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专题讨论:化学物质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专题依照页面评级标准无需评级。
本维基专题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化学专题 (获评专题级不适用重要度
本维基专题属于化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化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专题级专题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维基专题无需评级。
化学物质专题 (获评专题级不适用重要度
此类页面是化学专题化学物质专题的内容之一,该专题致力于提高维基百科对各类化学物质的覆盖率及内容质量。如果您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帮助提高此类页面或移步专题首页获取更多讯息。
 专题级专题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维基专题无需评级。

根据英文版的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6:34 2004年10月9日 (UTC) 好像没有人说“标准温度和压力”吧,“标况”或“标态”我想会更好。 burea 07:49 2004年10月16日 (UTC)

介电常数与折射率

[编辑]

为什么基本上所有的溶剂,例如DMSO,DMF等,右侧的性质栏中,介电常数会放在折射率那一栏中?Barium1990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01:30 (UTC)[回复]

密度单位

[编辑]

为何密度的单位是g/cm3而不是kg/m3?--Vostra Sanctita 16:43 2005年4月23日 (UTC)

g/cm3作单位的时候,水是1,其它物质也容易参照。如果用kg/m3,所有数据都会变大1000倍,所以通常的化学数据手册都使用g/cm3也就是kg/dm3作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单位,而气体使用g/m3标注密度。--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6:47 2005年4月23日 (UTC)

这样的确比较方便,但是既然不是国际标准单位,应该要说明一下。而且,即使扩大了一千倍,也可以通过使用数字的科学表示法来解决。 --Vostra Sanctita 17:10 2005年4月23日 (UTC)

嗯,赞同您的观点。所以您使用kg/m3也挺好。--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7:18 2005年4月23日 (UTC)

大家看一眼我做的Template: Chembox

[编辑]

Template: Chembox

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目前丙酮是按这套模板写的。

如果这个模板能通得过大家的法眼的话,就可以大批量增加化学物质了。 --polyhedron(古韵) 22:38 2005年7月27日 (UTC)

化学式维基化程序

[编辑]

我编写了一个化学式维基化程序,比如输入

NaHSO3

就输出

[[钠|Na]][[氢|H]][[硫|S]][[氧|O]]<sub>3</sub>

截图如下: Image:FormulaWikify.gif

本程序及代码可在QQ群2382326(wiki维基百科天下维客)群共享中下载!

大家觉得如何?

--究极人类 08:35 2006年1月25日 (UTC)

好,我什么时候也该重新捡起C或者Java了。我以前用C编过算分子量的软件,都不知道丢哪儿去了。趁你年纪小,注意,考大学的时候轻易别选生物,如果你喜欢生物就更别选。。。准备把植物的科名都列全了以后,编个程把那帮植物的目、科什么的全都一起灌上去,吓死俄国人。--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3:03 2006年1月25日 (UTC)
你的程序注意一下格式:一般来说一个维基条目的内部链接有一个就好,离得那么近完全没有必要全都设成链接。你可以把程序改一下,每个分子式只把每个元素头一次出现的时候加上链接就好(技术上很容易),或者做另一个程序,只改上下标,不加链接。--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3:06 2006年1月25日 (UTC)
  • 谢谢你的建议~不过我觉得只加下标未免太弱了点~就按你说的第一次出现时加链~--究极人类 00:57 2006年1月26日 (UTC)
    • 根据你的建议我进行了修改,谢谢~--究极人类 02:56 2006年1月26日 (UTC)

画分子式和反应式的SVG格式图形工具

[编辑]

en:Chemtool是一个linux下的分子式和反应式绘制工具,可以生成SVG格式,推荐linux用户使用[1]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10日 (二) 12:11 (UTC)[回复]

移动

[编辑]

我想把此页面移动至Wikipedia:专题/化合物,以与Wikipedia:专题/元素相对应,并且范围也可更广一些,不知大家意见如何?—puppy8800 (留言) 2008年7月1日 (二) 04:40 (UTC)[回复]

化学方程式

[编辑]

我正在编辑的条目,由于我手上的资料有很多的反应方程式,我不敢独享。但是我很难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使得方程式既方便书写,也好看。目前我直接使用字符写方程式,一般来说还好,但是对于可逆反应却变得很难看,甚至无法添加催化剂、加热等信息。。。我看见很多其他条目用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技术写化学、物理乃至数学等科目的方程式,但我又不会,谁能帮个忙帮我完善一下的相关方程式?万分感谢!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Talk to me 2008年6月27日 (五) 13:39 (UTC)[回复]

