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列表
外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1月31日) |
此表為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教宗列表,參照《宗座年鑑》中的「羅馬最高主教」章節,不包括對立教宗。《宗座年鑑》每年由羅馬教廷出版,但未註明任數,稱由於在一些年代正統繼承順序有爭議而無法斷定(如良八世、本篤五世和一些11世紀教宗[1]。2001年版本對自伯多祿至若望·保祿二世的教宗傳記進行了近200處修訂,內容包括日期(主要集中於前兩個世紀)、出生地及一名教宗的姓氏[2]。
天主教教宗根據傳統使用諸多頭銜,包括「普世教會最高教長」及「天主眾僕之僕」等。這些頭銜來源於歷史事件。和其他教宗特權不同,頭銜無法修改[3]。
賴興瑙的赫曼據傳為首位對教宗進行排序的史學家,其列表終於1049年,最後一位教宗良九世排列第154。20世紀列表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對立教宗思篤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正統。當選教宗斯德望曾為斯德望二世,但在1961年後被去除。這些修改如今已無爭議,但一些列表仍舊將「斯德望二世」包括在內,可能由於其來源自1913年版本的《天主教百科全書》。
許多教宗被封為聖人,包括前50位教宗中的48位,亦有一些教宗正處於封聖過程中。前31位教宗(除則斐琳)均為殉教者。
關於序數的問題
[編輯]關於教宗的序數存在一些問題:
- 斐理斯二世(356–357)、博義七世(974、984–985)、若望十六世(997–998)、本篤十世(1058–1059)及亞歷山大五世(1409–1410)為對立教宗,由此未列於列表內[4]。
- 雖然計數未將對立教宗斐理斯二世計算在內,多數列表仍舊將此後的兩名斐理斯稱斐理斯三世和斐理斯四世。此外亦有一對立教宗稱斐理斯五世[4]。
- 由於11世紀計數問題的混淆,史上並無若望二十世教宗[5]。
- 當選教宗斯德望在祝聖前過世。1960年前的梵蒂岡官方教宗列表將其包括在內,但1961年後他被排除在外[5]。此後稱斯德望的教宗由此名似斯德望二世(752–757)和斯德望九世(1057–1058),而非斯德望三世或斯德望十世。
- 西蒙·德·布里翁於1281年當選教宗時定名馬丁。此前的瑪理諾一世和瑪理諾二世被誤計為馬丁二世和馬丁三世,由此德·布里翁即成為馬丁四世[6]。
- 杜努二世據稱在約974年在位,但事實上其並不存在。發生誤解的原因是「領主」(Dominus)一頭銜被誤認為名字。
- 女教宗瓊安並不存在。其故事可能來源於教廷黑暗時代的傳說[7]。
- 對立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地位在數百年中並不明確,直至1958年安傑洛·吉塞佩·龍嘉利定名若望二十三世。對立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巴爾達薩雷·科薩原為一統教會的大主教,1419年過世,葬於佛羅倫斯洗禮堂。
- 宗座缺出論者認為自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以來的所有教宗均為異端,由此不承認自庇護十二世以來的所有教宗[8][9]。
教宗列表
[編輯]1千紀
[編輯]1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1 | 33年4月1日 –67年6月29日 (34年89天) |
聖伯多祿 Sancti PETRUS |
西門·磯法 Šimʻōn Kêpâ |
羅馬帝國 加利利伯賽大 (今以色列北部區加利利伯賽大) |
32 / 66 | 耶穌使徒之一,根據《馬太福音》16:18–19由其處獲得天國的鑰匙。倒釘十字架而死。慶日6月29日(聖伯多祿與聖保祿慶日)與2月22日(聖伯多祿座)。天主教會追認其為基督任命的首位羅馬主教。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6月29日[10]。 | |
2 | 67年6月29日 –76年9月23日 (9年86天) |
聖理諾 Papa LINUS |
理諾 Linus |
羅馬帝國 義大利沃爾泰拉 (今義大利沃爾泰拉) |
57 / 66 | 慶日9月23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6月7日。 | |
3 | 76年9月23日 –88年4月26日 (11年216天) |
聖亞納格肋多 (克雷) Papa ANACLETUS |
