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基蘭·克勞斯·帕特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蘭·克勞斯·帕特爾
出生1971年10月3日 編輯維基數據 (52歲)
Villingen 編輯維基數據
學位博士 編輯維基數據
就讀學校
職業現代史學家、大學教師 編輯維基數據
僱主

基蘭·克勞斯·帕特爾(英語:Kiran Klaus Patel,1971年10月1日)是德國當代歷史學者,研究重點為歐洲歷史。他目前擔任慕尼黑大學的歐洲史講席教授,是慕尼黑大學歐洲項目中心的創始主任,[1] 該中心專注於跨學科研究歐洲自1918年以來的歷史。

帕特爾於1991年完成了在德國多瑙埃辛根(Donaueschingen)的弗斯滕貝格中學(Fürstenberg-Gymnasium)的高中學業。隨後,他在弗萊堡大學(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和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攻讀歷史學位,時間跨度從1992年到1997年。在1999年,他曾在德國歷史研究所(Deutsches Historisches Institut)進行了為期數月的研究項目。

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的指導下,他於2001年獲得了博士學位。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說:"帕特爾本人既是歐洲懷疑論者,也是歐盟的堅定支持者("歐盟可能會動搖,但不會沉淪"),受其導師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的影響很大。"[2]

2002年,帕特爾在柏林洪堡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直至2007年,2006/2007年在哈佛大學歐洲研究中心擔任「約翰·甘迺迪研究員」。從2007年到2011年,他在佛羅倫斯歐洲大學研究所(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歷史系和羅伯特·舒曼高級研究中心(Robert Schuman 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擔任歐洲歷史和跨大西洋關係教授。

從2011年到2019年,帕特爾擔任荷蘭馬斯垂克大學(University of Maastricht)的歐洲和全球歷史教授,併兼任歷史系主任,研究重點是歐洲歷史。[3]

自2019年冬季學期起,他擔任慕尼黑大學(LMU)19世紀和20世紀歐洲史教授。[4]

帕特爾的主要作品包括《勞工士兵: 納粹德國和美國新政的勞工服務,1933-1945年》等[5]。2009年,他的著作《迫不得已的歐洲化:歐洲經濟共同體農業整合中的聯邦德國,1955-1975年》被南德意志報讚譽為「歐洲一體化史學的里程碑」(Ein Meilenstein der Geschichtsschreibung über die europäische Integration)。[6]2018年,他出版了《歐洲項目:一部批判性歷史》一書,南德意志報評論這本書"引領了學界重新審視歐洲歷史和一體化進程"。[7][8]除此之外,他還關注歐盟在全球的角色,法蘭克福匯報曾經引用他的觀點:"中國並不是因為歐盟的道德價值觀,而是因為歐盟的單一市場,才將其視為認真的談判夥伴。"[9]

榮譽和成就[編輯]

在2013年,現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任命帕特爾為歷史學家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委員會的使命是提供歷史方面的專業意見,以支持歐盟決策制定和政策制定過程中的決策。[10] 他還擔任德國歷史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慕尼黑現代史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歐洲共同體教授現代歷史聯絡組織主席,巴伐利亞科學院歷史委員會的成員。[11]也是德國前總理維利·勃蘭特基金會國際顧問委員會的一員,為該基金會的國際活動和項目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支持。[11]

2023年被任命為歐洲研究理事會(ERC)Advanced Grant Panels 社科和人類學 「The Study of the Human Past」 評審專家小組主席,負責領導評審該領域資助項目,審查和評估提交的高級資助項目提案,以確定哪些項目應該獲得資助,支持開展創新和高風險的研究項目。[12]

參考資料[編輯]

  1. ^ Project House Europe - LMU Munich (uni-muenchen.de)
  2. ^ RENÉ SCHLOTT. Die Karawane zieht Kreise. Kontinuität und Wandel der Euroskepsis: Ein Heft der Zeitschrift „Mittelweg 36“.. 2022-09-08 [08-09-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1) (德語). 
  3. ^ Prof Dr Kiran Klaus Patel. [202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2). 
  4. ^ Prof. Dr. Kiran Klaus Patel - Neueste Geschichte und Zeitgeschichte - LMU München (uni-muenchen.de)
  5. ^ Patel, Kiran. Soldiers of Labor. Labor Service in Nazi Germany and New Deal America, 1933–194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1139052399. 
  6. ^ Werner Bührer. Doch kein Kuhhandel. Süddeutsche Zeitung. Samstag, 2010-01-30 (德語). 
  7. ^ Patel, Kiran. Europäisierung wider Willen.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in der Agrarintegration der EWG, 1955–1975. München: Oldenbourg. 2009. ISBN 978-3-486-59146-0. 
  8. ^ Bernd Greiner. Da ist sogar noch Luft nach oben. Süddeutsche Zeitung. 2019-05-12 [ISO 202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1) (德語). 
  9. ^ Marcus Theurer. Europas vergessene Errungenschaft.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2022-12-18 [202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1). 
  10. ^ Von der Leyen beruft unabhängige Historikerkommission (Memento vom 15. Juni 2013 im Internet Archive). Pressemitteilung des Bundesministeriums für Arbeit und Soziales. 10.04.2013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11. ^ 11.0 11.1 Kiran Klaus Patel.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12. ^ Panel Chairs of the ERC Peer Review Panels ERC Advanced Grant Panels 2023 (PDF). [09-11-20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1-10) –透過歐盟執委會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