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现代标准法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现代标准法兰西语,亦称现代标准法语、法语,是一种以巴黎方言(法兰西岛地区)为基础音的法国标准语与通用语,从高卢地区(特别是北高卢)的拉丁语当地口语所演进而来。现代标准法语是除英语之外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

发展[编辑]

法兰西王国王室的直属领地(浅蓝色部分)只有巴黎到奥尔良之间的狭小地区,被称为法兰西岛

早期古典法语指的是基于王室直属的法兰西岛、巴梨地区的语言。另外,在各地区有各地区语言,比如有安茹语、贝里、勃艮第语、香槟语、弗朗什-孔泰语、诺曼语、皮卡第语、普瓦图、桑通日和瓦隆语,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大国领主,这些地区的语言差异甚大,往往无法互相沟通。

勃艮第语,分布在勃艮第公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国,都第戎;法王在名义上封赐爵位给勃艮第,实际上完全不理法王

诺曼语,一种维京人语言,分布在诺曼底,主要城市有卡昂和鲁昂。诺曼维京人占领了莱茵河下游,与法王对战多次,法王给予诺曼维京人封臣。

加洛语,为布列塔尼使用的语言;布列塔尼为凯尔特人所建立,与法兰西征战数百年,敌视法王,虽臣属法王,但对内称王,百年战争时帮助英格兰等攻打法兰西王室,疯狂战争时与神圣罗马帝国联合。

直到16世纪,法兰西王室正式将布列塔尼并入版图后,法兰西在各方面进行一系列重要的改革,语言被列为重要项目。1539年8月,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的维莱科特雷法令,正式规定巴黎一带使用的方言为法兰西官方用语,以取代拉丁语、方言和其它地方性语言,成为法律和行政上的官方语言,同年9月,巴黎高等法院将其写入法律。 [1],但由于长期领主众多,各地呈现长期使用各种不同的方言的状态,该法令无法形成有效的共识。然而,常使用法兰西语的(巴黎一带)主要还是法王直属领地法蓝西岛一带的人们,原则上,法王对其臣民所使用的语言并没有办法采取强硬立场。巴斯克当地用巴斯克语,普罗旺斯用普罗旺斯语,官署的人能抓到重点就好。

1635年法兰西王国政府正式成立法兰西学院,负责编纂法兰西语的正字法规。但即使在巴黎地区,巴黎地区的方言腔调也非常不同,甚至差异到可能无法判别的程度,为此,法兰西学院的创办人沃日拉(Claude Favre de Vaugelas)提议标准化法语词汇,编纂第一本正式规定法兰西标准语的词典,沃日拉认为标准法语不该使用平民没教养的语词,只能包含适合在宫廷和文学沙龙中对话的词,因此只有两万四千个词符合要求,一万五千多个词没通过。沃日拉死后由弟子持续编辑,直到1694年,法兰西语标准化的工作终于接近完工阶段,法兰西学院才注意到没有创造拼字的顺序。经过赶工后,法兰西学院决定不在乎完整表现出当时的发音与规律,简化了词汇拼字,终于在17世纪末,法兰西标准语完成了。[2]

法兰西王国的上层阶级认为法兰西标准语非常优美,受到廷臣、贵族、富人和文人热爱,但是下层不会用,乡间的农民和工匠就算知道有标准语也几乎不懂。而其他地区也差不多,这种情形一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发生,扫除了旧的领主、旧的省份、议会和法律,出现真正强化了中央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才改变。

第一共和国[编辑]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起初,革命者宣布共和国所有公民享有语言自由,然而这项政策随后被放弃,转而采用共同语言,从而废除法国各地区的其他语言的政策。

1792年,从法国大革命脱颖而出的改革者们成立政府,宣布以纯正的巴黎方言制定的法兰西标准语作为官方法语,并且进行推广,由于过去法国国王所属的各国都有自己的方言,布列塔尼语、巴斯克语、普罗旺斯语等,这些语法都跟法语不同,沟通困难,这项政策推行的不是很顺利,因此被改革者视为无法接受进步教育与民主的因素之一。革命人士巴雷尔主张为了打造强大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必须彻底对法国公民进行革命,以强烈手法推广法兰西标准语。

