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華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華傑(1966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有科學哲學科學傳播學科學思想史[1]思想活躍,富創新性。曾提出學妖(academic demon)[2][3]數字毒品(digital drug)、雙非原則等概念,發明「科學主義是我們的預設配置」的表述。關於science studies提出"科學元勘"的譯法。根據科學知識社會學(SSK)和非線性動力學,提出大科學時代科學與社會在演化中形成了一種分形結構的猜測[4]。研究過統計物理學的奠基問題、非線性動力學渾沌(chaos)的歷史與哲學、分形藝術,提出科學傳播的三種模型,提出博物學編史綱領,倡導恢復博物學(Natural History)教育。從2008年起帶領研究生一起研究博物學的歷史與認識論。1995年曾以"記者"的身份在《南方周末》頭版率先報導朱令鉈中毒事件[5],向有關部門正面展示了正在興起的Internet的重要性,當時上網還沒有Netscape和IE可用。

著作[編輯]

劉華傑的著作在早期主要側重於非線性科學(主要為分形混沌理論)的哲學、歷史與藝術,其後逐漸轉變主題至科學社會學科學傳播學博物學史

參考文獻[編輯]

  1. ^ 北京大学哲学系机构人员. [201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2). 
  2. ^ 田松、劉華傑. 学妖与四姨太效应.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2-8. ISBN 9787313080899. 
  3. ^ "学妖"作祟:专家叫板"专家潜规则". 新華網. 2007-07-18 [2014-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4. ^ 武夷山著. 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年1月: 209. ISBN 978-7-5352-6339-1. 
  5. ^ 劉毅著. 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07年9月: 95. ISBN 7-201-05595-X.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