亞納格肋多 Anacletus |
羅馬帝國 希臘雅典 (今希臘雅典) |
51 / 63 | 殉教;慶日4月26日。曾被誤分為克雷和亞納格肋多二人[11]。 | |
4 | 88年4月26日 –99年11月23日 (11年211天) |
聖克肋孟一世 Papa CLEMENS |
克肋孟 Clemens |
羅馬帝國 羅馬 |
53 / 64 | 慶日11月23日。《克肋孟一書》據稱確立了神職人員的使徒權。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11月25日。 | |
5 | 99年11月23日 –107年10月27日 (7年338天) |
聖愛華利多 Papa EVARISTUS |
愛華利多 Evaristus |
羅馬帝國 猶太行省伯利恆 |
49 / 55 | 據稱將羅馬劃分為教區,並分配牧師。慶日10月26日。 |
2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6 | 107年10月27日 –115年5月3日 (7年188天) |
聖亞歷山大一世 Papa ALEXANDER |
亞歷山大 Alexander |
羅馬帝國 羅馬 |
30 / 40 | 創立以聖水祝聖的傳統。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3月16日。 | |
7 | 115年5月3日 –125年4月3日 (9年335天) |
聖西斯篤一世 Papa XYSTUS |
西斯篤 Xyst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73 / 83 | 慶日4月6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8月10日。 | |
8 | 125年4月3日 –136年1月5日 (10年277天) |
聖德肋斯福祿 Papa TELESPHORUS |
德肋斯福祿 Telesphorus |
羅馬帝國 義大利泰拉諾瓦達西巴里 |
58 / 69 | 慶日1月5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2月22日。教父聖愛任紐稱其為大殉教者。 | |
9 | 136年1月5日 –140年1月11日 (4年6天) |
聖喜及諾 Papa HYGINUS |
喜及諾 Hyginus |
羅馬帝國 希臘雅典 |
58 / 62 | 根據傳統為殉教者;慶日1月11日。 | |
10 | 140年1月11日 –155年7月11日 (15年181天) |
聖庇護一世 Papa PIUS I |
庇護 Pius |
羅馬帝國 義大利阿奎萊亞 |
59 / 74 | 殉教者,死於劍下;慶日7月11日。下令復活節僅當於周日慶祝。 | |
11 | 155年7月11日 –166年4月20日 (10年283天) |
聖亞尼策 Papa ANICETUS |
亞尼策 Anicetus |
羅馬帝國 敘利亞埃梅薩 |
63 / 74 | 根據傳統為殉教者;慶日4月17日。下令神職人員不當留長髮。 | |
12 | 166年4月20日 –174年4月22日 (8年2天) |
聖索德 Papa SOTERIUS |
索德 Soterius |
羅馬帝國 阿奎萊亞豐迪 |
46 / 55 | 根據傳統為殉教者;慶日4月22日。宣布在牧師祝福後婚姻成立;正式將復活節訂立為羅馬年度節日。 | |
13 | 174年4月22日 –189年5月26日 (15年34天) |
聖愛琉德理 Papa ELEUTHERIUS |
愛琉德理 Eleutherius |
羅馬帝國 伊庇魯斯尼科波利 |
45 / 59 | 根據傳統為殉教者;慶日5月6日。 | |
14 | 189年5月26日 –199年7月28日 (10年63天) |
聖維篤一世 Papa VICTOR |
維篤 Victor |
羅馬帝國 阿非利加 |
34 / 44 | 將拜占庭的狄奧多圖斯絕罰。守十四日派鬥爭。 | |
15 | 199年7月28日 –217年12月20日 (18年145天) |
聖則斐琳 Papa ZEPHYRINUS |
則斐琳 Zephyrin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39 / 57 | 同狄奧多圖斯的嗣子說異端進行鬥爭。未直接殉教,但由於其承受的苦痛而被稱為殉教者。 |
3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16 | 217年12月20日 –222年10月14日 (4年298天) |
聖加理多一世 Papa CALLIXTUS |
加理多 Callixt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62 / 67 | 殉教者;慶日10月14日。 | |
