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匈牙利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國-匈牙利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德國

匈牙利

德國匈牙利都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同屬於歐洲聯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洲理事會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德國在布達佩斯設有使館。匈牙利在柏林設有使館,在杜塞道夫慕尼黑設有兩座領事館,還在九座城市設有九個名譽領事館(不萊梅哈芬埃爾福特漢堡紐倫堡什未林德勒斯登埃森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斯圖加特[1]。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匈牙利共和國於1992年2月6日達成了「歐洲友好合作夥伴」協定,該協定是今日兩國雙邊關係的主要奠基石之一[2][3]

安格拉·默克爾奧班·維克多

匈牙利於1989年9月對來自東德的難民開放了本國與奧地利之間的國境線,為兩德統一東歐劇變做出了特殊貢獻,此舉對將來的匈德雙邊關係具有里程碑意義[2]。1989年9月10日夜,匈牙利電視台播報稱匈牙利政府已決定在11日午夜時分開放邊境。三周前,匈牙利城市肖普朗附近的奧匈邊境地區發生泛歐野餐和平示威;約660名東德公民抓住機會穿越了鐵幕。1989年8月25日,匈牙利總理內梅特·米克洛什以及外交部長霍恩·久洛秘密拜訪了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德國外交部部長漢斯-迪特里希·根舍[4][5]

歷史[編輯]

伊什特萬一世巴伐利亞的吉賽爾英語Gisela of Hungary(匈牙利塞格德

巴伐利亞公爵阿努爾夫一世直到在899年逝世之前都一直與匈牙利人保持著聯盟關係[6][7]。不過匈牙利人征服喀爾巴阡盆地後,即沒有停在摩拉瓦河,也沒有在潘諾尼亞的西部邊境止步,而是長驅直入,深入巴伐利亞領土,最遠抵達了恩斯河[8]。907年7月4日的普雷斯堡戰役英語Battle of Pressburg[9],有一支巴伐利亞軍隊被匈牙利人所擊敗。奧托一世第二次萊希菲爾德之戰中與匈牙利人對壘,最終贏得了決定性勝利。此戰失利後,馬扎爾人的西侵行動已基本終結[10][9]

匈牙利蓋薩大公害怕匈牙利遭到滅頂之災,便向奧托二世保證,匈牙利人將不再繼續進攻,並要求他派遣傳教士[10]。奧托二世同意了,975年,蓋薩與一些男性親屬受洗進入羅馬天主教會。蓋薩利用日耳曼騎士以及自己作為最大的匈牙利部落的族長地位恢復了對其他部落的支配權力。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的妹妹巴伐利亞的吉賽爾英語Gisela of Hungary於996年與蓋薩大公之子伊什特萬一世成婚[10],匈牙利與西方的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10]一戰爆發前夕,一位慕尼黑考古學家在尼登堡(Niedernburg)女修道院發現了巴伐利亞的吉賽爾的墳墓——從此,這裡成為了匈牙利信徒們的朝聖地。[10][11]

11和12世紀,薩克森人攻占並殖民特蘭西瓦尼亞,當地人口除了塞凱伊人之外都臣服於薩克森人[10]。1241-1242年,蒙古第一次入侵匈牙利,將他們的村鎮付之一炬,並屠殺了半數匈牙利人口[10]。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引進了一大批移民,才得以恢復國家人口,他將王家城堡改建為城鎮,讓日耳曼、義大利以及猶太移民入住[10]。匈牙利的國王們一直都熱衷於讓日耳曼人在自己的無人領土上定居[11]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在1387至1437年間兼任匈牙利國王。儘管匈牙利經濟持續繁榮發展,但西吉斯蒙德卻入不敷出。西吉斯蒙德統治末期,社會因稅收繁重而變得動盪不安。匈牙利歷史上的首次農民起義很快就被平息[10],但特蘭西瓦尼亞的匈牙利和德意志貴族則受到了啟發,組建了三民族聯盟英語Unio Trium Nationum,以圖保護自身特權不受除國王之外的任何勢力侵犯[10][10]

拜羅伊特李斯特·費倫茨博物館

18世紀,匈牙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以及瑪麗亞·特蕾西婭的統治下經歷了經濟衰退。長達幾個世紀的鄂圖曼帝國侵占、叛亂以及戰爭令匈牙利人口大減,國家南部的大片領土幾乎已全遭廢棄。勞動力短缺問題出現後,哈布斯堡王朝開始號召其他德意志農民移民匈牙利[10]

