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安泉公開賽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地安泉公開賽
Indian Wells Open
2023年印地安泉公開賽
賽事資料
賽會BNP Paribas Open
巡迴賽ATP巡迴賽
WTA巡迴賽
贊助商法國巴黎銀行
創立1974年,​50年前​(1974
地點 美國
土桑(1974—75)
蘭喬米拉日 (1976–80)
拉金塔 (1981–86)
印地安泉(1987–現在)
場館印地安泉網球場
地面室外硬地球場
應屆冠軍 (2024)
男子單打西班牙 卡洛斯·艾卡拉茲
女子單打哈薩克斯坦 伊加·斯威雅蒂
男子雙打荷蘭 衛斯理·庫爾霍夫
克羅埃西亞 尼古拉·梅克蒂奇
女子雙打中華臺北 謝淑薇
比利時 愛麗絲·梅丹斯
ATP巡迴賽
級別ATP1000大師賽
(1990–)
大獎賽網球巡迴賽
(1977–89)
籤表96S / 48Q / 32D
獎金8,995,555美元 (2024)
WTA巡迴賽
級別WTA 1000
(since 2021)
WTA皇冠明珠賽
(2009–19)
WTA一級賽事
(1996–2008)
WTA二級賽事
(1990–95)
WTA三級賽事
(1989)
籤表96S / 48Q / 32D
獎金8,995,555美元 (2024)
印地安泉網球花園 Indian Wells Tennis Garden

印地安泉公開賽(英語:Indian Wells Open)或印地安泉大師賽(英語:Indian Wells Masters),由於法國巴黎銀行贊助而官方名稱為法國巴黎銀行公開賽BNP Paribas Open),是每年3月份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小城印地安泉舉辦的一項室外硬地職業網球賽事,於1987年開始舉辦。

這項賽事是一項男女合辦賽事,分別屬於ATP1000大師賽WTA1000巡迴賽,在每年的三月份舉辦,時長兩周。女子比賽通常在星期三開始,男子比賽則通常在星期四開始。決賽通常被安排在第二周的星期日。這項比賽中男子和女子單打會內賽各有96人參賽,前32個種子選手可以獲得第一輪輪空的待遇。

賽事的新業主甲骨文公司的創始人和CEO勞倫斯·埃里森,於2009年12月買下了法國巴黎銀行公開賽和印地安泉花園球場[1][2]

與隔週舉行的邁阿密公開賽, 因兩賽事位於美國陽光帶, 而合稱陽光雙冠。兩賽事難度極高,必須兩周中,在加州的乾燥沙漠和溼熱的邁阿密保持極佳手感,贏得冠軍。而至今僅有12位選手完成此成就。[3][4]

這項賽事是除了四大滿貫之外觀眾數量最多的賽事,能吸引超過370,000位觀眾。它有世界第二大的網球館。

位置與賽場[編輯]

印地安泉位於科切拉大峽谷棕櫚泉地區),洛杉磯市中心以東約125英里處。

比賽場地是印地安泉網球花園(建於2000年)。它擁有20塊網球場,包括一個16100個座位的主網球館,是世界第二大的為網球而建的體育館。

歷史[編輯]

由於該賽事經常更換冠名贊助商,故其賽事名稱也經常被更換:

男子賽事曾經被命名為
  • 美國航空網球賽 (The American Airlines Tennis Games) (1974–1978),
  • Congoleum精英賽 (The Congoleum Classic) (1979–1980, 1982–1984),
  • 柑曼怡ATP網球賽 (The Grand Marnier/ATP Tennis Games) (1981),
  • 百樂筆精英賽 (The Pilot Pen Classic) (1985–1987),
  • 新聞周刊冠軍杯 (The Newsweek Champions Cup) (1988–1999),
  • 網球大師賽系列印地安泉站 (The Tennis Masters Series Indian Wells) (2000–2001), 以及
  • 太平洋保險公開賽 (The Pacific Life Open) (2002–2008).
女子賽事曾經被命名為
  • 維吉尼亞菸草印地安泉賽 (The Virginia Slims of Indian Wells) (1989–1990),
  • 維吉尼亞菸草棕櫚泉賽 (The Virginia Slims of Palm Springs) (1991),
  • Matrix Essentials艾芙特杯 (The Matrix Essentials Evert Cup) (1992–1993),
  • 艾芙特杯 (The Evert Cup) (1994, 1999),
  • 國家農場保險艾芙特杯 (The State Farm Evert Cup) (1995–1998) 致敬克里斯·艾芙特,
  • 網球大師系列賽 (The Tennis Masters Series) (2000–2001), 以及
  • 太平洋保險公開賽 (The Pacific Life Open) (2002–2008).

