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文字史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文字史属于维基百科历史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拼音文字是更高级的文字??怀疑。--154.35.1.12 11:17 2006年8月25日 (UTC)

当然不是,不过条目里面我没有看到类似的描述啊!--KOS-MOS 11:33 2006年8月25日 (UTC)

这应该是周有光先生的历史观,可能跟马克斯的史观有关。2007年4月22日 (日) 09:46 (UTC)

拼音文字不是高级而是较迟出现吧。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17:15 (UTC)[回复]

  • 基于马列的周有光的史观是完全错误的。文字无所谓高低级之分,正如语言也无所谓高低级之分。文字只有便于使用不便于使用的区别。原始图画文字可能是与语言无关独立产生的,这些文字继续发展,人类就将它们用于记录部分语言,从而使语言与文字发生关系,经过不断发展,文字最终能记录较为完整的语言。所有的现存文字以及绝大多数古代文字都是以记录语言为目的的。因此,文字的特征首先必须符合语言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字总是向着便于使用的方向发展。汉人在说汉语的时候,最小的感知单位是单音节,汉语的构词造句也是以单音节为单位的,汉语的构词法为“字”基构词法,多数词汇都可以分解为有意义的单音节的字的组合,因此,一字一音的汉字显然比音素文字更适合汉语。汉语从最早的象形字到后来的形声字,同样体现了表音化的特点。而英语是以音素为单位的语言,它的屈折变化都是以音素的变化为主,英语的词根与汉语的“字”相比不具普遍意义,因此,用音素文字记录英语显然更合理。各种各样的文字改革都必须在符合语言特征的情况下进行,也必须尽可能顾及文字使用上的连续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Dreamer in Utopia (留言) 2009年9月10日 (四) 09:1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