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戰鬥能力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失去戰鬥能力者(法語:Hors de combat直譯:失去戰鬥力的[1][ɔʁ də kɔ̃ba])或譯作退出戰鬥者失去戰鬥力的人[2][3],是戰爭法中的一個法語術語。用於指在戰爭期間無法履行戰鬥職責的人。其例子有從被擊毀的飛機上跳傘的人英語Attacks on parachutists,沉船倖存者,因傷病無法戰鬥者,被拘留者等等不再參與敵對行為的人。

根據1949年《日內瓦公約》,敵方戰鬥員英語Enemy combatant失去戰鬥能力後,即轉為非戰鬥員英語Non-combatant,並將因此自動獲得被保護人員英語Protected persons地位,但其之後的待遇可能視其身份有所區別:對合法戰鬥員,他們將獲得戰俘地位,並且不能僅因為參與敵對行動而被檢控;而對於非法戰鬥員英語Unlawful combatant(例如僱傭兵,未著己方制服且不是被占領土居民的間諜),他們不獲得戰俘地位和對應的特權。此類人員可以被檢控,定罪並可能因其所犯罪行受到死刑在內的處罰。

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英語Protocol I》對失去戰鬥能力者規定如下[4][5]

下列的人是失去戰鬥力的人:
(一)在敵方權力下的人;
(二)明示投降意圖的人;或
(三)因傷或病而失去知覺,或發生其它無能力的情形,因而不能自衛的人;
但在上述任何情形下,均須不從事任何敵對行為,並不企圖脫逃。

參考[編輯]

  1. ^ 胡志勇 (編). hors. 英汉社会科学大词典. 北京: 科學出版社: 789. 2011. 
  2. ^ Hors de combat [拉]失去戰鬥能力者/退出戰鬥者.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4-02-15]. 
  3. ^ 李浩培; 王貴國 (編). 失去战斗力的人. 中华法学大辞典 國際法學卷. 北京: 中國檢察出版社: 517. 1996. 
  4. ^ Protocol Additional to the Geneva Conventions of 12 August 1949, and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Victims of 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s (Protocol I), 8 June 1977, Part III : Methods and means of warfare – Combatant and prisoner-of-war status #Section I – Methods and means of warfare, Article 41 – Safeguard of an enemy hors de combat, Paragraph 2.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2009-11-23]. 
  5. ^ 第一附加议定书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www.icrc.org. 1977-06-08 [2024-01-18]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