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分子量分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分子量分布又稱相對分子質量分布[1]。指的是在聚合反應產物中,具有不同分子量聚合物量在全部聚合物中的分布關係。在線性聚合物中,每條高分子鏈很少具有相同的聚合度,故而很少有相同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子量分布就可以用來表示具有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高分子鏈在所有高分子鏈中的比率,也可以計算出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平均分子量的定義[編輯]

  • 數均分子量 (Mn)。
  • 重均分子量 (Mw)。
  • Z均分子量 (Mz),此處z代表的是離心分離(源於德語"zentrifuge")。
  • 黏均分子量 (Mv).

此處a指的是馬克-霍溫克方程中的指數,表示黏度隨黏均分子量的變化趨勢[2]

重均聚合度和數均聚合度的比值被用與表徵高分子的分散程度。[2][3]

分子量分布的測量[編輯]

常用的測量方法中,HPLC和GPC可以給出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滲透壓法可以測量數均分子量;光散射方法可以測量重均分子量;黏度法可以測得黏均分子量,而超速分離方法可以測得Z均分子量。

參考[編輯]

  1. ^ 分子量分布. 術語在線. [2022-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2. ^ 2.0 2.1 R.J. Young and P.A. Lovell, Introduction to Polymers, 1991
  3. ^ Stepto, R. F. T.; Gilbert, R. G.; Hess, M.; Jenkins, A. D.; Jones, R. G.; Kratochvíl P. (2009). "Dispersity in Polymer Sci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ure Appl. Chem. 81 (2): 351–353. DOI:10.1351/PAC-REC-0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