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Crazysoft/sandbox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电报通信业务的一种,在19世纪初发明,是最早使用进行通信的方法。电报大为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20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电报发明前的通讯方法[编辑]

在未发明电报以前,长途通讯的主要方法包括有:驿送信鸽信狗、以及烽烟等。驿送是由专门负责的人员,乘坐马匹或其他交通工具,接力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个可靠及快速的驿送系统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路网,然后配备合适的驿站设施。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更是不可行。使用信鸽通讯可靠性甚低,而且受天气、路径所限。另一类的通讯方法是使用烽烟或摆臂式信号机(Semaphores)、灯号等肉眼可见的讯号,以接力方法来传讯。这种方法同样是成本高昂,而且易受天气、地型影响。在发明电报以前,只有最重要的消息才会被传送,而且其速度在今日的角度来看,是难以忍受的缓慢。

发明[编辑]

欧洲的科学家在十八世纪逐渐发现的各种特质。同时开始有人研究使用电来传递讯息的可能。早在1753年,一名英国人便提出使用静电来拍发电报。他的设想是使用二十六条电线分别代表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发电报的一方按文本顺序在电线上加以静电。接收的一方在各电线接上小纸条。当纸条因静电而升起时,便能把文本誊录。

首条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于1839年在英国最先出现。它是大西方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装设在两个车站之间作通讯之用。这条线路长13英里,属指针式设计,由查尔斯·惠斯通(Charles Wheastone)及威廉·库克(William Cooke)发明。两人并为发明在1837年取得英国的专利。

美国萨缪尔·摩尔斯(Samuel Morse) 在接近同一时间同时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在美国取得专利。摩尔斯还发展出一套将字母及数字编码以便拍发的方法,称为摩尔斯密码

演进[编辑]

1891年时主要的电报线路图

初期的电报只能透过使用架在陆地上的电线(land line)通讯。最早期的电线属于单线式,需要透过地面完成回路,传送距离有限,更不能越过海洋。到了1850年,首条海底电缆(Cable)横越英吉利海峡,把英国及欧洲大陆连接起来。首条横越大西洋的电报电缆则在1857年敷设完毕。但由于技术原因,这条越洋电缆只使用了数天便告失灵。首条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要在九年之后,即在1866年方才成功投入使用。至于横越太平洋的海底电缆,更要在1902年方才完工。

到了十九世纪90年代,各地仍然要经过电线用来传送电报。尼科拉·特斯拉(Nikolas Tesla)等科学家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以无线电发送电报。1895年意大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首次成功收发无线电电报。四年后,即1899年,他成功进行英国至法国之间的传送。1902年首次以无线电进行横越大西洋的通讯。无线电报的发明使流动通讯变得可能,配备无线电电报机的远洋船只,就算在海洋上仍然与陆地保持通讯,更能在需要时发出求救讯号 。

中国电报[编辑]

中国首条出现电报线路是1871年,由英国、俄国丹麦敷设,从香港上海日本长崎的海底电缆。由于清政府的反对,电缆被禁止在上海登陆。后来丹麦公司不理清政府的禁令,将线路引至上海公共租界,并在6月3日起开始收发电报。至于首条自主敷设的线路,是由福建巡抚丁日昌台湾所建,1877年10月完工,连接台南高雄1878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天津大沽北塘之间架设电报线路,用作军事通讯。1877年,上海电报第一次发电,电文内容为:"行辕正午一刻"[1]1880年,李鸿章奏准开办电报总局,并在10月于天津开设电报学堂,盛宣怀任总办。[2]并在1881年12月开通天津至上海的电报服务。李鸿章说:“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中国自古用兵,从未如此神速。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举设电报一举三得,既防止外敌侵略,又加强国防,亦有利于商务。”天津官电局于庚子遭乱全毁[3]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敷设了福州至台湾的海底电缆,是中国首条海底电缆。。1884年北京电报开始建设,采用"安设双线,由通州展至京城,以一端引入署中,专递官信,以一端择地安置用便商民",同年8月5日,电报线路开始建设,所有电线杆一律漆成红色。8月22日,位于北京崇文门外大街西的喜鹊胡同的外城商用电报局开业。同年8月30日,位于崇文门内泡子和以西的吕公堂开局,专门收发官方电报。[4] 1898年,沪粤、川汉、赣粤、京恰(恰可图,现属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西安至迪化相继建成。武昌起义后,1912年接收清政府邮传部,改为交通部。此后,各系军阀盘踞,政局变换不定,业务量难以统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回迁南京,拟定《战后五年交通规划》,在电信方面实行战时体制,在通讯网路上采取长江以南地区主要使用有线通讯,长江以北使用短波无线电为主的方针。1950年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电报为主的全国长途通讯网逐步建立。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的电报通讯网。


为了传达汉字,电报部门准备由4位数字或3位罗马字构成的代码,即中文电码,采用发送前将汉字改写成电码发出,收电报后再将电码改写成汉字的方法。

香港电报[编辑]

