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讨论:激光唱片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激光唱片属于维基百科技术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新条目推荐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 现今电脑广泛运用的储存媒体是什么?(创建:User:Toblerone)--winertai 05:44 2006年7月7日 (UTC)
    • (-)反对,内容过于单薄。--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6:27 2006年7月7日 (UTC)
    • (-)反对,条目名称可能不正确。--阿pp 07:43 2006年7月7日 (UTC)
    • 名称应是光碟或光盘。--Hello World! 16:09 2006年7月10日 (UTC)
    • (-)反对,正式名称是压缩盘(Compact Disc),且内容过于简单 --WaitinZ 07:27 2006年7月11日 (UTC)
~移动完毕~ --Shinjiman 17:20 2006年7月11日 (UTC)

镭射唱片

[编辑]

有必要列出“镭射唱片”这个别名吗?这根本就是毫无道理的错字。 -- Toytoy 00:11 2006年7月10日 (UTC)

光盘结构

[编辑]

光盘组成结构 1、基板 它是各功能性结构(如沟槽等)的载体,其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PC),冲击韧性极好、使用温度范围大、尺寸稳定性好、耐候性、无毒性。一般来说,基板是无色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在整个光盘中,它不仅是沟槽等的载体,更是整体个光盘的物理外壳。CD光盘的基板厚度为1.2mm、直径为120mm,中间有孔,呈圆形,它是光盘的外形体现。光盘之所以能够随意取放,主要取决于基板的硬度。 在读者的眼里,基板可能就是放在最底部的部分。不过,对于光盘而言,却并不相同。如果你把光盘比较光滑的一面(激光头面向的一面)面向你自己,那最表面的一面就是基板。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板方面,CD、CD-R、CD-RW之间是没有区别的。

2、记录层 这是烧录时刻录信号的地方,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在基板上涂抹上专用的有机染料,以供激光记录信息。由于烧录前后的反射率不同,经由激光读取不同长度的信号时,通过反射率的变化形成0与1信号,借以读取信息。到2013年市场上存在三大类有机染料:花菁(Cyanine)、酞菁(Phthalocyanine) 及偶氮(AZO)。 一次性记录的CD-R光盘主要采用(酞菁)有机染料,当此光盘在进行烧录时,激光就会对在基板上涂的有机染料,进行烧录,直接烧录成一个接一个的"坑",这样有"坑"和没有"坑"的状态就形成了‘0'和‘1'的信号,这一个接一个的"坑"是不能恢复的,也就是当烧成"坑"之后,将永久性地保持现状,这也就意味着此光盘不能重复擦写。这一连串的"0"、"1"信息,就组成了二进制代码,从而表示特定的数据。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可重复擦写的CD-RW而言,所涂抹的就不是有机染料,而是某种碳性物质,当激光在烧录时,就不是烧成一个接一个的"坑",而是改变碳性物质的极性,通过改变碳性物质的极性,来形成特定的"0"、"1"代码序列。这种碳性物质的极性是可以重复改变的,这也就表示此光盘可以重复擦写。 3、反射层 这是光盘的第三层,它是反射光驱激光光束的区域,借反射的激光光束读取光盘片中的资料。其材料为纯度为99.99%的纯银金属。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它就如同我们经常用到的镜子一样,此层就代表镜子的银反射层,光线到达此层,就会反射回去。一般来说,我们的光盘可以当作镜子用,就是因为有这一层的缘故。 4、保护层 它是用来保护光盘中的反射层及染料层防止信号被破坏。材料为光固化丙烯酸类物质。市场使用的DVD+/-R系列还需在以上的工艺上加入胶合部分。 5、印刷层 印刷盘片的客户标识、容量等相关资讯的地方,这就是光盘的背面。其实,它不仅可以标明信息,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光盘的作用。 67.176.36.10留言2022年7月17日 (日) 16:2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