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B53型核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53
类型热核武器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62–1997年
生产历史
研发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
研发日期1958–1961年[1]
生产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
生产日期1961–1965年[1][2]
制造数量约340枚[2]
基本规格
重量8,850磅(4,010千克)[1]
长度12英尺4英寸(3.76米)[1]
直径50英寸(4.2英尺;1.3米)[1]

填充裂变: 100% 浓缩铀
聚变: 氘化锂-6[1]
爆炸当量Y1: 900万吨 Y2: 未知

Mk/B53是一种由美国在冷战期间研发的高当量碉堡克星英语Nuclear bunker buster(英语: bunker buster)热核武器。B53部署在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轰炸机上,其爆炸当量为900万吨,是B41核弹在1976年退役后,美国核武库中最强的核武器。

B53是泰坦2号运载火箭所搭载的W53核弹头的基础,泰坦2号运载火箭在1987年退役。虽然它在2010年之前多年都没有处于在役状态,但在此期间仍保留了50枚B53作为非现役核武器储备库英语Enduring Stockpile“限制”[3]直至最后一批B53比计划提前一年,于2011年10月25日被全部拆解。 [4][5]

随着B53的退役,当时美国核武库中最强的在役核武器是B83,其最高爆炸当量为120万吨。[6]B53在碉堡克星上的地位被B61-11替代。

历史

[编辑]
第一次硬饼乾行动-Oak核武器试验

B53的研发工作于1955年展开,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以早期的Mk21Mk46为基础研发。1958年3月,战略空军司令部发布了新的Class C要求(当量少于500万吨)的炸弹以替换早期的Mk41[2]Mk46的修改版在1959年成为TX-53。虽然TX-43的前身TX-46的实验性设计在1958年6月28日的第一次硬饼乾行动英语Operation Hardtack I-Oak中进行了试验,爆炸当量为890万吨,但实际上TX-53弹头在研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测试。

一些早期型号的炸弹在1967年开始拆解。在泰坦2号运载火箭计划结束后,剩余的W53在1980年代后期退役。B53在1986年退役,但在1988年,50枚B53重新投入使用,并进行安全升级,是为B53-1,这样空军便可以打击一些之前由泰坦2号火箭覆盖的目标。[7]

那时,过时的B53预计会被立即拆解,但是,由于安全问题和缺乏资源,[8]武器元件的拆解程序受到极大的阻碍。2010年,下发了拆解50枚B53的准许,拆解在德州的Pantex工厂进行。[9]最后一枚在库存中的B53的拆解程序在2011年完成。[10][11]

规格

[编辑]

B53长12呎4寸(3.76 m),直径为50寸(1.27 m)。含W53核弹头,800 - 900磅(360 – 410 kg)的降落伞系统以及确保炸弹在下放投递(英语: laydown delivery)时不会做成大量损伤的蜂巢状铝制鼻锥,共重8,850磅(4,010 kg)。它有5个降落伞,[1]一个5呎(1.52 m)的辅助降落伞,一个16呎(4.88 m)的伞,以及3个48呎(14.63 m)的主伞。降落伞的启用取决于投送方式,主伞只会在下放投递中启用。至于自由落体投递,则不会使用降落伞系统。

B53所用的W53弹头使用橡树岭合金(oralloy,即高浓缩铀)而不是作裂变,[12]和使用氘化锂-6的混合燃料作聚变。炸弹则由黑索金(RDX)和三硝基甲苯(TNT)的混合物构成,它们并非低敏感度炸药。B53总共有二个变种型号,分别是B53-Y1,是一种“脏弹”,以铀-238包围次级核弹,以及B53-Y2,是一种“干净炸弹”,以非裂变材料(如)包围次级核弹罩。[13]根据2014年的解密文件显示Y1的爆炸当量是900万吨。[14]

角色/用途

[编辑]

它计划用作碉堡克星(英语: Bunker buster),投下后于地面爆炸,向地面发射冲击波,摧毁目标。这种武器设想对苏联莫斯科以南,契诃夫和Sharapovo地区的深层地下领导层避难所,进行多枚B53/W53的地面爆炸攻击。此后,它被具有差不多功能的B61-11透地炸弹所取代,B61-11穿入地面以传递更多的爆炸能量至地面,因此,B61只需要更少的当量便能达到B-53的相同效果。

B53原本计划在1980年代退役,但50枚B53直至B61-11在1997年部署前仍处于在役库存。那时,过时的B53预计会被立即拆解,但是,由于安全问题和缺乏资源,武器元件的拆解程序受到极大的阻碍。[8][9]最后一枚B53在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于美国能源部Pantex工厂英语Pantex开始拆解程序。[5]