原本女子賽事在男子賽事前一周舉辦。1996年,這項賽事完全合併了職業網球聯合會(ATP)和世界女子職業網球協會(WTA)的巡迴賽,成為極少數的男女合辦賽事。印地安泉公開賽已經成為了ATP和WTA巡迴賽中最大的賽事之一,有綽號為「西部大滿貫」(Grand Slam of the West)。

威廉絲姐妹抵制事件[編輯]

2001年至2014年,大威廉絲小威廉絲拒絕參加印地安泉公開賽,儘管她們將要受到經濟制裁和排名雙重嚴厲處罰。兩人原計劃參加2001年的準決賽,但維納斯因傷退出。由於當時有輿論傳出威廉絲姐妹的父親兼教練理察·威廉絲操縱兩姐妹的比賽,所以當塞雷娜出來參加決賽時,現場的觀眾大聲地向她發出噓聲,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觀眾的噓聲也斷斷續續出現,甚至為她的非受迫性失誤和發球雙誤大聲喝彩。[5] 雖然小威廉絲贏得了比賽,但隨後在頒獎典禮上再次遭到了噓聲。在接下來的易利信公開賽上,小威的父親理察·威廉絲聲稱他在看台上受到了種族歧視的侮辱。[6] 直到2015年,大威廉絲才參加了這項賽事,結束了她對這項賽事長達14年的抵制。[7][8]2016年,大威廉絲也結束了她的抵制行為。[9]2022年3月,日本球員大坂直美在比賽時遭遇到了現場球迷的辱罵,比賽結束後,大阪在啜泣聲中提及該球迷的行為讓她想起了「威廉絲姐妹的遭遇」。[10]

過往決賽[編輯]

男子單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2024 西班牙 卡洛斯·阿爾卡拉斯 丹尼爾·梅德韋傑夫 77-65,6-1
2023 西班牙 卡洛斯·艾卡拉茲 Main Page 丹尼爾·梅德韋傑夫 6-3, 6-2
2022 美國 泰勒·佛里茲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6-3, 7-65
2021 英國 卡梅倫·諾瑞 喬治亞 尼科洛茲·巴西拉什維利 3–6, 6–4, 6–1
2020 2019冠狀病毒病美國疫情取消
2019 奧地利 多米尼克·蒂姆 瑞士 費德勒 3–6, 6–3, 7–5
2018 阿根廷 胡安·馬丁·戴波特羅 瑞士 費德勒 6–4, 6–7(8–10), 7–6(7–2)
2017 瑞士 費德勒 (5) 瑞士 斯坦·瓦林卡 6–4, 7–5
2016 塞爾維亞 喬科維奇 (5) 加拿大 米洛斯·拉奧尼奇 6–2, 6–0
2015 塞爾維亞 喬科維奇 (4) 瑞士 費德勒 6–3, 6–7(5–7), 6–2
2014 塞爾維亞 喬科維奇 (3) 瑞士 費德勒 3–6, 6–3, 7–6(7–3)
2013 西班牙 納達爾 (3) 阿根廷 胡安·馬丁·戴波特羅 4–6, 6–3, 6–4
2012 瑞士 費德勒 (4) 美國 約翰·伊斯納 7–6(9–7), 6–3
2011 塞爾維亞 喬科維奇 (2) 西班牙 納達爾 4–6, 6–3, 6–2
2010 克羅埃西亞 伊凡·柳比西奇 美國 安迪·羅迪克 7–6(7–3), 7–6(7–5)
2009 西班牙 納達爾 (2) 英國 安迪·莫瑞 6–1, 6–2
2008 塞爾維亞 喬科維奇 美國 馬爾迪·費許 6–2, 5–7, 6–3
2007 西班牙 納達爾 塞爾維亞 喬科維奇 6–2, 7–5
2006 瑞士 費德勒 (3) 美國 詹姆斯·布雷克 7–5, 6–3, 6–0
2005 瑞士 費德勒 (2) 澳洲 萊頓·休威特 6–2, 6–4, 6–4
2004 瑞士 費德勒 英國 蒂姆·韓曼 6–3, 6–3
2003 澳洲 萊頓·休威特 (2) 巴西 古斯塔沃·庫爾登 6–1, 6–1
2002 澳洲 萊頓·休威特 英國 蒂姆·韓曼 6–1, 6–2
2001 美國 阿格西 美國 山普拉斯 7–6(7–5),7-5,6-1
2000 西班牙 亞歷克斯·科雷查 瑞典 托馬斯·恩奎斯特 6-4,6-4,6-3