17 | 222年10月14日 –230年5月23日 (7年221天) |
聖烏爾巴諾一世 Papa URBANUS |
烏爾巴諾 Urban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47 / 55 | 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5月25日。 | |
18 | 230年8月21日 –235年9月28日 (5年38天) |
聖彭謙 Papa PONTIANUS |
彭謙 Pontian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55 / 60 | 為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放逐至撒丁島,首位遜位教宗。《賴比瑞亞目錄》記載其過世日為235年9月28日,此為教宗史上最初的精確日期[12][13]。 | |
19 | 235年11月21日 –236年1月3日 (43天) |
聖安塞羅 Papa ANTERUS |
安塞羅 Anterus |
羅馬帝國 義大利佩蒂利亞 |
55 / 56 | 慶日1月3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8月5日。 | |
20 | 236年1月10日 –250年1月20日 (14年10天) |
聖法比盎 Papa FABIANUS |
法比盎 Fabian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36 / 50 | 將羅馬分為七個區,每區由一執事領銜。慶日1月20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8月5日。 | |
21 | 251年3月6日 –253年6月25日 (2年111天) |
聖科爾乃略 Papa CORNELIUS |
科爾乃略 Corneli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71 / 73 | 經受苦役後殉教;慶日9月16日。 | |
22 | 253年6月25日 –254年3月5日 (253天) |
聖路基約一世 Papa LUCIUS I |
路基約 Luci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48 / 49 | 慶日3月5日。 | |
23 | 254年3月12日 –257年8月2日 (3年143天) |
聖斯德望一世 Papa STEPHANUS I |
斯德望 Stephan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54 / 57 | 殉教者,死於斬首;慶日8月2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相同。 | |
24 | 257年8月30日 –258年8月6日 (341天) |
聖西斯篤二世 Papa XYSTUS II |
西斯篤 Xystus |
羅馬帝國 希臘雅典 |
42 / 43 | 殉教者,死於斬首。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8月10日。 | |
25 | 259年7月22日 –268年12月26日 (9年157天) |
聖狄約尼削 Papa DIONYSIUS |
狄約尼削 Dionysius |
羅馬帝國 義大利泰拉諾瓦達西巴里 |
59 / 68 | 慶日12月26日。 | |
26 | 269年1月5日 –274年12月30日 (5年359天) |
聖斐理斯一世 Papa FELIX I |
斐理斯 Felix |
羅馬帝國 羅馬 |
63 / 68 | ||
27 | 275年1月4日 –283年12月7日 (8年337天) |
聖歐提齊盎 Papa EUTYCHIANUS |
歐提齊盎 Eutychianus |
羅馬帝國 義大利盧尼 |
35 / 43 | ||
28 | 283年12月17日 –296年4月22日 (12年127天) |
聖加猶 Papa CAIUS |
加猶 Caius |
羅馬帝國 達爾馬提亞薩羅納 |
38 / 51 | 殉教者(根據傳統);慶日4月22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8月11日。 | |
29 | 296年6月30日 –304年4月26日 (7年301天) |
聖瑪策林 Papa MARCELLINUS |