1794年的报告阐述了消灭方言和普遍使用法兰西标准语的必要性和手段的思想。该报告的作者亨利·格雷瓜尔(Henri Grégoire)在报告中痛惜法国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就语言而言却没有超越巴别塔。该调查显示,法国2500万居民中只有300万会说标准法语。八十三个省中,只有十五个省的平民日常生活中会使用标准法语当作日常语言,在八名市民中只有一个人能说标准法语,四个人里面只有一个能听得懂。[3] 这份报告让政治人物愤怒,改革者们认为这些地方语言让农民群众处于蒙昧状态,民众缺乏理解政治辩论和接受行政文件所需要的能力,因此被视为反民主,必须强迫他们使用标准语,并且消灭各地方言,让纯正的巴黎腔而生的法兰西标准语作为全部法兰西人的母语,才能让法兰西的民众脱离蒙昧。[3]

该报告发表后的同年,官方制定了两项法律,规定共和国内公共场所和学校唯一容忍的语言是法兰西标准语。不守规定的人可能会被解雇,还要坐牢六个月。然而,不稳定的社会让第一共和国缺乏时间看到语言政策的实施成果。1804年第一共和国灭亡,随着第一帝国成立与波旁家族复辟,社会进入动荡局面。

第一帝国时期与第二共和[编辑]

法兰西帝国建立后,教学上推行标准语的方针未产生太大的变化。1833年,政府颁布法令:凡是具有500名居民以上的城镇皆必须开设一所免费的国小,提供当地的男孩就学,在此法令之下,私立学校得以合法化,政府与教育人员推广法兰西标准语。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法国时,来自各地的人口众多,因此只要能遵从政府命令,原则上对民众日常用语不太强制。


第二共和国成立后,民主革命家持续加强法兰西标准语作为法国及其领土内唯一的主导语言的地位,并且对地区方言使用者一定惩罚。政府于1850年通过国民教育《法卢法案》,该法规定法兰西标准语是学校使用的唯一语言,不允许以地区方言作为教学的语言,只能接受透过地区方言辅助法语教学,[4]该法到了第二帝国时依旧施行。

第三共和国[编辑]

1880年代,第三共和国致力于法国现代化,特别是提高人民的识字率和常识,并建立了义务初等教育。所有法兰西标准语以外,社会上其他语言都被禁止,即使在校园里也是如此,规定小学唯一允许使用的语言是法语,任何违规行为会受到严厉惩罚。[5]

在第三共和国的社会气氛中,许多法律与舆论均讉责地区方言的使用。法国政府于1881年与1882年陆续修法更改教育制度,对于地区语言更加严苛,修法的内容涉及两个部分,其一是提倡全面义务教育,鼓励所有法国人民不分年龄必须接受学校教育;其二是,严禁在学校与法兰西任何公开场所使用地区语言。 [6]

社会及学校使用法兰西标准语以外的语言的惩罚和公开羞辱的政策导致说法国地方语言的人数迅速下降。[5]。1918年之后,法国政府宣布阿尔萨斯-洛林被禁止使用日耳曼语,1925年,公共教育部长阿纳托尔·德·蒙齐(Anatole de Monzie )公开表示,“为了法国的语言统一,布列塔尼语必须消失”。布列塔尼语成为第一指定消灭方言,除此之外,普罗旺斯语、科西嘉语、阿尔萨斯语、佛兰芒语与巴斯克语等纷纷受到严重冲击。

第五共和国[编辑]

即使1964 年法国政府首次允许当地电视台播出一分半钟的布列塔尼节目。 但在1972 年,总统乔治·蓬皮杜 (Georges Pompidou) 也宣称“在注定要在欧洲留下印记的法国,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容身之处”。[7]

1992年修改宪法,明确在宪法中规定“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8][9]

1994通过图邦法(全名:1994 年 8 月 4 日关于法语使用的第 94-665 号法律)强制要求在官方政府出版物、所有广告、所有工作场所和商业合约中使用法语、在其他在一些商业传播环境、所有政府资助的学校以及其他一些环境中[10]

该法律不涉及私人、非商业通信,例如私人机构的非商业网络出版物。 它不涉及不构成商业|商业活动的书籍、电影、公开演讲和其他形式的通信。 然而,法律强制要求在所有广播视听节目中使用法语,但音乐作品和“原版”电影除外。[11]

广播音乐作品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配额规则,即广播和电视上播放的歌曲中至少有一定比例必须是法语。[11] 法国境内播放的歌曲中至少有十分之四广播电台必须使用法语。[12][13]

2006年,根据这项法律,一家美国公司的法国子公司仅以英语向其员工提供软件和相关技术文档,被处以50万欧元的罚款,另加每天2万欧元的持续罚款。[14]

