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大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大奎(生卒年不详),甘肃礼县县东北平泉里(今永坪乡平泉黄家村)人,清朝将领,武探花

祖父黄建德为太学生;父黄齐贤,武生出身,乐善好施。黄大奎共有兄弟八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武殿试,黄大奎高居一甲第三名[1],赐武进士及第,授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曾跟随御驾前往盛京。后外任广西提标后营游击,以母老乞终养,归返故里。卒于家中。[2]

礼县黄家村至今仍有黄大奎的故居什物遗存。

参考资料[编辑]

  1. ^ 《旧典备征·卷四》“武鼎甲考”:癸未状元张从龙,山西临县人;榜眼史殿元,直隶清苑人;探花黄大奎,甘肃礼县人。
  2. ^ 《礼县志·卷三·人物》页二十~二十一:黄齐贤,字思伯,县东北平泉里人,由武生例膺六品衔,公举大宾。父建德,太学生,尝培修黉宫,不吝费,邑侯称为长者。思伯性和惠,赈济贫困无德色。嘉庆时,教匪扰乱,招勇筑屯,设防严整。贼候骑至,夺取其旗马。丙辰后,四逢饥岁,各出粟二百余石助赈,又储粟义仓,敷亦如之。里人以“义周梓里”匾颂之。藩宪旌曰:“裒益平施”。子八人,三贡于乡,二举武闱,二入庠中。子大奎,道光中式武进士第三人探花,授乾门二等侍卫,锡之宫锦。后随御驾出猎盛京,屡蒙恩典。当差一十三年,分发广西提标后营游击,以母老乞终养。卒于家。人谓累世施济之报也。

参考文献[编辑]

  • (清)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
  • (民国)张津、孙文俊、马兆蕃,《重纂礼县新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铅印本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