瑪策林 Marcellin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46 / 54 | 慶日4月26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6月7日。 |
4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30 | 308年5月27日 –309年1月16日 (234天) |
聖瑪策祿一世 Papa MARCELLUS I |
瑪策祿 Marcellus |
羅馬帝國 義大利 |
53 / 54 | 309年為羅馬皇帝馬克森提烏斯放逐。 | |
31 | 309年4月18日 –309年8月17日 (121天) |
聖歐瑟伯 Papa EUSEBIUS |
歐瑟伯 Eusebius |
羅馬帝國 撒丁尼亞 |
54 / 54 | 為羅馬皇帝馬克森提烏斯放逐,並死於途中。 | |
32 | 311年7月2日 –314年1月10日 (2年192天) |
聖美基德 Papa MILTIADES |
美基德 Miltiades |
羅馬帝國 阿非利加 |
41 / 44 |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313年)停止迫害基督徒後的首位教宗。313年主持拉特朗公會議。 | |
33 | 314年1月31日 –335年12月31日 (21年334天) |
聖思維一世 Papa SILVESTER I |
思維 Silvester |
羅馬帝國 聖安傑洛阿斯卡拉 |
29 / 50 | 慶日12月31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1月2日。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325年)。在其任內興建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耶路撒冷聖十字聖殿及老聖伯多祿大殿。《君士坦丁獻土》。 | |
34 | 336年1月18日 –336年10月7日 (263天) |
聖馬爾谷 Papa MARCUS |
馬爾谷 Marc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46 / 46 | 馬爾谷組織編纂了其生前殉教者及主教的傳記。據傳在羅馬建立兩座教堂,一今聖馬爾谷教堂,另一位於今巴爾比納墓窟。君士坦丁捐獻土地並為建築修建提供幫助。慶日10月7日。 | |
35 | 337年2月6日 –352年4月12日 (15年66天) |
聖儒略一世 Papa IULIUS I |
儒略 Iuli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57 / 72 | 阿里烏教派之爭。將基督誕生分為兩個節日,主顯節為原日期,聖誕節則為12月25日。 | |
36 | 352年5月17日 –366年9月24日 (14年130天) |
利伯略 Papa LIBERIUS |
利伯略 Liberi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42 / 56 | 首位未被羅馬天主教會封聖的教宗。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8月27日[14]。 | |
37 | 366年10月1日 –384年12月11日 (18年71天) |
聖達瑪穌一世 Papa DAMASUS I |
達瑪穌 Damasus |
羅馬帝國 琉息太尼亞伊達尼亞 |
60 / 78 | 支持哲羅姆起草武加大譯本《聖經》。羅馬公會議(382)。 | |
38 | 384年12月17日 –399年11月26日 (14年344天) |
聖西里修 Papa SIRICIUS I |
西里修 Sirici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50 / 65 | 其教令為現存最早,內容涉及宗教紀律、施洗、獻祭、授任、懺悔和節慾。其386年教令(塔拉戈納的希邁留的書信)首次要求神職人員禁慾[15]。 | |
39 | 399年11月27日 –401年12月19日 (2年22天) |
聖亞納大削一世 Papa ANASTASIUS I |
亞納大削 Anastasi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59 / 61 | 要求神職人員在誦讀福音書時站立並鞠躬。 |
5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40 | 401年12月21日 –417年3月12日 (15年81天) |