进入21世纪后,政策受到了不少挑战。2008年,凡尔赛宫议会提出修订,正式承认地区语言。然而在2015年10月27日,法国参议院否决了关于批准《宪法》的法律草案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推翻了国会通过宪法改革的假设,阻挡宪法改革本来可以赋予区域语言价值和合法性。[15]

尽管抢救在灭亡的地方语言的声浪,也得到官方许认,但并没有得到法国官方踊跃的支持,就媒体而言,尽管自1982年以来,民间已经在联合基础上创建了一些布列塔尼语广播电台,但在电视广播中仍然很少找到布列塔尼语, 即使2000年推出知名的布列塔尼语TV Breizh,然而,在2000年后,布列塔尼语节目逐渐减少,媒体也转而支持全法语广播,直到2010年完全消失。[16]教育部仍拒绝将地方语言纳入考试科目。有关方言的双语教学不是一项权利,而是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明确表达的愿望”。[5]

2018年,曾经多次参选法国总统议员尚·吕克·梅兰雄( Jean-Luc Mélenchon)在接受访问时带有佩皮尼昂乡音,于是被记者调侃:“你的问题是什么?我听不懂,谁能用可以理解的法语问我?”[17],该事件促使法国立法禁止口音歧视。

2021年,法兰西议会通过了一项地方语言法,然而,其关于公立学校教育和在民事记录中使用地方语言变音符号的语句被宪法委员会否决,因为宪法规定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

虽然自法国大革命后历经数百年的历史,且无论内外的环境或法国政权的如何更迭,法国历代政府执行单一语言政策从未改变,该立场可从 1994 年法国制定的 图邦法案(ToubonLaw)第一条条文“法国的国家语言是法语”确知。法国对外主张多元文化主义或是多语言主义,对内则是坚持单一语言政策。[18]

参考资料[编辑]

  1. ^ Ordonnance de Villers-Cotterêts. [201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法语). 
  2. ^ 贾斯顿.多伦 (编).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 脸谱出版. 2020/03/05. ISBN 9789862358030. 
  3. ^ 3.0 3.1 Grégoire, Henri. Rapport sur la nécessité et les moyens d'anéantir les patois et d'universaliser l'usag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报告). Paris: Convention nationale: 1–19. 1794 [2021-04-17] (法语). 
  4. ^ Kline, Michael B., and Nancy C. Mellerski. Issues in the French-Speaking World. Westport, CT: Greenwood, 2004.
  5. ^ 5.0 5.1 5.2 Chronology: monolingual instruction in France?. Eurolang. [2024-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6-12). 
  6. ^ Carson, Kristina. La Survie Du Breton en France Par l’Education. Mémoire, Ohio University, 2014. P5
  7. ^ Barbour, Stephen; Carmichael, Cathie (编). Language and Nationalism in Euro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75. ISBN 9780191584077. 
  8. ^ Hewitt, Nicholas (编).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French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41. ISBN 9780521794657. 
  9. ^ Loi constitutionnelle n° 92-554 du 25 juin 1992 –通过Légifrance (法语). 
  10. ^ 英文版本的法条内容La Délégation Générale à la Langue Française.
  11. ^ 11.0 11.1 See Television Regulation in France a 2005 report sponsored by the Open Society Institute.
  12. ^ French radio goes to war with language quotas in fight for musical freedom. France 24. 2015-09-28 [2021-12-18] (英语). 
  13. ^ French rebel over music language quotas. BBC News. 2015-10-03 [2021-12-18]. 
  14. ^ Desprès, Philippe. Foreign Firms' In-House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Must be in French.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April 2006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6). 
  15. ^ le-senat-rejette-le- projet-de-loi-de-ratification-de-la-charte-europeenne-des-langues-regionales-741405 《歐洲區域語言憲章》 请检查|url=值 (帮助). 法国资讯. 2015 年10 月27 日 [2015 年 11 月 1 日] (法语). 
  16. ^ index.php ?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077&Itemid=1 Meet the French, strong supporters of regional languages 请检查|archive-url=值 (帮助). Eurolang. [13-7-2008]. (net/index .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077&Itemid=1 原始内容 请检查|url=值 (帮助)存档于9-11-2014). 
  17. ^ 法國嘗試立法禁止口音歧視 事關3000萬公民的大事! | BBC.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18. ^ 吴锡德。〈法国的语言政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挑战〉。施正锋编。《各国语言政 策:多元文化与族群平等》。台北市:前卫,2002,p305

外部链接[编辑]

Category:使用创建条目精灵建立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