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亮 (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亮(507年—546年),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本名劉道德宇文泰賜姓名侯莫陳亮北魏西魏官員。

生平[編輯]

劉亮祖父劉佑連是北魏蔚州刺史,父親劉持芝是鎮遠將軍、領民酋長。西魏大統年間,以兒子劉亮功勳,追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恆州刺史。劉亮少年倜儻,相貌魁傑,善於交際、謀略,為人所忌憚。北魏節閔帝普泰元年(531年),在賀拔岳帳下任都督,隨其西征關中,解岐州之圍,征剿侯伏侯元進万俟道洛万俟丑奴宿勤明達等諸賊軍,他經常衝鋒陷陣,以戰功拜大都督,封廣興縣子,食邑五百戶。

534年,賀拔岳被侯莫陳悅所殺,劉道德等帳下諸將謀劃迎立宇文泰為主,宇文泰到後,統眾進入隴川征討侯莫陳悅。侯莫陳悅部隊離散,逃至荒野中自縊而死。但他的黨羽豳州刺史孫定兒仍占據豳州,而涇、秦、靈等諸州的數萬侯莫陳悅餘眾也推孫定兒為主,繼續對抗宇文泰。宇文泰令劉道德率軍襲擊豳州,孫定兒以為敵軍仍在遠方,未為防備,劉道德率二十騎在近城的高嶺上豎立大纛後,立即急馳沖入城中。孫定兒正在酒宴上痛飲,突然見劉道德等人衝到眼前,眾人皆駭異愕然,手足無措,不知所為。劉道德將孫定兒斬首示眾,號令賊黨。又指著城外大纛,命二騎出城去招集大軍入城,賊黨攝於他的威勢,一時降服。於是諸州群賊,盡皆歸伏[1]

534年七月,魏孝武帝元修從洛陽西逃長安,劉道德以迎駕之功,除使持節、右光祿大夫、左大都督、南秦州刺史[1]

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宇文泰成為丞相後,創立府兵制,成立左右十二軍[2](即十二衛,由李弼獨孤信梁御趙貴于謹若干惠怡峰、劉道德、王德侯莫陳崇李遠達奚武等十二人統領[3]),由丞相府總領。劉道德統領其中一軍,與怡峰同為騎兵將軍。八月,宇文泰率十二將東伐,攻陷潼關,劉道德以功進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饒陽縣伯,食邑五百戶。不久加侍中。此後參加俘虜竇泰,收復弘農及沙苑之戰,以戰功升遷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進爵長廣郡公,食邑通前二千戶。以母喪去職,但很快就被起複本官[1]

劉道德勇敢善戰,多謀善策,為當時名將,宇文泰稱讚他說:「卿文武兼資,即孤之孔明也。」賜他姓名「侯莫陳亮」[1]

大統十年(544年),侯莫陳亮出任東雍州刺史。他為政清淨,百姓安居。在職三年,死於州衙,時年四十。他的棺木運回京師時,宇文泰親臨祭奠,哭道:「股肱喪矣,腹心何寄!」令鴻臚卿監護喪事。追贈太尉,諡曰襄[1]

子女[編輯]

  • 劉昶,柱國、秦靈二州總管、彭國公
  • 劉靖,天水郡太守
  • 劉恭,開府儀同三司、饒陽縣伯
  • 劉幹,上儀同三司、褒中侯
  • 劉令華,嫁北周驃騎大將軍、都督信開臨南四州諸軍事、信州刺史、東萊質公夏侯忠[4]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17》,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參考書目[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周書》卷十七
  2. ^ 《周書》卷十一
  3. ^ 《周書》卷一
  4. ^ 王哲, 《北周<达符忠墓志>再考》, 《碑林集刊 》 (00期), 2016年, (00期):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