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此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此呂

大明湖廣布政使司右參政
籍貫 江西南昌府新建縣
字號 字右武,號勺原、芍原
出生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五月三十日
逝世 卒年不詳
配偶 原聘朱奎女,娶丘氏
出身
  • 隆慶四年庚午科舉人
  • 萬曆五年丁丑科進士

丁此呂(1550年—?),字右武,號勺原、芍原,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民籍,晚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鄉試第六十八名舉人,萬曆五年(1577年)丁丑科進士[1][2]。十一月八月由漳州府推官征授山東道御史慈寧宮發生火災,請撤鰲山,停織造、燒造,赦還因建言而被貶斥的大臣,清除張居正餘黨,並儘快誅殺徐爵、游七。報聞。

萬曆十二年,因彈劾禮部侍郎高啟愚,謫潞安府推官。歷遷南京太僕寺丞,十四年二月,升湖廣僉事,十七年四月升四川左參議,十八年八月升陝西莊浪兵備副使,改浙江副使,二十一年九月升湖廣布政使司右參政。二十三年被考察,以不謹閑住。不久被逮捕入京,十二月論黜,謫戍廣東邊疆。尋以薦起天津海防贊畫,未赴卒。《明史》有傳。[3]

家族[編輯]

曾祖丁大章,累贈通議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祖父丁以忠,號南溪,曾任南京兵部右侍郎 累進資政大夫;父丁運(1518年-1571年),字易昇,號少溪[4]。母鄒氏。重慶下。兄丁此周(官生)。從弟此召、此弼、此元、此良、此申、此仲、此謀[5]

子丁立正、丁立兩、丁立參、丁立悟。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史·卷二百二十九》:丁此呂,字右武,新建人。萬曆五年進士。由漳州推官征授御史。慈寧宮災,請撤鰲山,停織造、燒造,還建言譴謫諸臣,去張居正餘黨,速誅徐爵、游七。報聞。尋劾禮部侍郎高啟愚命題示禪授意,謫潞安推官。語詳《李植傳》。尋遷太僕丞,歷浙江右參政。考察論黜,復遣官逮之。大學士趙志皋等再疏乞宥,且言此呂有氣節,未必果貪污。丕揚亦言此呂無逮問條,乞免送詔獄。帝皆不從,逮下鎮撫,謫戍邊。
  4. ^ 余寅《贈文林郎漳州府推官丁先生行狀》
  5.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五年丁丑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