参见Wikipedia:专题/分子。其实那些化合物完全可以另立条目的,没有必要都写到里面。—puppy8800 (留言) 2008年6月27日 (五) 13:48 (UTC)[回复]
谢谢。我现在把原条目清理一下,只保留部分关键的反应,如何?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Talk to me 2008年6月27日 (五) 14:09 (UTC)[回复]
二氟化氙已存在。我刚新建了四氟化氙这个条目,等下写六氟化氙。条目都存在之后就可以把化合物那部分全部合并到相关条目,一个都没有必要留。它们都是氙化合物的反应,这个条目里面留些氙发生的化学反应就可以了。—puppy8800 (留言) 2008年6月27日 (五) 14:16 (UTC)[回复]

微软雅黑的版权

[编辑]

微软雅黑是微软的专有字体,但条目中“请尽量用微软雅黑作为中文字体,非Windows Vista用户可从网上下载微软雅黑字体。”

我担心这可能是侵权行为,建议改用文泉驿正黑。Albuseer (留言) 2009年6月13日 (六) 05:00 (UTC)[回复]

已经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存档/2009年6月#图片中微软雅黑等“有版权字体”的使用提出。—Choij (留言) 2009年6月13日 (六) 05:56 (UTC)[回复]

专题名称

[编辑]

我将专题名称改为了“Wikipedia:化学物质专题”,因为本专题也包含了单质,并且也契合相对应的英文维基的专题名称。—Iokseng留言2011年10月2日 (日) 00:50 (UTC)[回复]

元素化合物模板修改建议

[编辑]

现在正在使用的元素化合物模板仅完成了收录含某种元素的一类化合物的目的,但基本没有为其分类。所以我建议按一定方式将这类模板收录的化合物统一进行归类,以便查阅。我按照这一思路重制了{{镁化合物}}这一模板,希望能征求一下大家的建议。

原模板:

新模板(底色为{{元素周期表}}中镁所在区域的颜色):

--I.R.A.·留言 2011年12月30日 (五) 16:08 (UTC)[回复]

(!)意见:还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是否都要放上去,还是只给一个“有机镁化合物”链接?--管闲事Inspector留言2012年1月2日 (一) 04:20 (UTC)[回复]
如果有机化合物足够多的话,也建议将其单立模板,但应使用中文名。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日 (一) 16:39 (UTC)[回复]

化学、生化条目命名探讨

[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对于条目的创建和命名虽然已制定了一些规定,但是仍有缺憾。为了完善相关规则并减少在这两方面可能发生的争议、提高边际效率,我将把条目的创建和命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整理挪列在下方,希望讨论得到共识可以弥补原规则的不足。

简单化学物质的命名

[编辑]

一种化学物质常拥有多个名称,此处我们暂且将IUPAC系统命名之外的名称称为“常用名称”。一般来说,物质结构越复杂其系统名称也将越复杂,所以复杂化合物一般都使用“常用名称”命名(如“红霉素”“紫杉醇”等)。虽然由系统名称人们能完整地还原出物质结构,不过系统名称往往并不适合作为介绍这种物质的条目的标题。比如,简单有机物方酸金刚烷为例的系统名称分别为“3,4-二羟基-3-环丁烯-1,2-二酮”和“三环[3.3.113,7]癸烷”,将它们的系统名称作为显然都是违背命名常规中“必须精准简练”这一原则的。此时,“方酸”和“金刚烷”等“常用名称”因为更简洁且使用频率更高被选作标题名称。但是,以下两个例子指出命名常规隐含条目命名不能仅参考使用频率的原则:“乙醇”(google上有24,300,000个结果)和“酒精”(google上有104,000,000个结果),现标题为“乙醇”;“碳酸钠”(google上有3,270,000个结果)和“纯碱”(google上有6,080,000个结果),现标题为“碳酸钠”。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使用IUPAC命名作为名称呢?对于这类结构简单且较常见的物质的命名,我的建议是:

