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英語: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縮寫:ICAP)是2007年成立的國際合作論壇,由超過15名政府代表共同發起,匯集了已經實施或計劃實施排放交易體系(ETS) 的各州和次國家司法管轄區。時任加州州長阿諾·施瓦辛格在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成立儀式上表示:

「這種前所未有的夥伴關係將為清潔技術投資和經濟增長提供更多激勵,同時不會讓污染者擺脫困境。這將有助於我們重建星球健康。」 [1]

葡萄牙總理若澤·蘇格拉底進一步補充說,啟動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是為了加入世界各地的碳市場,從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2]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包括來自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西方氣候倡議(WCI)、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澳大利亞紐西蘭挪威東京都政府的成員。日本烏克蘭作為觀察員。 [3]成員轄區分享最佳實踐並討論排放權交易設計要素,以期建立一個運作良好的全球碳市場。 [4]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工作背後的基本原理是,將碳限額和貿易體系聯繫起來將帶來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5] [6]

組織結構[編輯]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是致力於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的政府和公共機構的開放論壇。 全體會議和指導委員會作為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的主要機構。日常工作由位於德國柏林的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秘書處在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聯合主席的指導下提供支持。 [7]

目標[編輯]

  • 分享最佳實踐並互相學習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經驗
  • 幫助政策制定者認識到排放權交易設計兼容性問題以及早期建立排放權交易的機會
  • 促進未來可能的交易程序連結
  • 強調總量控制與交易作為有效氣候政策應對措施的關鍵作用
  • 建立並加強政府間的夥伴關係。 [8]

活動[編輯]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的工作重點關注三大支柱:技術對話、排放權交易創用CC和能力建設活動。

技術對話[編輯]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技術對話中討論的相關主題包括連結排放權交易、分配方法、 MRV碳補償碳洩漏等。該工作流程下的活動將來自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管轄區的代表與國際和當地專家聚集在一起,分享他們在技術問題上的專業知識,並討論促進全球碳市場發展的措施。 [9]

排放權交易創用CC[編輯]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作為創用CC中心,傳播有關現有和計劃中的排放權交易的知識,以及排放權交易的一般優勢和設計方面的知識。為了滿足全球對可靠、詳細的排放交易信息日益增長的需求,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開發了交互式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排放權交易地圖,該地圖提供了現有排放權交易的最新情況。 [10]此外,「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現狀報告:全球排放交易」 [11]提供了所有現有和計劃中的 排放權交的情況說明書,並包含信息圖表,以便輕鬆比較系統。政策制定者和碳市場專家還分享了他們對建立和運行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關鍵里程碑的見解。此外,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還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舉辦研討會和會外活動。 [12]

能力建設[編輯]

自2009年以來,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還積極參與新興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能力建設,為新興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參與者培訓有關設計和實施碳限額和交易體系的技術問題。截至2015年2月,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校友社區包括了來自39個國家的317名課程參與者。 [13]

現有成員[編輯]

截至2023年10月,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擁有34名正式會員和7名觀察員。 [14]

歐洲[編輯]

丹麥歐盟執委會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瑞士瑞典

北美[編輯]

• 區域溫室氣體倡議成員(RGG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緬因州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紐約州佛蒙特州

•西部氣候倡議成員 (WCI)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加利福尼亞州馬尼托巴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

• 其他北美司法管轄區

亞利桑那州新澤西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新斯科舍省

亞太地區[編輯]

澳大利亞紐西蘭東京都

觀察員[編輯]

加拿大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烏克蘭墨西哥新加坡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現狀報告[編輯]

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的年度報告《全球排放交易:現狀報告》 [15]強調了排放交易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該報告展示了排放交易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其中 17 個系統在地理範圍、經濟狀況和能源結構方面差異很大的司法管轄區運行。

參考文獻[編輯]

  1. ^ Governor Schwarzenegger Issues Statement on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State of California. [2013-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7). 
  2. ^ Data. icapcarbonaction.com. 10 July 2023 [2023-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5). 
  3.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Icapcarbonaction.com. [2013-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4.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 Political Declaration. [2015-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5. ^ Strategies (PDF). climatestrategies.org. [2023-10-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1-15). 
  6. ^ Research (PDF). mcc-berlin.net. [2023-10-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25). 
  7. ^ Frerk, Michel.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2023-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3). 
  8.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Icapcarbonaction.com. [2014-12-17]. [永久失效連結]
  9. ^ Orschulik, Franz.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2015-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10.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2023-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3). 
  11.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2015-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5). 
  12.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 UNFCCC Side Events. [2015-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13.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2015-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7). 
  14. ^ Members. ICAP. [2023-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4). 
  15. ^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28 February 2018 [2023-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