19世纪末期,英国人统治香港后,即积极发展电报网络,成立大东电报局,为香港工商界提供对外联络服务。1871年开始,大东电报局便于香港岛西部的钢线湾铺设电报电缆连接香港与外地。

二战后,香港经济高速起飞,电报为香港的工商业发展带来不少贡献。在电报最为流行的时期,上至大企业、大银行,下至一般贸易公司、制衣厂,都拥有最少一台电报发送机。

1980年代,随着传真机的普及,电报在香港即逐渐式微。2004年元旦当日,电讯盈科即停止香港境内电报业务。

台湾电报[编辑]

电报是台湾电信业务之始。清代沈葆桢1874年视师台湾时提议建水陆报线。丁日昌于1877年架设台南府城凤山旗后电报线。1866年于台北成立“电报总局”,1888年设立电报学堂。[5]。在日治时期最盛时,台湾有线音响机电报电路99路,对外无线电报电路16路,海缆6路。后多被美军飞机轰炸破坏。设备与机房台湾光复之后由电信局接收。台湾首次启用英文电传打字机1949年8月16日,草山(阳明山)电信局为处理给蒋中正之大量电报,装用美式15型电传打字机。此后电信局管理的五条主要电报电路也改用电传打字机,并且使用国际通用的“五单位码”(鲍窦码,Baudot code)。[6]

使用[编辑]

电报的发明使得长途通讯的价格大为下降。最早期电报的传送成本,是依靠目测的摆臂式讯号机系统的30分之1。之后更随着技术的改良和用量扩大而大幅下降。到了20世纪初,就算是一般普通人亦可负担用电报作长途通讯。当时负责经营电报通讯的公司,在各地大城市设置电报局。一般人只要到电报局付款,便能拍发电报到远方的另一个城市,收费是按距离及电报字数计算。当另一端的电报局收到电报以后,会有专人把印好的电报派送到目的地。至于各大企业和政府多数拥有其电报专线。而随着电报的普及,各地亦出现了使用专门透过电报传送新闻的机构,即现时的通讯社。当中路透社(Reuters)于1851年伦敦成立,是最早的通讯社之一。

西门子 T100 型号的电传打字机

由于电报的传送速率十分有限,因此最初只可能用作传送文字,而且必须要把文字尽量精简以减少字数。最早的电报用人手拍发,熟练的电报员使用摩斯码大约能每秒钟传送一个字母。后来在1920年代发明的电传打字机(Telex),将拍发电报自动化。电传打字机之间像电话一样以拨号接通,之后把讯息以打字的方式传出,使用与电报一样的技术传送。一般人都能使用电传,传送的速度得到提高,亦大为减少出错的机会。在传真及长途电话普及以前,电传打字机曾一度遍及各地的办公室,专门用作长途通讯。

今天的电报[编辑]

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电报已不再是主要的通讯方法。自从电话网络数字化以后,电报通讯变成为数位通讯网络内其中一种以文字通讯的应用,在传真机普及后更被传真所取代。当互联网行动通讯日渐广泛使用以后,电报更进一步被电子邮件简讯所取代。现在一般人已不会使用电报通讯。传统的电报新闻(即电讯新闻稿)亦已由传真、互联网及手提电话的短讯所取代。只有在一些很特别的旧有应用环境下,才会偶然看见使用电传打字机的电报业务。

香港的电讯盈科已于2004年1月1日宣布终止香港境内外所有电报服务,在同一年,荷兰的电报服务亦宣告停止,美国最大的电报公司西联(Western Union telegram)宣布2006年1月27日起终止所有电报服务。2008年5月1日泰国发行4000封纪念电报,以纪念使用了133年的泰国电报技术即日起走入历史

现时,在北美地区,Internation Telegraphy仍然维持电报服务,主要针对一些特别喜庆场合,或用作解决法律争议之用。而在日本,NTT东日本NTT西日本仍然为当地民众提供电报服务,主要用于庆祝新婚、毕业,或丧礼治哀之用,而所传的电报,会按场合以特制的纸和信封印出。在英国,英国电讯在2003年将电报业务拆成一间小公司Telegram Online。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电报仍有在法律以及通讯用途。 在中国大陆,民用电报业务已经鲜有人去办理。已经逐渐萎缩。,[File:Telegraph_Sheet_TianJin_CNC&CUC.jpg|thumb|天津联通电报表]]

注释[编辑]

  1. ^ 吴德铎. 《上海闲话》.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1. 
  2. ^ 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52. ISBN 978-7-80678-815-8. 
  3. ^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百七十三,邮传考十四.电政)
  4. ^ 京生, 殷. 当代北京电信史话. 当代北京编辑部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170-849-6. 
  5. ^ 邹来庭。徐耀南,洪兆钺编。《台北电信史略》。交通部台湾北区电信管理局印行。民国84年1月14日[1995年1月14日]。序文之i页。ISBN 957-00-4776-1
  6. ^ 徐耀南,洪兆钺。1995年。43-51页。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北京仅剩唯一发电报柜台 资费多年没变1毛4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