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半呼叫模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半呼叫模型(Half Call Model),是電話系的一種呼叫模式。

概述[編輯]

在電信系統中,一個典型的呼叫模型是由一個中心交換機(Switch Node)將兩個用戶終端(UE,其中一個做主叫,一個為被叫)連接起來。如下圖:

在實際應用中,在中心交換機(Switch Node)內部,一個完整的呼叫被分成兩個Half Call,並在實現上,分別由兩個不同的邏輯實體完成。兩個Half Call,一個叫Originator Call,一個叫Terminator Call。也就是下圖所示的結構。其實,在早期的電話交換系統中,「接線員」的作用,正是起著連接ORI和TER兩個邏輯實體的作用。其中ORI和TER為本文對於Originator和Terminator的縮寫,並非行業術語。

引入這種結構的好處在於,可以使中心交換機,根據高級指令,分別針對主叫行為和被叫行為,發出不同的或更加複雜的呼叫控制指令。而這個指令,可以由第三方節點發出。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在GSM環境中的SCP/SSP即扮演了「第三方節點」的角色,由它分別發指令給中心交換的ORI邏輯實體和TER邏輯實體,以完成不同的業務邏輯。如下圖:

同樣的原理,反映在IMS環境中,我們便可以將上述Half call模式,對應在IMS環境的節點中,如下圖,2個Half Call在CSCF中通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呼叫。

當主被叫不在同一個AS和CSCF下的時候(呼叫如下圖所示),我們注意到,無論是主叫CSCF還是被叫CSCF,都只有一個邏輯實體(ORI或TER)在工作,也就是說,流經CSCF的,只是一個Half Call(即Originator Call和Terminator Call)。

上圖所示的呼叫場景中,如果我們考慮一個CSCF所要處理的SIP信令量,通常會以一個Half Call作參考,而這裡的一個Half Call表徵為一個典型的SIP Dialog,即以INVITE開始以BYE結束的SIP Dialog,若以CSCF內部的邏輯實體ORI/TER為參考點看,流經CSCF節點的INVITE消息和BYE消息各為2個(圖中未將BYE消息示出)。在這裡,之所以不考慮SIP會話中的其他消息,其原因有兩點:

  1. 其他消息如UPDATE、PRACK等並非在每種場景中都能出現,且對於其他SIP消息,AS並非必須;
  2. INVITE和BYE都屬於Request消息,符合邏輯上的Half Call定義。

因此,Half Call概念的引入, 使得呼叫控制能力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業務能力得到增強。同時,Half Call引起的節點內部處理機制的變化,對於我們評估設備的Capacity,也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