  1. 以教科书及相关文献中使用的名称为准;
  2. 若以上材料中常用名称和系统名称的出现频率相当,则最大限度地使用系统名称。可以拟定仅当常用名称在某一搜索引擎上的搜索结果是系统命名的5倍或以上时才以常用名称命名。--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复]
对于这问题,使用搜索引擎得到的结果不一定准确。建议参考国家教育研究院学数名词资讯网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页。--老陈 (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23:56 (UTC)[回复]
对于天然产物,或特殊化学品,一般不用系统命名,系统命名冗余且复杂大分子的命名也很难让人还原其结构。一般由其简单的常用名代替。就好似一些双膦配体,常用命就是其简称或者其商用注册名,用系统命名,反而不知道所以然。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10 (UTC)[回复]
同意Merphisto的看法。另外我觉得可以参照其它语言的命名。--CHEM.is.TRY 2012年2月2日 (四) 12:46 (UTC)[回复]
“简单”化学物质应该尽量采用较正式的名称,如碳酸钠、乙醇。如果要在1-丙醇和正丙醇之间选择,我认为皆可,但应当尽量统一,比如C5以下用“正”等。--达师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23 (UTC)[回复]

离子的命名

[编辑]

当下中文维基百科中对介绍常见离子的条目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定,存在钾离子氯化物硫酸根碳酸盐等多种表述形式。是否应将后三者都改为“某离子”或“正/负某价某离子”呢?还是同时创建“某离子”(或“正/负某价某离子”)和“某盐”(或“某化物”“某酸盐”)两类条目(前者介绍相关离子,后者介绍相关盐类)?--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复]

建议拆为包括不同价离子在内的某离子条目和对某类盐做概括的某盐条目(由酸根组成的则为某酸盐)两个条目。某盐条目中介绍此类盐的共有性质,但是这样恐怕和具体的化合物条目有所重复。-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20:02 (UTC)[回复]
那个氯化物命名应为氯离子,整个篇幅都在讲氯离子,实际上氯化物是指所有含氯的化合物,还包括了大量的有机物。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14 (UTC)[回复]
统一为离子,如有可能,避免使用“正/负X价某离子”。合并“部分”盐类条目,对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药学、地质学等方面有特殊作用或地位的无机盐单独建立条目。--达师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28 (UTC)[回复]
另外,如果统一,建议保留硅酸盐,同时可以再建立硅酸根离子。对于这种大多数盐不可溶的离子要酌情考虑。--达师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29 (UTC)[回复]
建议各种类型命名的条目并行存在,并通过模板等形式建立关联燃玉 (留言) 2012年2月26日 (日) 09:27 (UTC)[回复]

盐与酯的命名

[编辑]

如果社群的共识是保留“某酸盐”类条目,那么可能遇到以下问题:在英语中,某酸盐、某酸酯以及某酸根离子的后缀一般都是相同的,皆为“-ate”。所以“citrate”既可以指“柠檬酸盐”,也可以指“柠檬酸酯”或“柠檬酸根离子”,那么是否应该创建三个条目来描述以上三种物质?应如何添加跨语言链接?--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复]

假若内容不多,可以合并在一起处理。等内容充足时,再考虑细分为几个条目。--老陈 (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23:43 (UTC)[回复]
我正在翻译的条目"有机硼化合物"也有类似问题,英文中酸,酸盐,酸酯都是一个词缀,因此讲硼酸盐硼酸硼酸酯都是写入该条目的,在翻译中也是只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每个词的语意。中文条目可以参考其编写,直接将这些内容纳入一个条目。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33 (UTC)[回复]
建议酯与离子、盐分离。--达师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32 (UTC)[回复]

单质类条目的创建

[编辑]

当下介绍单质(如双氮[或“分子氮”]、金属铁)不多,而涉及这些单质的内容都被编入了介绍元素的条目中(如氧气的制备被编入氧#制备)。导致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编者对元素(抽象概念)和单质(具体物质)的区别不够清晰。对于双氧,英文维基中有单独的条目:en:Singlet oxygen(单线态氧)和en:Triplet oxygen(三线态氧)。是否应该创建上述仅介绍单质的条目?--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复]

英文语境中有元素或单质不分的情况(皆为element),但是汉语中应当考虑拆分开。--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06:09 (UTC)[回复]
可以参照英语维基的en:oxygen,其主要讲述氧元素,也包含了氧气单质与氧化物。涵盖面很广。相应的中文条目就欠缺很多。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20 (UTC)[回复]
如果内容较详细,建议创建。如果仅限于“单质的制备和基本性质”,用途和其他反应较少,可以合并在元素条目中。建议不做限制。--达师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35 (UTC)[回复]

蛋白质的命名

[编辑]

