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惟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惟吉(?—?),字佑之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北宋宦官

生平[編輯]

初任入內黃門,轉任殿頭、承制、西頭供奉官。監管在京榷貨務。領內東門司,為修奉章獻皇后章懿皇后二陵承受。內侍領內東門,再任勾當御藥院、高陽關路走馬承受公事。康定年間,擔任趙元昊官告使,還朝說明元昊驕僭,一定反叛,請朝廷做好邊關守備。元昊攻打延州,退兵後,夏竦韓琦計劃從鄜延路深入,乘虛攻打夏軍,張惟吉認為當持重伺變。領皇城司,轉任內侍省押班、群牧都監,精簡陝西冗兵。為入內都知。慶曆八年(1048年)澶州商胡等地黃河決口時,張惟吉為澶州修河都鈐轄。轉運使施昌言請立即堵塞,張惟吉以為民困財乏,治河工程應稍待。轉任如京使、果州團練使,復領皇城司。張貴妃死後,宋仁宗將在皇儀殿治喪,宦官們以為可行,只有張惟吉說應該次日為宰相。宰相不能執議,他深以為非。卒後贈保順軍節度使諡號忠安。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67》,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