聖依諾增爵一世 Papa INNOCENTIUS I |
依諾增爵 Innocentius |
羅馬帝國 拉齊奧-坎帕尼亞阿爾巴諾 |
41 / 57 | 亞拉里克一世帶領西哥特人劫掠羅馬(410年)。 | |
41 | 417年3月18日 –418年12月26日 (1年283天) |
聖佐西穆 Papa ZOSIMUS |
佐西穆 Zosimus |
羅馬帝國 盧卡尼亞-布魯太梅索拉卡 |
47 / 48 | ||
42 | 418年12月28日 –422年9月4日 (3年250天) |
聖波尼法爵一世 Papa BONIFATIUS I |
波尼法爵 Bonifati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43 / 47 | ||
43 | 422年9月10日 –432年7月27日 (9年321天) |
聖策肋定一世 Papa CAELESTINUS I |
策肋定 Caelestinus |
羅馬帝國 坎帕尼亞 |
42 / 52 | 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4月8日。 | |
44 | 432年7月31日 –440年8月18日 (8年18天) |
聖西斯篤三世 Papa XYSTUS III |
西斯篤 Xystus |
羅馬帝國 羅馬 |
42 / 50 | ||
45 | 440年9月29日 –461年11月10日 (21年42天) |
聖良一世 (大教宗良一世) Papa LEO I Magnus |
良 Leo |
羅馬帝國 伊特魯里亞 |
50 / 71 | 說服阿提拉停止對義大利的入侵。作《大卷》,對迦克墩公會議影響重大,創立位格合一論。慶日11月10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2月18日。 | |
46 | 461年11月19日 –468年2月29日 (6年102天) |
聖希拉略 Papa HILARIUS |
希拉略 Hilarius |
西羅馬帝國 撒丁尼亞 |
46 / 53 | ||
47 | 468年3月3日 –483年3月10日 (15年7天) |
聖辛普利修 Papa SIMPLICIUS |
辛普利修 Simplicius |
西羅馬帝國 蒂沃利 |
38 / 53 | ||
48 | 483年3月13日 –492年3月1日 (8年354天) |
聖斐理斯三世(斐理斯二世) Papa FELIX III (II) |
阿尼修斯·斐理斯 Annicius Felix |
西羅馬帝國 羅馬 |
43 / 52 | 有時稱斐理斯二世。 | |
49 | 492年3月1日 –496年11月21日 (4年265天) |
聖哲拉修一世 Papa GELASIUS I |
哲拉修 Gelasius |
西羅馬帝國 阿非利加卡比利亞 |
82 / 86 | 最後一位生於非洲大陸的教宗。首位稱「基督代理人」的教宗[16]。 | |
50 | 496年11月24日 –498年11月19日 (1年360天) |
亞納大削二世 Papa ANASTASIUS II |
亞納大削 Anastasius |
西羅馬帝國 羅馬 |
51 / 53 | 試圖終止阿卡修教會分裂,但反而導致老楞佐分裂。 | |
51 | 498年11月22日 –514年7月19日 (15年239天) |
聖西瑪克 Papa SYMMACHUS |
西瑪克 Symmachus |
西羅馬帝國 撒丁尼亞 |
38 / 54 |
6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52 | 514年7月20日 –523年8月6日 (9年17天) |
聖賀密斯達 Papa HORMISDAS |
賀密斯達 Hormisdas |
西羅馬帝國 拉齊奧-坎帕尼亞弗羅西諾內 |
39 / 48 | 教宗西爾勿略之父。阿卡修教會分裂。 | |
53 | 523年8月13日 –526年5月18日 (2年278天) |
聖若望一世 Papa IOANNES I |
若望 Ioannes |
西羅馬帝國 伊特魯里亞錫耶納 |
53 / 56 | ||
54 | 526年7月12日 –530年9月22日 (4年72天) |
聖斐理斯四世 (斐理斯三世) Papa FELIX IV(III) |
斐理斯 Felix |
奧多亞塞王國 薩莫奈 |
36 / 40 | 有時稱斐理斯三世。興建聖葛斯默和達彌盎聖殿。 | |
55 | 530年9月22日 –532年10月17日 (2年25天) |
波尼法爵二世 Papa BONIFATIUS II |
波尼法爵 Bonifatius |
奧多亞塞王國 羅馬 |
40 / 42 | 將儒略曆紀年法由羅馬建城紀年改為基督紀年。 | |
56 | 533年1月2日 –535年5月8日 (2年126天) |