女子單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2024 波蘭 伊加·斯威雅蒂 希臘 瑪麗亞·薩卡里 6-4, 6-0
2023 哈薩克斯坦 伊蓮娜·芮芭奇娜 阿麗娜·莎芭蓮卡 7–6(13–11), 6–4
2022 波蘭 伊加·斯威雅蒂 希臘 瑪麗亞·莎卡瑞 6-4, 6-1
2021 西班牙 寶拉·巴多薩 白俄羅斯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 7−6(7−5), 2−6, 7−6(7−2)
2020 2019冠狀病毒病美國疫情取消
2019 加拿大 比安卡·安德烈斯庫 德國 安潔莉克·克伯 6−4, 3−6, 6−4
2018 日本 大坂直美 俄羅斯 黛莉亞·卡薩金娜 6−3, 6−2
2017 俄羅斯 艾蓮娜·費絲蓮娜 俄羅斯 斯維特拉娜·庫茲涅佐娃 6−7(6−8), 7−5, 6−4
2016 白俄羅斯 阿扎倫卡 美國 小威廉絲 6–4, 6–4
2015 羅馬尼亞 瑪西莫娜·哈莉普 塞爾維亞 耶萊娜·揚科維奇 2–6, 7–5, 6–4
2014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波蘭 拉德旺絲卡 6–2, 6–1
2013 俄羅斯 莎拉波娃 丹麥 卡洛琳·瓦芝妮雅琪 6–2, 6–2
2012 白俄羅斯 阿扎倫卡 俄羅斯 莎拉波娃 6–2, 6–3
2011 丹麥 卡洛琳·瓦芝妮雅琪 法國 瑪麗昂·巴托莉 6–1, 2–6, 6–3
2010 塞爾維亞 耶萊娜·揚科維奇 丹麥 卡洛琳·瓦芝妮雅琪 6–2, 6–4
2009 俄羅斯 薇拉·芝芙娜瑞娃 塞爾維亞 安娜·伊凡諾維琪 7–6(7–5), 6–2

男子雙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2024 荷蘭 衛斯理·庫爾霍夫
克羅埃西亞 尼古拉·梅克蒂奇
西班牙馬塞爾·格拉諾勒斯
阿根廷 奧拉西奧·澤巴洛斯
77-62,77-64
2023 印度 羅翰·波柏納
澳洲 馬修·伊布登
荷蘭 衛斯理·庫爾霍夫
英國 尼爾·斯庫普斯基
6–3, 2–6, [10–8]
2022 美國 約翰·伊斯內爾
美國 傑克·索克
墨西哥 聖地牙哥·岡薩雷茲
法國 愛德華·羅歇-瓦瑟蘭
7-64, 6-3

女子雙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2024 中華臺北謝淑薇
比利時愛麗絲·梅爾滕斯
澳洲 斯托姆·亨特
 捷克 凱特琳娜·斯尼科娃
6-3, 6-4
2023 捷克 巴博拉·卡雷茨科娃
捷克 凱特琳娜·斯尼科娃
巴西 比阿特麗斯·哈達德·瑪雅
 德國 蘿拉·西格蒙德
6–1, 6–7(3–7), [10–7]
2022 中國 徐一幡
中國 楊釗煊
美國 阿西婭·穆罕默德
日本 柴原瑛菜
7-5, 7-64

外部連結[編輯]

  1. ^ Charlie Pasarell and Co. keep tennis' desert palace glittering.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4). 
  2. ^ BNP Paribas Open Announces Larry Ellison As New Owner.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3. ^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to Indian Wells. The Beverly Hills Courier. [March 1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1, 2013). 
  4. ^ Larry Ellison opens his wallet for Indian Wells event. USA Today. March 13, 2011 [March 1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5. ^ Williams booed after Indian Wells win. CNN.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8-24). 
  6. ^ Racism charges swirl as Williams sisters advance. CNN.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8). 
  7. ^ Williams, Serena. Serena Williams: I'm Returning to Indian Wells. Time. February 4, 2015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8. ^ Archived copy (PDF). [March 14, 20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March 15, 2015). 
  9. ^ Venus books return to Indian Wells. WTA. January 27, 2016 [January 30,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0). 
  10. ^ 網易. 大坂直美被辱骂当场气哭:像小威一样遭到种族歧视. www.163.com. 2022-03-13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