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

座標43°47′30″N 87°36′06.7″E / 43.79167°N 87.601861°E / 43.79167; 87.601861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魯木齊科技館
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在北疆的位置
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
烏魯木齊科技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位置
地圖
成立1985年10月15日
地址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黑龍江路1號
坐標43°47′30″N 87°36′06.7″E / 43.79167°N 87.601861°E / 43.79167; 87.601861
類型科學技術館

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維吾爾語ئۈرۈمچى شەھەرلىك پەن-تېخنىكا سارىيى‎,拉丁維文:Ürümchi Sheherlik Pen-téxnika Sariyi),簡稱烏魯木齊科技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科學技術活動場所。是烏魯木齊市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所在地。

簡介[編輯]

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與烏魯木齊市青少年宮在同一地址

烏魯木齊科技館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黑龍江路1號,烏魯木齊青少年宮原址之上[刊 1][網 1]。科技館與烏魯木齊青少年宮、影劇院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座綜合建築。建築前場入口處設置有集散廣場,廣場原有的樹木得以保留。在靠和平渠一側引入和平渠的水,形成親水廣場,與集散廣場的樹木共同作為城市公共綠地。建築呈現雪蓮花狀,由不同的功能體塊共同組成。建築總計建築面積27000平方公尺,占地面積6000平方公尺。其中科技館建築面積6800平方公尺,共有三層[書 1]

烏魯木齊科技館建築於2005年10月設計,2006年5月28日正式奠基修建,最終於2007年12月1日落成。烏魯木齊科技館於2011年8月10日正式開館[書 2]。科技館全面免費開放[網 2]。建成後的科技館除了展廳外還設有學術報告廳、科普活動室、科技工作者之家等設施。中國科學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先後到訪過烏魯木齊科技館。也曾接待過來自新疆各地小學、社區的師生、家長[書 2]。2013年5月,由天津市地震局援建,投資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的烏魯木齊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網 3]。2018年,上海科技館與烏魯木齊科技館簽訂共建合作框架協議。在在科普展覽展示、 科普教育活動等方面進行合作[刊 2]。這一年科技館接待人次近20萬。截止2019年,烏魯木齊科技館在職人員20人[網 4]。2022年4月,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列入《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名單》。[網 5]烏魯木齊科技館行政主管單位為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協會,而產權歸屬烏魯木齊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書 3][網 2]

展覽與科普活動[編輯]

烏魯木齊科技館常設3個展廳,分別是科技體驗展廳、探索奧秘展廳以及人與自然和生命健康展廳。截止2018年,各類展品超過100件。常設展廳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尺。其展品包括人體系統展示、城市供水與污水處理系統展示、磁懸浮地球儀、汽車模擬駕駛等[網 6]。烏魯木齊科技館還有若干個特色展區,有講述自由度、機械臂構成的「Who Am I」特色展區,了解恐龍種類、生活習性、滅絕原因等內容的恐龍說吧展區以及有地震帶及新疆地震分布、歷次地震受災情況、地震的預警等內容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網 2]

從2012年起,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烏魯木齊科技館會舉辦「科普紅包大拜年」、「端午文化科普周」、「中秋文化科普周」等活動。除了常設活動外,烏魯木齊科技館也會通過展板、科學實驗等形式舉辦科普大篷車走進社區和學校等活動。新疆電視台烏魯木齊電視台新疆教育電視台新疆日報烏魯木齊晚報等媒體多次對烏魯木齊科技館科普活動進行報導[刊 3][刊 1]

圖片[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書目
  1. ^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 (編).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 2005.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06: 158–159. ISBN 7-5618-2363-0. 
  2. ^ 2.0 2.1 吉爾拉·衣沙木丁. 烏魯木齊市黨史地方志編委會辦公室 , 編. 乌鲁木齐年鉴, 2012.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3: 99. ISBN 978-7-228-16507-0. 
  3.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 (編). 中国科普场馆年鉴, 2018.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 428–433. ISBN 978-7-5201-6223-4. 
期刊
  1. ^ 1.0 1.1 劉燕. 在科普场馆建设创新路上扬帆起航——记乌鲁木齐市科技馆展览教育创新工作. 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 2016, 1 (S1): 58–61. doi:10.19628/j.cnki.jnsmr.2016.s1.012. 
  2. ^ 上海科技馆与乌鲁木齐市科技馆、伊宁市科技馆签订共建合作框架协议.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 2018, 04 (04): 227. 
  3. ^ 乌鲁木齐市科技馆三大特色六大品牌力促科普工作发展. 矽谷. 2013, 6 (22): 179. 
網站
  1. ^ 楊媛媛; 張培; 梁坤. 乌鲁木齐青少年宫8月拆除 新馆两年内在原址落成. 新浪新聞中心. 2005-07-22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0). 
  2. ^ 2.0 2.1 2.2 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馆. 科普研學聯盟科普研學網. 2019-07-08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3. ^ 援疆项目防震减灾科普基地落户科技馆. 人民網. 2013-06-06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4. ^ 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 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馆 2019 年度 部门决算公开说明 (PDF).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2021-09-20]. [失效連結]
  5. ^ 中國科協. 中国科协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信息化平台. 2022-04-13 [2023-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6. ^ 常设展品. 科技嘉年華-烏魯木齊市科學技術館.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