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絳(1009年—1083年),字厚之宋朝杭州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神宗參知政事。祖籍撫州南城,伯曾祖是唐朝末年割據江西東部的撫州刺史危全諷,曾祖危仔倡避亂遷居杭州,改姓元氏。祖父吳越國丞相元德昭

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調江寧推官,攝上元令。任間多次查處當地殺人疑案,范仲淹稱道其才,得到范仲淹的表薦為知吉州永新縣。調楚州淮陰縣主簿,授江陵府觀察推官。宋仁宗召見,改任秘書省著作佐郎,知通州靜海縣、海門縣。擢升為江西轉運判官,知台州。在台州任上,出庫錢建房數千,安置遭大水災而無家可歸的流民。他留意民政,善斷獄,權三司度支判官。逾年,出為江西轉運使皇祐年間,儂智高據嶺南。元絳以直集賢院為廣東轉運使,建水砦,繕治城,供給軍械兵食充足,以功轉任工部郎中。歷任兩浙、河北轉運使,召拜鹽鐵副使。當時百姓多盜販私鹽,制置使建議持私鹽二十斤者罰刑。以「海濱之人恃鹽以為命,非群盜比也」,改以罰鞭笞就將他們放了。擢升為天章閣待制,知福州,進龍圖閣直學士,轉任知鄆州、廣州、越州、荊南府。宋神宗熙寧年間,擔任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拜三司使熙寧八年(1075年),拜參知政事。元豐二年(1079年),因事罷知亳州潁州。元豐三年(1080年),加資政殿學士,知青州,留提舉中太一宮。元豐四年(1081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豐六年(1083年),元絳卒,年七十六歲,贈太子少師章簡。蘇頌為撰神道碑,王安禮為撰墓志銘。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43》,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