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其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其軺
出生1919年
 中華民國福建省閩清縣
逝世2010年10月13日(2010歲—10—13)(9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
效命中美混和大隊
服役年份1941-1949 中美混和大隊
部隊第五大隊
參與戰爭二次大戰
獲得勳章飛行優異十字勳章
航空獎章
單位集體榮譽勳章

吳其軺(1918年—2010年10月13日,軺:/yáo(ㄧㄠˊ)/ 粵語發音:jiu4(搖)),生於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十五都的一個鄉紳家庭。原名吳其瑤。中美混和大隊飛行員。曾擊落過5架日軍飛機,獲得17枚獎章。他是中華民國空軍第五大隊在中國大陸境內倖存者中最後去世的。[1]

人物生平[編輯]

早年生涯[編輯]

1918年,吳其軺出生在福州閩清縣十五都一個鄉紳家庭,是家裡的第十個孩子,兄弟排行第六。因父親重視教育而接受了高等教育。1936年,吳其軺在青島求學期間看到大街上的一則黃埔軍校筧橋中央航校招生的告示。他便寫信給父親,希望父親批准他投筆從戎,並不等父親回信就退學。之後考取了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第11期學習。[2]

軍中服役[編輯]

1941年畢業後,他被編入中國空軍第五大隊,駐守芷江機場,授銜少尉。抗戰勝利之後,由於參加了88次空中作戰,獲頒「飛行優異十字勳章」、「航空勳章」和「單位集體榮譽勳章」 。1944年,陳納德將軍視察時,看到吳其軺走路一瘸一拐,便來詢問,得知他三次受傷三次重返戰場,特批拆下一個C46飛機上的飛行員座椅送給他。[3]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侵華日軍派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前往芷江洽降。吳其軺奉命押解敵機。[4] 吳其軺擊落過5架日本戰鬥機和運輸飛機。他在飛行中曾三次被日軍飛機重創。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校大禮堂內舉行。吳其軺以美軍援華空軍第14航空隊第5大隊的分隊長的身份,率領他的全體隊員坐在會場的第一排,見證了日本簽字投降的歷史一刻。受降儀式約20分鐘。吳其軺說:「這20分鐘的精髓,貫穿我的一生,影響我的一生,升華了我的一生。」[4]晚年談及這一經歷,吳其軺仍舊興奮不已。1948年美國空軍招考留學人員,吳其軺被錄取前往接受訓練。

重返大陸[編輯]

1949年,他在台灣獲得中校軍階。後來父親託人從香港帶給他一封家書,希望他能回到大陸,一起建設中國。吳其軺偷偷搭乘西點軍校同學、時為美國空軍少校約翰的飛機抵達香港,後回到北京。之後,他在南苑機場當教官。復員轉業後,來到杭州工作。1951年4月11日,其父吳鑾仕在鎮反運動中被槍斃。1954年3月8日,吳其軺被遣送餘杭農場勞動改造整整20年。[5]但他的未婚妻裘秋瑾卻執意和他結婚。婚後育有二子。1974年,吳其軺重獲自由,卻找不到正式工作,儘管抗戰時腿部受重傷,但為了生計,他只好去手套廠當了一名拉貨的三輪車夫。[6]

平反冤屈[編輯]

1980年,吳其軺得以平反昭雪。由於在勞教期間對石頭有所研究,加之擅長英文,他被杭州大學地質系標本廠返聘。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他的事跡才廣為傳播。鳳凰衛視特地為他拍攝了紀錄片。[7]

功勳榮譽[編輯]

  • 飛行優異十字勳章
  • 航空獎章
  • 單位集體榮譽勳章

家庭親屬[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飞虎队老兵:49年遵父命起义 51年父亲被枪毙. [2012-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4). 
  2. ^ 立志报国 加入“飞虎队”抗日. [201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3). 
  3. ^ 飞虎队老兵——吴其轺. [201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4). 
  4. ^ 4.0 4.1 见证日军投降的空军英雄吴其轺. [201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1). 
  5. ^ 飞虎队老兵吴其轺的生死劫. [201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8). 
  6. ^ 徐尚禮. 悲慘最後飛虎隊員 英雄變車夫. 中時電子報. 2015-07-23 [2019-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3). 
  7. ^ 历史亲历者. [201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