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
羅馬國王
統治前578年-前534年
前任盧修斯·塔克文·布里斯庫
繼任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
母親奧克里西亞英語Ocrisia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英語:Servius Tullius,?—前534年)是傳說羅馬王政時代的第六位國王,也是其伊特魯里亞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伊達拉里亞人。他的統治時間為公元前578年至前535年。

羅馬和希臘的歷史資料描述他出身卑微,後來與羅馬第一位伊特魯里亞國王盧基烏斯·塔奎尼烏斯·布里斯庫斯之女結婚,而塔奎尼烏斯在公元前578年被暗殺。

他即位的憲法基礎不明確。有的資料稱他是第一位未經過元老院選舉而登基的羅馬國王,依靠民眾和王室的支持獲得王位;而另一些資料則稱他是首位僅由元老院選舉的國王,獲得在位女王的支持,但沒有進行民眾投票。

多種傳統將塞爾維烏斯的父親描述為神祇。李維記載,塞爾維烏斯的母親是一位被羅馬人俘獲的拉丁公主,淪為奴隸;她的孩子在頭上出現火環後被選為羅馬的未來國王。皇帝克勞狄烏斯(前10年—54年)對這種出身表示懷疑,認為他原本是一名名叫馬斯塔爾納(Mastarna)的伊特魯里亞僱傭軍,為凱留斯·維比納(Caelius Vibenna)戰鬥。

塞爾維烏斯是一位受歡迎的國王,也是羅馬最重要的恩人之一。他在對維愛人和伊特魯里亞人的軍事戰鬥中取得成功,擴展了城市的範圍,涵蓋了奎里納萊山維米那勒山埃斯奎利諾山。他通常被認為創建了「大路節」(Compitalia,古羅馬人紀念守護神的節日,主要在大路上舉行公共參會)、建造了福爾圖娜狄阿娜的神廟,並被認為是羅馬第一種真正貨幣的發明者,儘管這一點不太可信。

在他統治時期,塞爾維烏斯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擴大了羅馬的公民權,運用新的地域格局取代傳統的血緣部落。通過財產的多少,他將公民劃分為五個不同等級,改善了羅馬最低階層公民和非公民的生活和命運,並創立森都利亞大會等新的措施,使古羅馬逐漸向國家體制過渡。

根據李維的記載,他統治了44年,直到公元前534年被女兒圖利亞(Tullia Minor)和女婿盧基烏斯·塔奎尼烏斯·蘇培布斯謀殺[1]。塔爾奎尼烏斯由於這起「悲慘的罪行」和他作為國王的傲慢自大最終被罷黜。這為廢除羅馬君主制羅馬共和國的建立鋪平了道路,塞爾維烏斯的改革為共和國的基礎奠定了基礎。

塞爾維烏斯改革

[編輯]

塞爾維烏斯實施的大多數改革旨在將投票權擴展到特定群體,尤其是羅馬的普通市民(在共和國時期稱為平民),以及以前因出身、地位或民族被剝奪投票權的小地主。這些改革同時定義了所有羅馬公民的財政和軍事義務。總體來看,所謂的塞爾維烏斯改革可能代表了一項漫長而複雜的民眾政策和改革過程,這一過程從塞爾維烏斯的前任安古斯·馬奇烏斯塔奎尼烏斯·布里斯庫斯延續到他的繼任者塔奎尼烏斯·蘇培布斯,並延續至中期和晚期共和國。羅馬的軍事與領土擴張以及隨之而來的人口變化,使得對公民權的監管與改革成為持續的必要,而將這些改革完全歸功於塞爾維烏斯「並不能簡單地理解」。

鄉會議改革與人口普查

[編輯]

在塞爾維烏斯的改革之前,法律的通過和裁決由鄉會議(comitia curiata)負責,該會議由三十個鄉組成;羅馬的史料描述了三個貴族部落或宗族各有十個鄉,每個鄉大致位於羅馬的中心山丘,聲稱因其出身於羅馬創始家族而擁有貴族地位。這些部落大約由200個氏族(gentes)組成,每個氏族向元老院提供一名元老(「長者」)。元老院向國王提供建議,以國王的名義制定法律,並被視為代表整個羅馬人民(populus Romanus);但它只能進行辯論與討論,除非得到鄉會議的批准,其決定並沒有強制力。在塞爾維烏斯時代,如果不是更早,鄉會議的部落只是少數群體,統治著沒有有效聲音的多數人。

羅馬數量眾多的普通市民在鄉會議中只能以有限的方式參與,或許可以對決策發表意見,但只有鄉會議有投票權。因此,少數人控制著多數人的權力。羅馬的傳統認為,塞爾維烏斯成立了一個平民鄉會議,以取代鄉會議作為羅馬的主要立法機構。這一變化需要他首次實施羅馬的人口普查,使塞爾維烏斯成為第一位羅馬監察官。為進行人口普查,公民按照部落在軍事操場(Campus Martius)登記他們的社會等級、家庭、財產和收入。這一措施確定了個人的稅務義務、在需要時服兵役的能力以及他們所屬的特定投票集團。

