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州 (雲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匡州唐朝時設置的

舊唐書·地理志》載:「武德七年(624年)置南雲州,貞觀三年(629年)改為匡州,在京師西南五千一百六十三里。」《新唐書·地理志》載:「本雲南州,武德七年(624年)置,貞觀八年(634年)更名。」先屬南寧州都督府,麟德元年(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領勃弄(在今彌渡縣)、匡川(在今祥雲縣)2縣。天寶九年(750年)入南詔後廢。[1][2]

今祥雲縣雲南驛鎮舊站村有匡州故城,存東、南、北三面城牆[3]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魯正清. 唐代姚州都督府.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4: 198–199. ISBN 978-7-222-11288-9. 
  2. ^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一.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8: 302. ISBN 7-222-02255-4. 
  3. ^ 國家文物局主編; 雲南省文化廳編著. 中国文物地图集 云南分册. 昆明: 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昆明: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17. ISBN 7-5416-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