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實證經濟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實證經濟學經濟學的一種方法論,用於描述,解釋和預測經濟中的事實、情況和關係,又稱為描述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中按研究內容和分析方法與規範經濟學相對應的一個分支。是經濟學的一種重要運用方式。


從原則上說,實證經濟學是獨立於任何特殊的倫理觀念的,不涉及價值判斷,旨在回答「是什麼」、「能不能做到」之類的實證問題。它的任務是提供一種一般化的理論體系,用來對有關環境變化對人類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做出正確的預測。對這種理論的解釋力,可以通過它所取得的預測與實際情況相對照的精確度、一致性等指標來加以考察。如,現在的失業率是多少?較高水平的失業率如何影響通貨膨脹?汽油稅又會怎樣影響汽油的消費量?等等,這些問題只有通過訴諸節實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可能比較容易。也可能很難,但是它們都屬於實證經濟學的範圍。

實證經濟學還剩下兩個問題存在著重大分歧:即貨幣的作用和通貨膨脹理論。這些有分歧的問題亦是現代經濟中最顯眼的政策問題。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