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意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意識(英語:Preconscious)指無意識中可召回的部分,人們能夠回憶起來的經驗。它是無意識和意識之間的中介環節。無意識很難或根本不能進入意識,前意識則可能進入意識,所以從前意識到意識儘管有界限,但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前意識處於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擔負著「稽察者」的任務,不准無意識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識之中。但是,當前意識喪失警惕時,有時被壓抑的本能或欲望也會通過偽裝而迂迴地滲入意識。

意識,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觸直接感知到的稍縱即逝的心理現象。弗洛依德反對把意識和心理等同起來的觀點,認為意識是人的心理活動中比較小而非主要的部分。意識服從於現實原則,調節著進入意識的各種印象,壓抑著心理中那些原始的本能衝動和欲望。但是,意識同外部聯繫,與其同機體內部環境聯繫相比,既要受較多條件的限制,又距離比較遠些,所以,不僅無意識系統,就是意識系統,歸根到底,還是由先天的本能、抑而未發的欲望所決定的。[1]

曾經成為意識關注的焦點、有關事情或事實或知識的記憶定義為前意識記憶。前意識每次只能集中於一件事;另一方面,前意識也不像意識一樣具有主動控制信息的能力。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Sigmund Freud, On Metapsychology(PFL 11)p.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