蛋白质的命名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1. 前面的讨论中曾提及“-ate”的多重含义,在酶类的命名中也常遇到相同的问题。一般来说,如“malate dehydrogenase”一类的酶较常译作“苹果酸脱氢酶”(google上有190,000个结果),较少译作“苹果酸盐脱氢酶”(google上有7,280个结果);但是也存在例外:将“sulfite dehydrogenase”译作“亚硫酸盐脱氢酶”(google上有2,500个结果)的远远多于“亚硫酸脱氢酶”(google上仅有9个结果)。是否应同一译作“某酸某酶”而非“某酸盐某酶”?
  2. 铁氧还蛋白”(google上有131,000个结果)和“铁氧化还原蛋白”(google上有45,900个结果),现标题为“铁氧还蛋白”。但这类条目的命名违背了“使用全称”这一原则。那么,应该使用全称还是简称?--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复]
生物化学类命名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非常全面,是个权威性高的官方机构,建议命名向其靠拢;而您所说的-ate是名称为“加盐”或“不加盐”的问题,在生物化学领域里已经有统一了——那就是不加“-盐”,这在各大生物化学书上都有说明,是属于统一的共识。——Shakiestone (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11:29 (UTC)[回复]
那个网站老是连不上好像服务器有问题。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1日 (六) 10:34 (UTC)[回复]

基因类条目的创建

[编辑]

介绍蛋白质的条目较常使用的模板{{Protbox}}、{{Infobox protein}}、{{PBB}}都包含Chromosome(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所属染色体)等参数,其中使用{{Infobox protein}}的条目会自动将该条目添加至拥有该基因的人类染色体这一分类下(如铁蛋白条目中自动添加了Category:位于11号人类染色体的基因Category:位于19号人类染色体的基因两个分类);而基因CXCL8等条目的内容却是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这两种现象都可能导致读者将基因与其编码的蛋白质相混淆。以CXCL8为例,是否应创建CXCL8 (基因)CXCL8 (蛋白质)两个条目分别介绍这两方面的内容?--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复]


这个问题应该是在条目中说明清楚,而不是拆分条目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29日 (日) 03:36 (UTC)[回复]
同书生。对于已经查明对应蛋白质的基因,无需再建立基因条目。--达师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37 (UTC)[回复]

铈化合物

[编辑]

铈化合物的名称最近被频繁移动,在此提出供社群讨论。相关意见参见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21/04/21硝酸铈 (消歧义)硫酸高铈(IV)两项讨论部分。--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4月23日 (五) 02:01 (UTC)[回复]

(!)意见无机化学命名法中,镧系+4价的冠字为“高”,我的想法是将四价铈化合物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命名格式按照无机化学命名法统一,如硫酸铁(II)硫酸亚铁氯化锡(II)氯化亚锡等。

但因为Ce(IV)离子的特殊性(高价离子作为阳离子)导致其几乎没有确定的先例,而相似的如高锰酸钾等高价离子作为阴离子的物质有地区词问题:“高某化物”在台湾称为“过某化物”,这就导致出现了争议。

关于地区词问题,其对于高价阴离子作出了规定,但是对于阳离子没有太大的要求,我认为用“高”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关于常用性的问题,而在我接触的社群中,使用“高铈”的频率比“铈(IV)”更高。因为在口语的场合中,这样的表述会被混淆成硫酸铈(III),而“硫酸高铈”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HlDorəmon(7AlK · C0И7Я18z) 2021年4月23日 (五) 20:12 (UTC)[回复]

单独的“铈”在化合物中一般指+3价,但是对于部分化合物,铈一般指四价:硫酸铈、硫酸铈铵、氢氧化铈、硝酸铈铵、氧化铈。而硫酸铈等目前是放+3的条目下显然不合适。铁和锡一般没有歧义。--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4月24日 (六) 02:19 (UTC)[回复]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问题

[编辑]

刚刚看了几个描述一些化学物质的条目,发现对溶解度的描述非常的混乱,比如一些可溶的物质说成是微溶的,微溶的物质说成是难溶的,而难溶的物质又说成是微溶的。就比如氟化锂是典型的微溶物质,条目描述为难溶的化合物,而氯化亚铜是典型的难溶物质(溶解性和氯化银相似)被说成是微溶的物质。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帮助页面Help:化学物质溶解度指引,就是描述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溶解性尺度,除此以外不要使用“不溶”这样的词汇,因为根据热力学定律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BuenosDías 2022年2月6日 (日) 13:19 (UTC)[回复]

