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教育部国语辞典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异体字字典》[编辑]

arthur留言2012年4月15日 (日) 14:29 (UTC) 底下是数则关于《异体字字典》某些性质的记录,或可写入段落中,或尚待观察。[回复]

  • 内文中的说明实与黄荣村(当时教育长,为本数据库之发行作序)序文一样,“总整"文献"字形的大型数据库”,条目内文作"汉字"字形。[1][2]
  • 功用:黄荣村:“可以提供语文教育及学术研究的利用,并且是未来电脑中文内码扩编的基础。”“目前国内通行的内码系统,即是以过去整理的标准字体字表为基础,而且向国际标准组织申请纳编中文字形,也一直都是由本部国语会与行政院主计处、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等单位携手合作。”[3]
    • “教育部从民国六十年代初,就开始整理标准字体,前后公布有常用字、次常用字、罕用字三个正字表,也初步整理了《异体字表》。正字表所收的字都具有独立音义,《异体字表》的收字就是对应这些正字的另外写法。这四个字表所收的字,也正是现行国家标准中文标准交换码纳编(CNS11643)的依据。”[4]
  • 成书缘起:据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主委曹逢甫言其缘起,乃“始于陈新雄教授赴汉城参加‘第二届汉字文化圈内生活汉字问题国际讨论会’,携回国内的建议,希望能将亚洲汉字作一整合。本会鉴于整理中文字形责无旁贷,于是成立专案编辑委员会,委由李前主委鍌担任主任委员,聘请国内知名文字学专家担任委员,并委由具丰富编辑经验的曾荣汾教授担任总编辑。以本会编辑国语辞典所训练的人员为基础,从资料搜集至定稿的编辑,历经六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序文撰写于2001年5月6日。[5][6][7]
  • 内容及特色:“本部字典共收录十万多字,包括常用字、次常用字、罕用字三个正字表所带领的异体。所利用的文献除字书外,也涵盖方言、民俗资料。”[5]
  • 内容及特色:“这部字典的内容十分繁复,单是字形超链接的点就超过百万。”[5]
  • 成就:“这也许是中国文字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整理了。”[4]
  • 成就:“自古以来,搜集一代异体有之,搜集历代异体鲜见 ,以一书而求涵括历代字形者有之,以一书而求涵括历代字形 ,更能明示出处,推究学理者,则首推此部字典。”[8]
  • 内容:“本字典所收文字正体与异体合并计算,总计为十万 零五千五十一字,较之中共所编《中华字海》之八万五千五百 六十八字,尚多出二万零三百八十三字有奇,为目前现存汉字 字典、词典类书,收字最多者。而附录中〈民俗用字表〉、〈 单位词参考表〉、〈义未详正字表〉等表所收文字仍未计算在 内。”[9]
  • 内容,编辑方针:“采正字领属异体的体例。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一是正字形音义,二是领属之异体字形,三是异体据以采录的关键文献,四是学者专家进一步的研订内容。”[10]

注释[编辑]

  1. ^ 《异体字字典/编辑说明》,此页连结同下列参考文献,包含多人之序文、编辑凡例、版权声明等次项,后项的注解仅注明文本出自何处不再加上连结。撷取于 2012-04-15。
  2. ^ 黄荣村序(黄荣村为出版当时教育部长)。
  3. ^ ,直至目前为止,我不知道在中文编码上是否便来自《异体字字典》编辑时的编码,但值得探究与观察。事实上许多字体现在已可在电脑上打印出来,此需要更精确的描述。
  4. ^ 4.0 4.1 ,《异体字字典》编辑委员会主委李鎏之序文。
  5. ^ 5.0 5.1 5.2 ,当时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的主委为曹逢甫。
  6. ^ ,李鎏在序文中对此次研讨会的叙述:“民国八十四年台湾师范大学陈新雄教授赴韩参加由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和我国组成的亚洲汉字协会所召开的年会,与会代表基于目前对亚洲各国所用的汉字字形颇见参差,决议作一统整。”
  7. ^ ,《异体字字典》编辑委员会副主委陈新雄序:“民国八十三年九月二十八及二十九日,我应韩国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会长郑秉学先生之邀,以中华民国代表主题发表人之身份,赴韩国汉城参加“第二届汉字文化圈内生活汉字问题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我发表〈如何使汉字在汉字文化圈内使用更方便〉一文。”
  8. ^ ,《异体字字典》总编辑曾荣汾序。
  9. ^ 《异体字字典》编辑委员会副主委陈新雄序。
  10. ^ ,《异体字字典》总编辑曾荣汾(《异体字字典》试用版)序。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