は川船で、河守 - 由良间を第一・第二由良川丸で运航‘铁道连络船100年の航迹’8-9页
  6. ^ 写真‘明治工业史. 〔第3〕’(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7. ^ 写真‘第五回内国勧业博覧会审查报告. 第8部’(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8. ^ 1904年11月まで続けられた田中真人ほか‘京都滋贺铁道の历史’京都新闻社、1998年、277页
  9. ^ “私设铁道株式会社线路中免许取消”‘官报’1902年4月24日(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10. ^ ‘日本船名录. 明治39年’(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11. ^ ‘铁道连络船100年の航迹’20页
  12. ^ 12.0 12.1 ‘日本船名录. 明治40年’(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13. ^ ‘铁道连络船100年の航迹’21-22页
  14. ^ ‘铁道连络船100年の航迹’33页
  15. ^ ‘日本船名录. 明治42年’(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