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袋劍虎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袋劍虎屬
化石時期:13.8–11.8 Ma
上袋劍虎的下頜骨化石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袋犬目 Sparassodonta
科: 袋劍虎科 Thylacosmilidae
屬: 上袋劍虎屬 Anachlysictis
Goin, 1997
模式種
優雅上袋劍虎 Anachlysictis gracilis
Goin, 1997

見正文

上袋劍虎屬學名Anachlysictis)是後獸下綱(包括有袋類及其近親)中的一個已滅絕的屬,屬於生存於中新世南美洲的同樣已滅絕的袋犬目。與此前發現的其他袋劍虎科化石(一類裝備有「劍齒」的後獸下綱食肉動物)不同的是,上袋劍虎屬是首次於南美洲北部發現的袋劍虎類,同時其也是袋劍虎科最原始和最古老的成員(事實上,直到2010年巴塔哥袋劍虎正式被描述前,[1]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被確認不屬於袋劍虎屬的化石標本)。上袋劍虎屬的化石是在哥倫比亞拉文塔(La Venta)地區的維拉維耶哈組(Formazione di Villavieja)地層中發現的,這是一個著名的中中新世(1380-1180萬年前)化石礦床,[2]其化石包括帶有頦葉的下顎前部碎片和臼齒。[3]

上袋劍虎屬只包含優雅上袋劍虎Anachlysictis gracilis)一個物種,其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弗朗西斯科·J·戈因(Francisco J. Goin)於1997年描述。[3]

描述[編輯]

與其最著名的近親袋劍虎屬相比,上袋劍虎屬體型較小,體重大約只有18公斤,[4]位於後者下顎的用於保護劍齒的頦葉較小(就比例而言,上袋劍虎屬的上犬齒長度較短)。不過,我們可以假設它們的解剖學通常不如近親的解剖學那麼專業,但它有位於鼻子下方且不重合的臼齒和扁平劍齒,可以更有效地處理獵物的肉,就像其他食肉哺乳動物一樣實現了專一化,而容納咬肌(參與下頜運動)的位置減少,[5]這是因為與其他更加衍化的劍齒捕食者(如袋劍虎屬和貓科斯劍虎屬)一樣,咬肌減少可以為下頜關節留出更多的空間,以增加其張開角度。雖然這會影響下頜的力量,但它們不需要強大的咬合力來使用其劍齒,因為它們可以讓發達的頸部肌肉沿著頭骨向下移動,這樣它們就能讓劍齒穿透獵物的肉。

分類[編輯]

上袋劍虎屬未被發現時,人們認為袋劍虎屬原鬣狗科的近親,有人甚至認為袋劍虎屬是袋鬣狗科於晚中新世演化出的特殊成員。上袋劍虎屬的發現及其更原始的特徵表明袋劍虎屬起源於袋鬣狗科基群,其單一性需要修正。如今,一個新的袋劍虎科已被設立,除袋劍虎屬之外還包括上袋劍虎屬、始袋劍虎屬Eomakhaira)和巴塔哥袋劍虎屬Patagosmilus),後兩者被發現的時間較短。[5]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6]

古生物學[編輯]

考慮到其體型較小和發現地點,上袋劍虎屬有可能是灌木叢中的捕食者,它所占據的生態位可能與當今的小型掠食性哺乳動物(如鼬科靈貓科)的生態位重合。

參考資料[編輯]

  1. ^ (英文) Forasiepi A. & Carlini A. A new thylacosmilid (Mammalia, Metatheria, Sparassodonta) from the Miocene of Patagonia, Argentina. Zootaxa 2552: 55–68 (2010)
  2. ^ (英文) Anachlysictis gracil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Fossilworks.org
  3. ^ 3.0 3.1 (英文) Goin, F. J. (1997). New clues for understanding Neogene marsupial radiations. In: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in the Neotropics. The Miocene Fauna of La Venta, Colombia, R. F. Kay, R. Cifelli, R. H. Madden, and J. Flynn, eds., pp. 185-204,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 C.
  4. ^ (英文) Wroe, S., Argot, C., & Dickman, C. (2004). On the rarity of big fier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arnivores and primacy of isolation and area: tracking large mammalian carnivore diversity on two isolated continent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1(1544), 1203-1211
  5. ^ 5.0 5.1 (英文) Goin, F.J. 2003. Early marsupial radiations in South America. En: M. Jones, C. Dickman y M. Archer (eds.), Predators with Pouches, The Biology of Carnivorous Marsupials, CSIRO Publishing, Australia, pp. 30-42
  6. ^ Anachlysictis Goin, 1997. GBIF.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