19世紀,普魯士王國擊敗了奧匈帝國,這是德意志帝國於1871年完成統一的一大重要前奏[12][13]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匈兩國同屬同盟國陣營。1938年德奧合併後,德匈兩國領土接壤。起初德匈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盟友,但後來匈牙利反對並拒不參與波蘭戰役,1944年,德國發動瑪格麗特行動,占領匈牙利。

匈牙利於1989年做出的開放匈奧邊境以幫助東德難民逃往西德的決定是幫助德國籌備兩德統一的一大關鍵因素。除此之外,據2022年德國外交部解密檔案文件表示,德國曾在1990年代反對匈牙利及其他中歐國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奉行親俄政策的德國政府在機密討論中提到將試圖說服其他成員國也拒絕這些國家加入北約[14]。不過最終匈牙利還是於1999年加入北約[14]

經濟關係[編輯]

德國是匈牙利最重要的外國貿易夥伴,既是匈牙利的買家,也是匈牙利的供應商[15]。德國是對匈牙利有貿易順差的國家之一[2]

1990-1995年間,德國共援助匈牙利五十億德國馬克,貸款與援助反映出匈牙利在中歐地區享受到了特殊優待[16]

德國也在向匈牙利投資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在2005年末,德國公司占據了外國對匈直接投資總額的28%。光是在2005年一年,德國就在匈牙利投資或再投資了12億歐元。在匈牙利,有超過7000家公司是完全或部分由德國資本扶植起來的。一大重要商業聯繫是位於布達佩斯的德國-匈牙利工商會(German-Hungar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該商會代表了兩國逾900成員公司的利益。工商會進行的經濟調查結果顯示,德國投資者在外國對匈投資中占據了壓倒性的多數(75%),他們十分樂於參與匈牙利的商業活動,至今還想在那裡繼續投資[2]

傑爾奧迪工廠(2005年)

奧迪傑爾建造的發動機製造廠是歐洲最大(也是全球第三大)的發動機製造廠,奧迪也是匈牙利的最大出口商[17],截至2007年,奧迪對匈牙利的總投資額已超過33億歐元。奧迪的匈牙利工人負責在匈牙利組裝奧迪TT奧迪TT Roadster以及奧迪A3 Cabriolet[17]。該發動機製造廠還會為大眾集團斯科達西亞特以及蘭博基尼等汽車製造商製造發動機[17]

戴姆勒-奔馳在匈牙利凱奇凱梅特投資八億歐元建立了一座組裝廠,創造了2500個工作崗位[18],產能為一年10萬輛梅賽德斯-賓士小型汽車[18][19]

歐寶在匈牙利聖戈特哈德設立的工廠在1992年3月到1998年間生產了8萬輛Opel Astra英語Opel Astra和4000輛Opel Vectra英語Opel Vectra[20]。目前該工廠每年能生產大約50萬台發動機和氣缸蓋[20]

汽車研究[編輯]

奧迪羅伯特·博世公司克諾爾集團以及蒂森克虜伯等德國汽車生產商都在匈牙利設有研究與開發(R&D)中心[17]

文化關係[編輯]

柏林匈牙利學院

德匈兩國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合作也十分密切[2][21]。兩國目標是推廣德語、促進學術及學校交流[2]

德語對匈牙利的教育和經濟有重要作用[2]。布達佩斯的歌德學院(於2008年迎來了創辦20周年紀念)開辦了許多課程,而且與匈牙利的學校開展緊密合作[21][2]。也有很多專門針對德意志裔匈牙利人英語Germans of Hungary的德語問題而開辦的項目。在布達佩斯[2],成立於1992年的托馬斯·曼文法學校是一所國際學校,也招收匈牙利學生。位於匈牙利包姚的在匈德意志人教育中心(Ungarndeutsches Bildungszentrum)能承辦德國高中畢業考試以及匈牙利大學入學考試[2][2]

在德國,匈牙利文學作品十分受歡迎,埃施特哈齊·彼得納道什·彼得馬洛伊·山多爾安塔爾·謝爾布英語Antal Szerb以及凱爾泰斯·伊姆雷等人的作品均在德國取得了極大成功[21]

