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饋(Feedforward)是文學評論者瑞恰慈(I. A. Richards)在參加第8屆梅西會議英語Macy conferences時發明的詞語[1]。瑞恰慈對修辭學有特別的興趣[1]語用學語言學的子領域,強調用語境(上下文)來輔助解釋英語Meaning (linguistics)。瑞恰慈描述前饋是是在進行溝通之前,先提供和溝通內容相關的語境。在梅西會議中,瑞恰慈提到:「我認為,前饋是控制論及自動控制人士稱為反饋(feedback)的必要條件的相反情形。[2]。控制論社群很快就吸收了這個名詞,並且有相關的發展。因此這個詞就應用在許多更專門的領域中。例如控制系統管理學、神經網路、認知科學行為科學[1]

前饋在不同領域的應用[編輯]

控制[編輯]

前饋控制是控制系統中的一種控制方式,是以系統中的干擾量測,或是其他預定義信號,來產生信號來控制系統輸出。前饋控制和回授不同,回授是用系統的輸出量測,來控制系統。

管理[編輯]

在管理中的前饋英語Feedforward (management)是在組織中期望其他人提供回饋時,提供給對方的訊息。

神經網路[編輯]

前饋神經網絡是人工神經網路中的一種。

行為及認知科學[編輯]

前饋英語Feedforward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science)是有關學習的概念,是提供理想行為的概念,並鼓勵對方調整。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Logan, Robert K. Feedforward, I. A. Richards, cybernetics and Marshall McLuhan. (PDF). Systema: Connecting Catter, Lif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2015, 3 (1): 177–185 [2019-09-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11). 
  2. ^ Richards, I. A. (1952).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n: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In Heinz von Foerster (ed), Transactions of 8th Macy Conference - Cybernetics: Circular Causal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in Biological and Social System. New York: Josiah Macy, Jr.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