好似普遍标准在溶解度低到一个点时就能叫作‘不溶’,标准上把他们叫做‘不溶’也不代表说这物质就真是‘绝对不溶’,只是一种实际上的叫法
氟化锂条目里只是在说这东西相对上比其他碱金属氟化物更难溶,而不是说这物质本身就是依标准归类为‘难溶’--Iridium(IX) 2022年2月7日 (一) 10:43 (UTC)[回复]
@SIridiuM28:这两个条目都被我修改过,可以查看条目氟化锂的历史页面,描述氟化锂的溶解度就是难溶。关于固体溶解度的等级可以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和分(水)解,尺度均为在100ml纯净水、标准大气压和25摄氏度环境的情况下,其他的溶剂(乙醇、汽油单独讨论),溶解度大于等于10克的物质为易溶,例如高氯酸银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等于1克但小于10克的物质为可溶,例如氢氧化钡,溶解度大于等于0.01克但小于1克的物质为微溶,如氟化锂氢氧化钙,而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例如氯化银,而与水反应发生化学反应的为水解,例如绝大多数的铋盐 BuenosDías 2022年2月7日 (一) 22:38 (UTC)[回复]
抱歉了我没看到历史页,谢谢修改
可能我不太清楚中国或台湾的标准,只知道在其他国家的标准里有'insoluble'这个等级,但似乎在中文语境无论是日常还是文献上也挺常看见‘不溶’这用词?--Iridium(IX) 2022年2月8日 (二) 03:45 (UTC)[回复]
的确,我看了一下两岸的文献,以丙烯、苯等有机物为例,有表达成“不溶”的,也有“难溶”的。不过文献里的遣词貌似不应该作为条目编写的标准吧,个人认为“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这一定义可以适用于此类条目上。--Jacky Cheung留言2022年2月8日 (二) 19:24 (UTC)[回复]
在网上不太找到有任何两岸的正式标准,倒是中国药典里收录的有机物质的标准的确是有‘(几乎)不溶’的等级,如果还是认为不太妥当,那可能可以使用时全部加上‘几乎’的字眼(对应西人的说法就是practically insoluble)
不溶和难溶通常是两种分开的等级,如果维基有混用的情况那可能要统一下--Iridium(IX) 2022年2月9日 (三) 03:27 (UTC)[回复]
这5个溶解度等级有没有来源?若有,标准是否各地通用?如果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则作为指引缺乏说服力。氯化亚铜在阁下修改前存在“微溶”和“不溶”两处描述,看来是从英维翻过来的(sparingly soluble & insoluble)。阁下只修改了前一处描述,仍与后一处描述不一致。--Benevolen留言2022年2月11日 (五) 00:07 (UTC)[回复]
在美国用的标准包括 insoluble,在中国或台湾难找到来源统一标准,不过在中国药典里也有(几乎)不溶的等级。不认为缺乏不溶等级的标准适合作为指引--Iridium(IX) 2022年2月11日 (五) 03:51 (UTC)[回复]

条目内链相关问题

[编辑]

近日在提交DC22时,一篇化学物质的条目中包含了化学式的链接,但有主持人认为化学式的链接属于消歧义链接(C3H7ClO2),放在条目内不合适。在此咨询一下社群的看法。--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0日 (三) 03:22 (UTC)[回复]