柏林的匈牙利學院(拉丁文:Collegium Hungaricum)創辦於1924年[22]。該院於1945年後停辦,後於1973年重開,從2000年開始,該院將院名改回原名。斯圖加特也有一座匈牙利文化中心,是巴拉西研究所英語Balassi Institute的一個分支。在魏瑪拜羅伊特建有紀念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費倫茨的博物館,他死後就葬在拜羅伊特的一座小教堂。

教育[編輯]

布達佩斯的托馬斯·曼體育館英語Thomas Mann Gymnasium (Budapest)

布達佩斯有一所德國國際學校,名為托馬斯·曼文理中學英語Thomas Mann Gymnasium

學術研究級別的教育[編輯]

每年都有上千名匈牙利人來德學習、調研[2]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羅伯特·博世基金會英語Robert Bosch Stiftung還會給這些人頒發獎學金[2]

布達佩斯安德拉什·久拉德語大學在匈牙利的德國文化與教育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2]

常設外交機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Ungarische Missionen in Deutschland. Hungarian Embassy in Berli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31) (德語及匈牙利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Bilateral relations - Hungary. German Foreign Ministry. [9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3. ^ full text see wikisource
  4. ^ mdr.de: Das Geheimtreffen auf Schloss Gymni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Karel Vodička: Die Prager Botschaftsflüchtlinge 1989: Geschichte und Dokumente. 2014, p 41 (online)
  6. ^ Engel, Pál; Andrew Ayton; Tamás Pálosfalvi. Andrew Ayton , 編. The realm of St. Stephen: a history of medieval Hungary, 895-1526. I.B.Tauris. 2005: 12. 
  7. ^ Bóna, István. A magyarok és Európa a 9-10. században ("The Hungarians and Europe in the 9th-10th centuries"). Budapest: História - MTA Történettudományi Intézete. 2000: 28–29. ISBN 963-8312-67-X (匈牙利語). 
  8. ^ Kristó, Gyula. Hungarian History in the Ninth Century. Szeged: Szegedi Középkorász Műhely. 1996: 229 [2010-01-06]. ISBN 963-482-11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匈牙利語). 
  9. ^ 9.0 9.1 Bavaria. 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書公司. 2008 [2023-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4).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Hungary : a country study. 聯邦研究部, 國會圖書館 (美國).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3). 
  11. ^ 11.0 11.1 Lendvai, Paul. The Hungarians: a thousand years of victory in defeat. C. Hurst & Co. Publishers. 2003: 38–39. ISBN 978-1-85065-673-9. 
  12. ^ Geoffrey Wawro, The Austro-Prussian war: Austria's war with Prussia and Italy in 1866 (Cambridge UP, 1997).
  13. ^ Ian D. Armour, 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 1740-1918: Empires, Nations and Modernisation (A&C Black, 2012).
  14. ^ 14.0 14.1 Bonn-Moscow Ties: Newly Released Documents Shed Fresh Light on NATO's Eastward Expansion. Spiegel International. 3 May 2022 [3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6). 
  15. ^ Foreign trade. Hungarian Investment and Trade Development Agency. [17 Dec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July 2011). 
  16. ^ Philips, Ann L. Power and influence after the Cold War. Rowman & Littlefield英語Rowman & Littlefield. 2000: 104. ISBN 978-0-8476-9523-2. 
  17. ^ 17.0 17.1 17.2 17.3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Hungary - Engine of growth. The Hungarian Investment and Trade Development Agency. [27 Dec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July 2011). 
  18. ^ 18.0 18.1 Koranyi, Balazs; Erica Billingham. Daimler sticks to Hungary investment despite crisis. 路透社. 2008-10-27 [27 Dec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19. ^ Germany: Daimler Selects Plant Site. 紐約時報. 2008-06-19 [27 Dec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20. ^ 20.0 20.1 15 éves az első magyar Opel. 通用汽車. 2007-03-08 [2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5 January 2010) (匈牙利語). 
  21. ^ 21.0 21.1 21.2 Kultúra, tudomány, oktatás. Hungarian Embassy in Berli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3) (德語及匈牙利語). 
  22. ^ Collegium Hungaricum Berlin - Magyar Kulturális Intézet. Collegium Hungaricum. [2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5 April 2010) (德語及匈牙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