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和國野生動植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非共和國的野生生物分布在廣袤的剛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和大稀樹草原之間的自然棲息地,1850年之前那裡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小於0.5到。這裡有二二七五五○○○公頃的森林面積,處於國家公園間,是野生動物最豐富的地帶之一。過去這裡野生生物的損失令人震驚,原因是獵人對象牙和野生動物肉類的貪婪掠奪,這些人大部分來自中非共和國全國各地的與查德蘇丹邊境交換的阿拉伯奴隸。

法國殖民者和後來的中非共和國政府認識到捕獵對野生動物的嚴重威脅,制定了法律、成立國家公園和保護區,這些保護區覆蓋了16.6%的國家面積。最有名的三個國家公園,被稱為「在世界上最大的河馬棲息地」的馬諾沃-貢達聖弗洛里斯國家公園、北部的巴明吉—班戈蘭國家公園,以及有大片雨林的贊加-桑加保護區。馬諾沃-貢達聖弗洛里斯國家公園由於動植物種類的多樣化被列入了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不過,法律文書並不能控制偷獵活動,因為保護區的公共支持力度始終不夠,盜獵者和伐木者的活動甚至在國家公園都十分猖獗。中非砍伐的絕大部分木材均出口歐洲。

中非的野生生物種類繁多,包括約3600種植物、663種鳥類、209種哺乳動物(包括2種特有物種和11種瀕危物種)、187種爬行動物和29種兩棲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