链接方便查阅者查找同分异构体,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法语wiki那样,在chembox中自带内链--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07:35 (UTC)[回复]
我觉得这事可以分两部分说。一,其实我不认为应当在正文里加入化学式,因为资讯框里已经有了,且知道了化学式对某一物质的认识帮助不大。除非加入化学式有助于理解,那就合适。二,如果要找异构体,让chembox自带内链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好像不影响页面归入Special:链接到消歧义页的页面。说回动员令,我觉得还是别放任何消歧义吧,免得开例外坏了规矩。可以等动员令结束再放。--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08:59 (UTC)[回复]
“除非加入化学式有助于理解”,这样的话应该可以放那些能表示结构的化学式,例如乙醇“C2H5OH”或“CH3CH2OH”、氯化钾(离子化合物)“KCl”等。--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0日 (三) 09:14 (UTC)[回复]
我觉得这些可以,但如果要在比如说药物条目里放化学式,我觉得没有必要,读者来找药物条目想必不是来找化学式的。--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09:18 (UTC)[回复]
消歧义页不是条目,不提供百科资讯。他的作用是引导读者进入正确的条目,例如2-氯-1,3-丙二醇3-氯-1,2-丙二醇之类,而不是告诉读者C3H7ClO2这个主题包括哪几种化学物质。所以对于条目中的消歧义链接,应该把链接修复到具体的项目(例如2-氯-1,3-丙二醇),给个模糊的链接让读者猜测文章到底在指哪种物质,这的确不合适。
传达C3H7ClO2有哪些同分异构体,这就属于告诉读者百科知识,那就成了条目该干的事情。这时就应该像英维那样,把en:C3H7ClO2定位成列表式条目(即同类索引类条目)。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列出某物质的化学式,那写纯文字C3H7ClO2就够,不需要加链接。--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4年7月10日 (三) 09:36 (UTC)[回复]
是的,化学式条目都应该是Wikipedia:同类索引条目,这需要修改{{Isomerdab}}模板--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12:44 (UTC)[回复]
(参见Category:化学同类索引)--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0日 (三) 13:31 (UTC)[回复]
所以是要调整成同类索引吗?Category:化学消歧义要不要也并入Category:化学同类索引?--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13:46 (UTC)[回复]
看起来大部分是应该改组成同类索引,但微量元素应该是消歧义页没错。--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4年7月10日 (三) 15:02 (UTC)[回复]
@LeiemHtmlzycq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我已将{{Isomerdab}}和{{Chemistry index}}改成同类索引,但还没移动Category:化学式消歧义。你们可以检查两个模板还有什么要改的地方。既然成了同类索引,Isomerdab和{{MolFormDisambigNav}}也应该要换名了。--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17 (UTC)[回复]
@微肿头龙看上去没问题,最后就是分类(Category)还需要改一下。--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20 (UTC)[回复]
@Nucleus hydro elemon顺便知会阁下。如果现在还想改回消歧义还来得及。等Category:化学式消歧义移动了要改回去就麻烦了。--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21 (UTC)[回复]
然后有一个“如果您是通过某条目的内部链接转到本页,希望您能协助更正该处的内部链接,将它直接指向正确的条目”,这个表述是针对消歧义的。--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21 (UTC)[回复]
我看到{{Set index article}}也有这一句?@Leiem--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23 (UTC)[回复]
@微肿头龙这个可能是从enwp那边直接翻译过来的,不过enwp的同类索引写的“incorrectly led you here”(错误链接至此)、消歧义写的“led you here”(链接至此),还有那边的WP:SIA提到了“red links to help editors create articles on notable entries”(红链可以让编者创建有价值的条目)。--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33 (UTC)[回复]
比如写成“除非您是有意链接至本页,否则应将相应条目的内部链接指向正确的条目。”--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35 (UTC)[回复]
已采纳阁下意见。--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38 (UTC)[回复]
把Isomerdab和MolFormDisambigNav改成MolFormIndex和MolFormIndexNav如何?还是前者要随英文全称Molecular formula index。原来的Isomerdab和MolFormDisambigNav需要留下重定向吗?--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32 (UTC)[回复]
看有没有使用吧,移动完成后没有使用可以直接删了。另外也可以改成MolFormNav之类的(短一点)(仅供参考)。--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36 (UTC)[回复]
突然想到Molecular formula是不是不包含像CuSO4这种的?还是要改成Chemical formula(也对应“化学式同类索引”)?--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41 (UTC)[回复]
@Leiem--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8:22 (UTC)[回复]
@微肿头龙应该是吧,但是类似CuSO4没有同分异构体,可以直接重定向至条目。--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8:23 (UTC)[回复]
有少数有包含金属C55H70MgN4O6。但确实不多,还是用回MolForm吧。@Leiem--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8:34 (UTC)[回复]
(题外话:包含金属的可以单独整理出“Category:化学式同类索引/含金属”之类的,这些同分异构体主要是在有机部分,比如正丁基锂和叔丁基锂、α-羟基丁酸钠和γ-羟基丁酸钠等)--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13:31 (UTC)[回复]
已添加分类,不过由于有机金属化学包括类金属,因此在下把硅等类金属也算进金属里。--氢氰酸留言区 2024年7月12日 (五) 15:46 (UTC)[回复]
谢谢,不过硅、硼之类的在中文里很少称作金属?(先这样吧)--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16:01 (UTC)[回复]
已修改,现在不算作金属的元素包括H、He、B~Ne、Si~Ar、As~Kr、Te~Xe、At、Rn。--氢氰酸留言区 2024年7月13日 (六) 04:45 (UTC)[回复]
支持缩短模版名。不过,目前MolFormDisambigNav的引用量高达2000+,不用机器人的话需要很久才能改完。--氢氰酸留言区 2024年7月12日 (五) 09:01 (UTC)[回复]
这个可以用AWB慢慢改(化学式条目还有一些其他东西我想一并改),但我有点担心会对Special:最近更改造成大量覆盖,干扰到其他巡查员工作。--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9:0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