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氏掌突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氏掌突蟾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角蟾科 Megophryidae
屬: 掌突蟾屬 Leptobrachella
種:
張氏掌突蟾 L. zhangyapingi
二名法
Leptobrachella zhangyapingi
(Jiang, Yan, Suwannapoom, Chomdej & Che, 2013)

張氏掌突蟾(學名:Leptobrachella zhangyapingi),一種於泰國北部清邁府堆沙革縣發現的兩棲動物,隸屬於角蟾科掌突蟾屬種加詞取自中國科學家、國際兩棲爬行類DNA條形碼數據Cold Code計劃的發起者張亞平的名字,以感謝其對東南亞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的長期支持和鼓勵。[1]

形態特徵[編輯]

張氏掌突蟾體型較大,雄蟾體長45.8~52.5毫米。身體背部呈黃棕色,具深棕色斑塊和紅棕色大疣粒;四肢背面具有深棕色橫紋;身體腹面為白色,四肢腹面為粉灰色;虹膜上半部分為金色,下半部分為灰色。[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Ke Jiang; Fang Yan; Chatmongkon Suwannapoom; Siriwadee Chomdej; Jing Che.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Leptolalax (Anura: Megophryidae) from Northern Thailand (PDF).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2013, 4 (2): 100–108 [2022-01-25]. doi:10.3724/SP.J.1245.2013.0010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