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我不记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落选我不记得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新条目推荐同行评审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7年6月29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7年8月26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7年5月29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同行评审 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落选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音乐专题 (获评丙级
    本页面属于音乐专题的范畴,一个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音乐类内容的项目。请于讨论页讨论相关条目。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同行评审(第一次)[编辑]

    我不记得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17年5月30日 (二) 05:52 (UTC) 至 2017年6月29日 (四) 05:52 (UTC)

    最近从英文特色条目翻译而成,希望各位能帮助改善条目。—【和平至上】💬📝 2017年5月30日 (二) 05:52 (UTC)[回复]

    点列排版应改善;“发布历史”一小段也应作详细介绍;“工作人员”一段无来源--Z7504留言2017年5月30日 (二) 12:07 (UTC)[回复]
    阁下可能对音乐专题的编写不是很了解吧。歌曲名专辑名还有歌手名其实都有官方翻译的,除非非官方翻译比官方翻译常用得多,否则如果有官方翻译的话,正常来说应该按照官方翻译来写。例如Powderfinger官方翻成“粉状手指乐团”,台湾的官方翻译可以在此网站查询到,大陆的则可以在此网站查询。如果没有官方翻译的东西才可自己取译名。条目还有一些其它问题,例如乐团这里一个红链和其它绿链放在一起实在是很违和啊。还有首段的“有一些评论家吹毛求疵”,吹毛求疵意为“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用在这里不太恰当吧。还有戏仿和曲目列表这两个段落的参考来源摆放位置十分诡异,如果要支撑整个段落,应该放在段末吧。另外现在音乐条目的曲目列表通常是按照《烧掉的回忆》那样写,而不会分几个小段吧。再就是工作人员和发布历史两段完全没有来源,这一点可能让条目通过GA都够呛了。这个条目是大概十多年前的特色条目了,因此参考来源的部分链接貌似死掉了,已帮阁下标记了,建议修复。其它方面暂时没细看,如果您改好了这些问题可以再来找我看看,虽然我主要写的是流行歌曲的条目,不过对摇滚歌曲也许也能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吧。--星巴克女王##LoveWins## 2017年5月31日 (三) 08:15 (UTC)[回复]
    • “一些评论家欣赏《我不记得》的活力,而对其作出好的评价”,连接词没必要,此外“好的评价”一般会说成“正面评价”或者直接说“喜欢”得了。而且文章中不少格式问题(或者笔误),比如缺了一半的括号、多出来的空格之类的,编者还是要细心啊,不要直接丢给社群……燃⁠灯 谈笑风生 2017年6月23日 (五) 16:4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我不记得中的8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2日 (日) 14:03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我不记得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流行音乐,提名人:【和平至上】💬📝 2017年8月19日 (六) 05:15 (UTC)[回复]
    投票期:2017年8月19日 (六) 05:15 (UTC) 至 2017年8月26日 (六) 05:15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和平至上】💬📝 2017年8月19日 (六) 05:15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工作人员和发布历史部分没有来源,还有这首歌我没听说过,不怎么出名吧。。。--LanaDiva|喵!|黑历史 2017年8月19日 (六) 11:32 (UTC)[回复]
    • (!)意见:“音乐录影带”一节尽量不要用到点列式。--KP留言2017年8月20日 (日) 05:15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其在2007年7月9日透过澳洲的电台广播站于电台首度亮相,乐团的贝斯手约翰·科林斯影响;此曲的主题是解决困难和停止争吵,而不应只责备别人 (shifting the blame);但亦有一些评论家较为严谨 (more critical);他是在在晚上与贝斯手约翰·科林斯喝酒后的翌日写的;此曲的完成标志着专辑《在存在酒店的梦幻日子》录音阶段的结束 (towards the end of the recording phase,接近尾声,还没结束呢);后来又被转换成伊恩·豪格演奏、给吉他的(不懂)重复乐段;并在后来转换成 (lead off,又乱编了吧) Bb的相应小调——G小调;2007年1月,该歌进行录音时:范宁在歌曲的第二 (Line)写“我犯了一个我不能再犯比这更严重的错 (你原句读懂没?后面两句歌词翻得太生硬了)”;因为我认为如果以原声乐器演奏这首歌也可以,况且这是由我们(粉状手指)想主意。 (原文是说不插电演奏是曲子的基础,stuff up是搞砸事情的意思);当粉状手指第一次 (低级错译,first只有和冠词the连用时才是限定词“第一”的意思,否则是介词“起先、一开始”的意思) 向本蒙特·滕奇(其后来在专辑中演奏钢琴)演奏这歌时;该合唱团也汤姆佩蒂与伤心人乐团灵感来源 (为啥说合唱团是灵感来源);因他的乐队能够演奏许多不同的曲风;苏米”的报导员 (reporter是记者!记者!记者!);《每日电讯报》的评论应该是批判的,但是来源是报纸,我没法找;与《迷失与奔跑》——该专辑中第一个发布的单曲——相似 (能直叙的干嘛要破折号);也许它是专辑中一个更合适的‘广告’(搞清对象);“经典粉状手指标志”;“经典的粉状手指(......)”;一个顺畅、有感情的、噪音摇滚的曲调、坚决的副歌和范宁那无与伦比的嗓音;excellent live漏译;Triple J100首大热 (奇怪的翻译)。此外,作为音乐条目,还欠缺歌曲在各大排行榜上的排名和销量资料。--虫虫超能研究所实验志愿者报名入口教母改善计划 2017年8月24日 (四) 17:00 (UTC)[回复]

    1支持,2反对:未达标准--Z7504留言2017年8月26日 (六) 05:1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我不记得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2日 (六) 16:3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