人口普查的實施和鄉會議的成立被推測為塞爾維烏斯削弱羅馬貴族的民事和軍事權力,尋求新獲得公民支持的嘗試;必要時,甚至是動用武力。鄉會議在王政和共和國時期繼續運作,但塞爾維烏斯的改革將其權力降至一個主要象徵性的「上議院」,其貴族成員被期望僅僅批准鄉會議的決定。

階級

[編輯]

人口普查將羅馬男性公民按地位、財富和年齡分為不同的階級。每個階級被進一步細分為稱為「百人組」(centuriae)的組,名義上為100人(拉丁文centum = 100),但實際上人數各異,進一步劃分為seniores(46至60歲,適合擔任「後備軍」或城市警察)和iuniores(17至45歲,必要時擔任前線部隊)。成年男性公民在被召喚時有義務根據其能力服軍事役,通常按古代的評估標準進行評估。因此,公民的財富和階級會決定他們在民事等級中的位置,以及在軍事中的地位;儘管該系統表面上具有軍事特徵,並可能起源於公民武裝的集合,但其主要目的在於確定個人公民的投票資格和納稅能力,以及他們投票的權重——戰爭偶爾發生,但徵稅則是持續的必要性,而鄉會議在和平或戰爭時期隨時可以召開。儘管每個百人組都有投票權,但最富有的公民擁有最多的百人組,並最先投票。其他人則僅在僵局或猶豫時被召集,最低階級幾乎不可能投票。

羅馬軍隊的百人組制度及其戰鬥順序被認為是基於人口普查所建立的民事分類。軍事選拔過程從民事百人組中挑選男性,並將其轉入軍事百人組。他們的功能取決於他們的年齡、經驗和能夠負擔的裝備。最富有的juniores(17至45歲)被裝備為重步兵,佩戴頭盔、護脛、胸甲、盾牌和長矛。方陣中的每條戰線由同一階級組成。軍隊中的專業人員,如號手,通常從第五階級中選出。直到早期共和國,最高軍官通常為貴族出身,而第一位平民軍團長則由平民從自身中選舉產生。康奈爾認為,這種百人組制度使騎士階層(「主要由貴族組成」)在第一階級步兵之後投票,因而在相對低地位的步兵之下變得從屬。

部落與邊界擴展

[編輯]

塞爾維烏斯的改革增加了部落數量並擴展了城市,城市被新的城牆、護城河和圍牆保護。圍起來的區域被劃分為四個行政區域(regiones),即Suburana、Esquilana、Collina和Palatina。傳說塞爾維烏斯自己在埃斯奎林山上建造了一座新居。城牆外的情況不清楚,但此後,羅馬投票部落的成員資格將取決於居住地,而非血緣、出身和繼承。這將使大量城市和鄉村的平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其中相當一部分可能被分配到第一階級的百人組,因此更有可能投票。羅馬城的「區劃」分法一直沿用到公元前7年,當時奧古斯都將城市劃分為14個新區域。在現代羅馬,殘存的古老城牆的一部分被歸功於塞爾維烏斯,剩餘部分據說在公元前390/387年被高盧人洗劫後重建。

經濟

[編輯]

一些羅馬歷史學家認為,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負責羅馬最早的真正鑄幣,取代了以前不便的原料貨幣。儘管這不太可能,他可能引入了對原始貨幣的官方鑄印。此時,貨幣在羅馬經濟中幾乎沒有作用,經濟幾乎完全是農業型的。然而,債務和債務奴役可能普遍存在。這些債務的形式與現金債務人的形式相差甚遠,現金債務人必須向放貸者支付利息,而富裕的土地所有者會向承租人、客戶和小農提供種子、食品或其他必需品的「預付款」,以換取勞動服務或大部分的作物收益。這些「貸款」的條件迫使違約者將自己或其依賴者賣給債權人;或者,如果是小農,則放棄他們的農場。因此,富裕的貴族土地擁有者幾乎以極少的支出獲取了額外的農場和勞動力。狄俄尼修斯稱塞爾維烏斯用「自己的錢」償還這些債務,並禁止自願和強制性債務奴役。然而,這些做法在共和國時代仍然普遍存在。利維形容塞爾維烏斯和其他人向貧困無地公民分配土地補貼,是為了獲得政治支持。

宗教

[編輯]

塞爾維烏斯被認為是在阿文提諾山上建造黛安娜神廟,以標誌所謂拉丁聯盟的成立;他的奴隸出身神話、民眾傾向以及對維基的重新組織似乎證明了羅馬人相信他創立或改革了「Compitalia」節日(慶祝看護每個地方社區的拉雷斯),或者首次允許非公民和奴隸參加和服務於這些節日。他的個人聲望和成就可能使他與福爾圖娜的神廟和聖所相聯繫;一些資料顯示,兩者在塞爾維烏斯生前通過某種形式的「神聖婚姻」相互關聯。普盧塔克明確指出,王宮的窗戶門(Porta Fenestella)是塔納基爾宣布塞爾維烏斯攝政於人民的窗戶;福爾圖娜女神被認為也是通過同一扇窗戶成為塞爾維烏斯的配偶。

參考資料

[編輯]
  1. ^ Adkins,Lesley Adkins,Roy A.(1998).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ISBN 9780195123326.

擴展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前任:
盧修斯·塔克文·布里斯庫
羅馬國王
前578年–前534年
繼任:
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