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怡和洋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以下内容由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移至

关于怡和洋行的几个诡异问题[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因为有心编写詹姆斯·克拉维尔的小说的条目,所以有些关心这家古老的香港企业。有几个问题想请香港朋友帮助回答一下:

  1. .怡和洋行是不是就是所谓“渣打洋行”?我在大陆很少看见怡和这个名字。还是另有一家“渣打”公司?
  2. .怡和是否就是詹姆斯·克拉维尔著名的“亚洲系列”小说(大班,望族,旋风)里“斯特鲁安公司”的原型?因为我早就怀疑这个虚构企业必有原型,后来注意到怡和洋行条目中关于苏格兰裔、在香港的决定性影响及称为“大班”的特权,乃至竞争对手都十分吻合,几乎已经断定,不过还是问一下,以免闹大笑话。--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50 2007年2月16日 (UTC)
不是很确定,因为网络上也有看到说‘怡和洋行又名渣打洋行’的说法,参见黄浦档案局的网站。--泅水大象 讦谯☎ 03:41 2007年2月17日 (UTC)
Q1会不会是渣甸的手文之误,Q2按《香港英资财团(1841-1996)》一书ISBN9620413350的序说Noble House系列是以怡和为蓝本。--Onon1982053105:42 2007年2月17日 (UTC)
①怡和洋行的标准旧称是“渣甸”洋行,“渣打”之名应是不可能。
②我没读过,不过刚才查到了这个:[1]--百楽兎 02:04 2007年2月18日 (UTC)

会不会是译名问题?在中环有遮打行,但不知与怡和有关没有。--石添小草 08:13 2007年2月22日 (UTC)

遮打与摩地夹份开公司发展香港。亦有份搞牛奶公司。亦与怡和大班夹份搞置地。HenryLi 15:38 2007年2月22日 (UTC)

怡和洋行标志中的花卉[编辑]

似乎应该是 蓟花 (scottish thistle), 而不是罂粟花 英国终审法院标志上也有类似的图案

另见: http://www.thebrandunion.com/OurWork/Client/Jardines/34

GOOGLE 图书

请求与怡和行合并[编辑]

怡和洋行#历史--Qui cherche trouve 2015年7月10日 (五) 06:15 (UTC)[回复]

怡和洋行怡和行是两间不同的公司。“怡和行”于1783年,由泉州人伍国莹创立,是广州十三行之一。“怡和洋行”的中文名本叫“渣甸洋行”,1832年由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及詹姆士·马地臣(James Matheson)在广州创办,并在1842年迁至香港。 有文章曾经提到“渣甸洋行”改名叫怡和洋行是因为看到怡和行在中国出名而后起的。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被告侵犯知识产权/商标权。--Ph.eyes~zhwiki留言2016年1月2日 (六) 08:16 (UTC)[回复]

怡和行乃清朝十三行之一,与香港怡和洋行并无关系 --Paper129留言2017年10月7日 (六) 13:10 (UTC)[回复]

(-)反对 两间为不同机构,应分开处理 Chungonion留言2017年11月21日 (二) 16:35 (UTC)[回复]

不要合并吧--Zyksnowy留言2018年3月18日 (日) 20:56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怡和洋行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03: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