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比利亞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比利豬
伊比利黑豬
葡萄牙阿連特茹埃武拉附近鄉下飼養的黑豬
原產地伊比利半島
特徵

Sus scrofa domesticus
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的伊比利亞豬

伊比利亞豬(西班牙語:Cerdo ibérico、葡萄牙語:Porco preto ibérico),是原產於伊比利半島的傳統家豬品種。伊比利豬的起源可以可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動物的馴化剛剛出現。目前主要分布於葡萄牙中部和南部以及西班牙

最為普遍接受的理論是,腓尼基人最早把豬從地中海東岸(現黎巴嫩)帶到伊比利半島,並在那裡將其與野豬交配。這次跨越造就了今天伊比利豬的祖先。伊比利亞豬的生產深深根植於地中海的生態系統。這是世界養豬生產中的一個罕見例子,豬對保持生態系統建設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伊比利亞豬是目前少有的已經適應田園生態的家養品種,特別是當地天然資源豐富。在這例子中,包括聖櫟染色櫟栓皮櫟的橡子。[1]

由於爆發非洲豬瘟以及動物脂肪的價值降低等多個因素,伊比利豬的數量自1960年起大幅減少。然而,在過去的幾年中,伊比利豬的產量已經增加並可滿足頂級肉類和醃製食品更新的需求。同時,品種的專業化導致了一些原有品種消失。[2]

這一傳統品種食慾較好且傾於肥胖,包括巨大的肌內和表皮脂肪的蓄積能力。高肌內脂肪含量可以產生典型的大理石紋,加上餵食橡子的傳統方法,使得火腿的味道十分特別。伊比利豬的肉品生產與工業農場在集約化的條件下飼養的特定品種豬所獲得其他肉類產品完全不同,它是高品質、高價值的肉類產品典範。從人類的生物醫學角度看,伊比利豬很有意義。牠們具有高食量並傾向於肥胖,但同時擁有高血清瘦素。[3]

伊比利豬可以是紅色或暗色,黑色的豬在深色和灰色之間,豬毛少或無,體型較瘦,因而常被稱為pata negra或「黑蹄」。在傳統管理方式下,豬自由分布在稀疏的橡樹林(牧場,「dehesa」),它們不斷地運動,因而比密閉式環境下的豬燃燒更多卡路里比。這樣也就生產出細骨的典型伊比利亞火腿 (jamón ibérico)。飼養一頭豬至少需要一公頃健康的牧場(dehesa英語Dehesa (pastoral management))。因為樹木可能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對失去的橡樹森林(dehesa)重新造林前景渺茫。真正的牧場(dehesa)是擁有四種不同類型橡樹的豐富多元的棲息地,橡樹對於優質火腿的生產至關重要。大部分的橡子收穫自聖櫟(11月至2月),但季節太短。西班牙橡木和癭橡木以及晚季栓皮櫟的提前收穫,將橡子生產期延長為9月到4月。[4][5]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Lopez-Bote, C J Sustained utilization of the Iberian pig breed Available online 18 October 2003; Departamento de Producción Animal, Facultad de Veterinaria,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Madrid, Spain
  2. ^ E Fabuel, E; Barragán, C; Silió, L; Rodríguez, L C and Toro, M A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in Iberian pigs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mark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eredity英語Heredity (journal) (2004) 93, 104–113,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19 May 2004
  3. ^ Fernandez-Figares I et al 2007: Serum profile of metabolites and hormones in obese (Iberian) and lean (Landrace) growing gilts fed balanced or lysine deficient diets. Livest Sci, 110:73-81.
  4. ^ Eveleigh, Mark Free little pig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cember 2007
  5. ^ Harris, Don The Wild West of Spa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ctober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