W53

[编辑]
W53的核爆炸组件
在Mk6重返大气层载具内的W53/Mk53热核弹头

泰坦2号洲际弹道导弹的W53核弹头使用与B53相同的核爆炸组件,但它没有B53的空投特制组件(如降落伞系统以及在鼻锥和侧面作下放投递之用的可撞毁结构),这减少其重量至6,200磅(2,800 kg)。[15]搭载W53核弹头的Mark 6重返大气层载具重8,140磅(3,690 kg),约长123英寸(3.1 m),直径为7.5呎(2.3米),直径为8.3呎(2.5 m)的隔离片安装在导弹连接处(导弹的核心直径为10呎[3.0 m])。其爆炸当量为900万吨,是部署过在美国导弹上的最高当量弹头。在1962年12月-1963年12月期间,生产了约65枚W53。[15]

1980年9月19日,燃料泄漏导致泰坦2号洲际弹道导弹在位于阿肯色州导弹发射井中爆炸,把W53核弹头被抛掷至远处外。所幸导弹有安全措施,W53并没有发生爆炸或泄漏任何放射性物质。[16]在1982年10月开展退役计划之前,52枚在役弹头仍部署在导弹发射井中。[15]

威力

[编辑]

假设B53在最合适的高度爆炸,900万吨的爆炸会产生一个直径约为2.9 - 3.4英里(4.7 - 5.5 km)的火球。[17]所放射的热足以对20英里(32 km)半径(3,200 km2)内,毫无任何保护的人造成致命烧伤。爆炸会导致9英里(14 km)半径(660 km2)内的大部分房屋,工厂倒塌;在3.65英里(5.87 km)半径(110 km2)内,几乎所有地上建筑物都被摧毁,爆炸造成的影响将造成近乎100%的死亡。在2.25英里(3.62 km)内,平均每人会受到500仑目(5希沃特)的电离辐射照射,50% - 90%的人伤亡,这伤亡率与人体在此距离所受到的热效应或爆炸效应无关,仅为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影响。[1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ochran 1989,第58页
  2. ^ 2.0 2.1 2.2 Hansen 1988,第162–163页
  3. ^ 限制储备:指全部都可以投入运作,但贮存在武器库中的储备(核弹头);它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投入运作;它不连接投送系统,但其投送系统是可用的(如在各个空军基地中的导弹和炸弹库存)
  4. ^ Blaney, Betsy. US's most powerful nuclear bomb being dismantled. The Associated Press. 2011-10-25 [201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5. ^ 5.0 5.1 Ackerman, Spencer. Last Nuclear 'Monster Weapon' Gets Dismantled. Wired. 2011-10-23 [201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6. ^ Betsy, Blaney. Most powerful US nuclear bomb dismantled. NBC News. 2011-10-25 [201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6). 
  7. ^ Sandia Weapon Review: Nuclear Weapon Characteristics Handbook (PDF) (报告). Sandia National Labs: 47, 64. September 1990. SAND90-123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12). 
  8. ^ 8.0 8.1 Johnston, William Robert. Multimegaton Weapons: The Largest Nuclear Weapons. 2009-04-06 [201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9. ^ 9.0 9.1 Walter Pincus. The Story Of The B-53 'Bunker Buster' Offers A Lesson In Managing Nuclear Weapon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0-10-19: 13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8). 
  10. ^ Archived copy.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4). 
  11. ^ The Editors of the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Best Catholic Spirituality Writing 2012: 30 Inspiring Essays from the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eBooks2go. 2013-03-21: 8–. ISBN 978-1-61813-984-9. 
  12. ^ Nuclear Explosive Safety Study of B53 Mechanical Disassembly Operations at the USDOE Pantex Plant (PDF) (报告). Department of Energy Nuclear Explosive Safety Study Group: 21. 1993-10-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6-11). 
  13. ^ A W Betts; G JKeto. TWX TO A W BETTS, SUBJECT: GUIDANCE REGARDING MK 53Y2 (DELETED) (报告). 1963-06-17. NV0104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1). 
  14. ^ Moury, Matthew; Majldl, Vahld. (U)DECLASSIFICATION DETERMINATION (PDF) (报告): US DoD. 2014-11-28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28). that the total weapon yield of the B53/W53 Y1 was 9 Mt. 
  15. ^ 15.0 15.1 15.2 Cochran 1989,第59页
  16. ^ Titan II at Little Rock AFB. The Military Standard. [201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7). 
  17. ^ Walker, John. Nuclear Bomb Effects Computer. Fourmilab. June 2005 [200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8. ^ Wellerstein, Alex. NukeMap v2.42. NukeMap. 2012–2014 [2014-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