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灵武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灵武龙属
化石时期:侏罗纪中期
托阿尔期巴柔期
174 Ma
神奇灵武龙的骨骼标本和重建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科: 叉龙科 Dicraeosauridae
属: 灵武龙属 Lingwulong
Xu et al., 2018
模式种
神奇灵武龙
Lingwulong shenqi

Xu et al., 2018

灵武龙(学名:Lingwulong)是蜥脚下目叉龙科的一属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或中期的中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附近的延安组发现。模式种也是唯一种是神奇灵武龙L. shenqi),化石来源包含许多部分骨骼。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古老的新蜥脚类,也是东亚发现的唯一一种梁龙超科。其确切年代尚未得知,但估计是在晚 托阿尔期巴柔期之间,距今约1.74亿年前[1]

发现历史

[编辑]
神奇灵武龙的复原图

2004年,农人马云发现了恐龙骨骼,并通知当地管理人杨及刘。2005年春季牠们将化石交由恐龙学者徐星,他并派出考察队前往挖掘。从2005年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附近的子窑铺开挖了几处采石场。发现了大约七至十个个体的蜥脚类遗骸[1]

2018年,徐星、Paul Upchurch、Philip D. Mannion、Paul M. Barrett、Omar R. Regalado-Fernandez、莫Jinyou、马Jinfu及刘Hongan命名并叙述了模式种神奇灵武龙(L. shenqi),属名由中文的“灵武”及“龙”组成,种名来自中文发音的“神奇”,代表着出乎意料在东亚发现了过去不曾发现的叉龙科[1]

模式标本(编号LM V001a)在延安组地层(约托阿尔期至巴柔期)发现,大约1.74亿年前。标本包含头骨与一系列仍在原处的牙齿,并成为灵武博物馆馆藏的一部分。副模标本(编号LGP V001b)是一个缺乏头颅的部分骨骼,包含背椎、骶骨、骨盆、第一节尾椎以及右后肢。正模和副模标本代表了单一个体。副模标本来自灵武地质公园[1]

还有其他许多标本属于灵武龙,编号IVPP V23704是一系列的29颗下颌牙齿。编号LGP V002是一个部分骨骼包含背椎和尾椎、肩带、前肢和骨盆。编号LGP V003包含一系列的背椎、荐椎和前两节尾椎,以及两边髂骨。编号LGP V004包含前段颈椎、前段背椎、右胫骨,来自一个较小的个体。编号LGP V005包含骶骨、骨盆、一系列前中段的25节尾椎。编号LGP V006包含颈椎、肩带、前肢。此外还有来自挖掘区的许多零散骨头[1]

叙述

[编辑]
神奇灵武龙的体型比例图

灵武龙的遗骸来自7到10个不同生长阶段的个体,其中也包含头颅骨。总体上已经可以建构出灵武龙的完整骨骼结构[1]

灵武龙的特有衍征包含:眼眶上缘的纹饰、枕髁具有横向宽关节表面、前段背椎具微弯曲的干骺且尖端成亚圆形面[1]

一些特征例如颈椎形态在基础鞭尾类的共同特征和进阶型叉龙科之间显得介于中度。不像其他梁龙超科的头骨俯瞰面呈长方形,灵武龙的头骨俯瞰面是呈U字形的。[1]

分类

[编辑]
头骨材料

以下是徐星等人(2018)的简易鞭尾类演化树[1]

鞭尾类 

梁龙科

叉龙科 

春雷龙

灵武龙

阿马加龙

短颈潘龙

叉龙

古生物地理学

[编辑]

长期以来,梁龙超科被认为不曾存在于东亚,因为当时土尔介海英语Turgai Sea的隔离,这可用马门溪龙科只分布在东亚而其他地方没有来解释。但灵武龙的发现开始质疑并动摇了此理论,证明梁龙超科也曾一度存在于东亚,至少在侏罗纪早期的时候[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Xing Xu; Paul Upchurch; Philip D. Mannion; Paul M. Barrett; Omar R. Regalado-Fernandez; Jinyou Mo; Jinfu Ma; Hongan Liu. A new Middle Jurassic diplodocoid suggests an earlier dispersal and diversification of sauropod dinosau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1): Article number 2700. PMC 6057878可免费查阅. PMID 30042444. doi:10.1038/s41467-018-05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