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周煒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煒良
出生(1911-10-01)1911年10月1日
Shanghai, China
逝世1995年8月10日(1995歲—08—10)(83歲)
Baltimore, Maryland, U.S.

周煒良(1911年10月1日—1995年8月10日[1][2]),華裔數學家,集郵家。代數幾何研究領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3]。由他引入的周形式、周環及周坐標在圈內知名度很高[3][4][2][5]

周煒良20世紀30年代在德國學習,後回國在大學任職[1]。他之後因為家庭原因離開學界,去管理家族企業[1]。但因個人財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流失,他戰後重新回歸數學研究領域,並取得重要成就[1]。他是世界級的華人數學家之一[6],但他取得的榮譽不能充分匹配他的學術成就[2][7]

生平

[編輯]

1911年[3][1]10月1日[2],周煒良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富裕家庭[7],原籍安徽至德(今東至)。他的父親叫周美權(也就是周達[6])。周煒良在家中排行第3[6],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1924年,周煒良前往美國讀書。1929年,周煒良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經濟學。在芝加哥大讀書時,他看了荷蘭代數專家巴特爾·倫德特·范德瓦爾登寫的名著《代數學》(Algebra),並由此產生對數學的強烈興趣[7]。1931年,他獲得學士學位[3]。1932年10月,周煒良前往當時的世界數學中心德國哥廷根大學,但不巧趕上了哥廷根大學走向衰落的時期[7]。於是他又於1933年夏天入讀德國萊比錫大學,師從自己仰慕已久的范德瓦爾登研究代數幾何[3]。1934年,他在漢堡大學度假期間認識了後來的妻子瑪爾葛特·維克托(Margot Victor)[7],還隨數學家埃米爾·阿廷聽課[7]。1936年初,周煒良回到萊比錫,並獲得萊比錫大學數學博士學位[3],並在德國和維克托結婚[7]。數學家陳省身是他婚禮上邀請的唯一中國賓客[7]。同年回國後,他擔任南京中央大學數學系教授。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周煒良因家庭原因,不得已回到上海[3]。周的岳父也因德國的動亂和種族迫害而丟了工作,幾乎身無分文地回到上海[7]。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周煒良一直滯留於上海[3]

抗戰勝利後,周煒良經陳省身勸說,於1947年3月赴美[3]。同年,他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重返離開了10年的數學界。周煒良在普林斯頓向著名數學家所羅門·萊夫謝茨學習。在此期間裡,他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1]。他於1949年起執教於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3]1955年[來源請求]起,他擔任霍普金斯大學數學系主任,共11年。周煒良曾邀請日本數學家小平邦彥去那裡當一年客座副教授。[8]1952年,小平邦彥與周煒良證明出其上存在有兩個代數獨立亞純函數的Kähler曲面必為代數曲面[8]。1959年,他入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3屆(數理科學組)院士[9]

1977年,周煒良退休。1995年[1]8月10日,他在美國去世[2][3]

研究成果

[編輯]

這些以周煒良名字命名的數學名詞常見於各種代數幾何學的專著、教材及數學辭典。其中僅日本《岩波數學詞典》中就收錄達7個之多。[2]

個人生活

[編輯]

周煒良淡泊名利,不喜歡社交[2][7]。雖然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但是長期不參加會議活動[7]

他與父親周達都有集郵的愛好[7]

逸聞

[編輯]

周煒良曾經趙孟養的介紹,認識了中國數學家吳文俊[3]。周煒良在研究風格上曾給吳文俊提出過中肯的意見,指出吳的做法不好、殺雞不應用牛刀,這使吳對這一評價非常重視。[10]

評價

[編輯]
  • 華人數學家丘成桐:「他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代數幾何學中有許多成果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大部分著作將會永載史冊。」[1]
  • 美國數學家塞爾日·蘭:「I was born into algebraic geometry in the immediate postwar period. This period was mostly characterized by the work of Chevalley, Chow, Weil (starting with his Foundations and his books on correspondences and abelian varieties), and Zariski...」[11]
  • 美國數學家彼得·拉克斯把周煒良列為最重要的移居美國的數學家之一。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丘成桐. 【光明日报文章】丘成桐:数学与生活. 中國光明日報. 2013年8月5日 [2018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27日) (中文(中國大陸)).  參數|newspaper=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website=) (幫助)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陳省身; 王輝. 周炜良(1911—1995). 高等數學研究. 2001 [2018-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中文(中國大陸)).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issue=被忽略 (幫助)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胡作玄; 石赫. 吴文俊之路 (pdf).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叢書 電子版 (中國北京中關村). 2002年11月: 16 [2018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年8月27日) (中文(中國大陸)). 
  4. ^ 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成果集锦(2). 中國教育在線; 新浪網新聞中心 (轉載網站): 2. 2007年8月18日 [2018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21日) (中文(中國大陸)). 
  5. ^ 5.0 5.1 5.2 閻晨光; 鄧明立. 克劳德·谢瓦莱:布尔巴基巨匠、数学结构代言人.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6年8月23日 [2018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22日) (中文(中國大陸)).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6. ^ 6.0 6.1 6.2 丘成桐. 盧小兵 , 編. 丘成桐: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前后中日数学人才培养之比较. 科學時報: "A3 觀察」版面. 2010年2月3日 [2018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22日) (中文(中國大陸)).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張奠宙 2003
  8. ^ 8.0 8.1 顏一清. 游里工夫独造微:小平邦彦. 數學傳播. 2001 [2018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22日) (中文(中國大陸)).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volume=被忽略 (幫助); |issue=被忽略 (幫助)
  9. ^ 周煒良 逝世院士一覽表. 台灣中央研究院.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2) (中文(臺灣)). 
  10. ^ 林開亮. 读吴文俊口述自传——《走自己的路》,缅怀数学大师 (PDF).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2. 2017年5月8日 [2018年8月27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年8月27日) (中文(中國大陸)). 
  11. ^ Stephen Wilson (Organizer); S. S. Chern; Shreeram S. Abhyankar英語Shreeram S. Abhyankar; Serge Lang; Jun-ichi Igusa. Wei-Liang Chow (pdf). Notices Of The AMS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96年10月: 1117–1124 [2018-08-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05) (英語).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