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克科斯號列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克科斯號
概述
類型全歐快車(1979–1980)
城際列車(1985–1998)
狀態停運
營運地區 德國
開行日期1979年5月28日 (1979-05-28)
停運日期1998年5月23日 (1998-05-23)
前營運商德國聯邦鐵路/德國鐵路
營運模式平日開行
技術
軌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電氣化15千伏16⅔赫茲交流電

巴克科斯號拉丁語Bacchus)是曾經運行於德國西部城市多特蒙德至該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間一班長途列車所使用的名稱,由德國聯邦鐵路(1994年後為德國鐵路)在1979年至1998年間開行。其命名源自羅馬神話中的酒神巴克科斯,並藉此隱喻列車主要在以啤酒釀造而著稱的兩座城市多特蒙德及慕尼黑間運行[註 1]。列車自開行以來曾先後被納入全歐快車城際列車等類別,直至1998年停運。

歷史[編輯]

自1971年起,德國聯邦鐵路開始仿造全歐快車TEE)的標準,在德國本土的客運網絡中開行全一等車廂等級德語Wagenklasse城際列車IC)。但其服務班次比每日一班的全歐快車更為頻密,達到每小時或每兩小時開行一班。在整個1970年代,德國聯邦鐵路還構思在這些城際列車中加載二等車廂,並已在部分線路中進行測試,從而形成了「IC79項目」(IC79 Project[註 2]

IC79項目自1979年9月28日起實施,共涉及7班在德國本土運營的列車服務,當中包括維持全一等車廂編組、在多特蒙德慕尼黑間新開行的巴克科斯號。它被歸類為全歐快車,以使其能從搭載兩艙車廂等級的城際列車類別中區分開來[註 3]。全歐快車巴克科斯號採用德國鐵路103型電力機車擔當牽引任務,客車車廂則使用自1964年起生產的萊茵之金型車廂(Rheingold-Wagen)的改良版本。

15次 停靠站 14次
里程 時刻 時刻 里程
0 德國 多特蒙德 745
34 德國 埃森 711
54 德國 杜伊斯堡 691
77 德國 杜塞道夫 668
117 德國 科隆 628
151 德國 波恩 594
210 德國 科布倫茨 535
302 德國 美因茨 443
335 德國 達姆斯塔特 410
391 德國 海德堡 354
503 德國 斯圖加特 242
597 德國 烏爾姆 148
683 德國 奧格斯堡 62
745 德國 慕尼黑 0

全歐快車巴克科斯號在開行僅一年後便被撤銷。由於它只在平日(周一至周五)運行,因此巴克科斯號也創造了全歐快車有史以來的最短壽命紀錄,僅在線運營254天[註 1]

1985年6月2日,巴克科斯號又以城際列車類別在原有的線路中重開,並持續至1991年6月1日。第三代巴克科斯號則是自1994年9月25日起在斯圖加特明斯特間開行,並在1998年5月23日最終停運[註 4]

腳註[編輯]

  1. ^ 1.0 1.1 Hajt 2001,第91頁.
  2. ^ Goette 2008,第130頁.
  3. ^ Mertens & Malaspina 2007,第380頁.
  4. ^ Mertens & Malaspina 2007,第381頁.

參考資料[編輯]

  1. (德文)Goette, Peter, TEE Züge in Deutschland, Freiburg: EK Verlag, 2008, ISBN 978-3-88255-698-8, TEEDE 
  2. (德文)Hajt, Jörg, Das grosse TEE-Buch, Bonn/Königswinter: Heel, 2001, ISBN 3-89365-948-X, Hajt 
  3. (法文)Mertens, Maurice; Malaspina, Jean-Pierre, La Légende des Trans Europ Express, Vannes: LR Presse, 2007, ISBN 978-29-036514-5-9, TEE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