若望二世 Papa IOANNES II |
墨丘利 Mercurius |
奧多亞塞王國 羅馬 |
63 / 65 | 首位未使用其本名的教宗,緣為其與羅馬神墨丘利同名。 | |
57 | 535年5月13日 –536年4月22日 (356天) |
聖亞加比多一世 Papa AGAPITUS I |
阿尼修斯·亞加比多 Annicius Agapitus |
奧多亞塞王國 羅馬 |
45 / 46 | 慶日4月22日和9月20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4月17日。 | |
58 | 536年6月8日 –537年3月11日 (276天) |
聖西爾勿略 Papa SILVERIUS |
西爾勿略 Silverius |
東哥特王國 切卡諾 |
36 / 37 | 被放逐。慶日6月20日。教宗賀密斯達之子。 | |
59 | 537年3月29日 –555年6月7日 (18年70天) |
維吉呂 Papa VIGILIUS |
維吉呂 Vigilius |
奧多亞塞王國 羅馬 |
37 / 55 | ||
60 | 556年4月16日 –561年3月4日 (4年322天) |
柏拉奇一世 Papa PELAGIUS I |
柏拉奇 Pelagius |
東哥特王國 羅馬 |
51 / 56 | 據傳興建十二宗徒聖殿。 | |
61 | 561年7月17日 –574年7月13日 (12年361天) |
若望三世 Papa IOANNES III |
卡特林 Catelinus |
東哥特王國 羅馬 |
41 / 54 | ||
62 | 575年6月2日 –579年7月30日 (4年58天) |
本篤一世 Papa BENEDICTUS I |
本篤 Benedictus |
東哥特王國 羅馬 |
50 / 54 | ||
63 | 579年11月26日 –590年2月7日 (10年73天) |
柏拉奇二世 Papa PELAGIUS II |
柏拉奇 Pelagius |
東哥特王國 羅馬 |
59 / 70 | 下令興建城外聖老楞佐聖殿。 | |
64 | 590年9月3日 –604年3月12日 (13年191天) |
聖額我略一世 (大教宗額我略一世) Papa GREGORIUS I Magnus |
阿尼修斯·額我略 Annicius Gregorius O.S.B. |
東羅馬帝國 羅馬 |
50 / 64 | 首位正式使用「天主眾僕之僕」及「大祭司」頭銜的教宗。創額我略聖詠。慶日9月3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3月12日。被稱為「基督教會之父」。正教會稱其為「對話者聖額我略」。 |
7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65 | 604年9月13日 –606年2月22日 (1年162天) |
沙比尼盎 Papa SABINIANUS |
沙比尼盎 Sabinianus |
東羅馬帝國 布萊拉 |
74 / 76 | ||
66 | 607年2月19日 –607年11月12日 (266天) |
波尼法爵三世 Papa BONIFATIUS III |
波尼法爵 Bonifatius |
東羅馬帝國 羅馬 |
67 / 67 | ||
67 | 608年9月15日 –615年5月8日 (6年235天) |
聖波尼法爵四世 Papa BONIFATIUS IV |
波尼法爵 Bonifatius O.S.B. |
東羅馬帝國 馬爾西卡 |
48 / 55 | 首位與其前任使用同名的教宗。本篤會成員。 | |
68 | 615年11月13日 –618年11月8日 (2年360天) |
聖亞狄達篤一世 (狄達篤) Papa ADEODATUS I |
亞狄達篤 Adeodatus (狄達篤) (Deusdedit) |
東羅馬帝國 羅馬 |
45 / 48 | 有時稱狄達篤,導致教宗亞狄達篤二世有時被直接稱為教宗亞狄達篤(無序數)。首位在教宗文件上使用鉛封者,後被稱為教宗詔書。 | |
69 | 619年12月23日 –625年10月25日 (5年306天) |
波尼法爵五世 Papa BONIFATIUS V |
波尼法爵 Bonifatius |
東羅馬帝國 拿坡里 |
44 / 50 | ||
70 | 625年10月27日 –638年10月12日 (12年350天) |
和諾理一世 Papa HONORIUS I |
和諾理 Honorius |
東羅馬帝國 坎帕尼亞 |
40 / 53 | 為680年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定為異端並除籍。 | |
71 | 640年5月28日 –640年8月2日 (66天) |
塞味利 Papa SEVERINUS |
塞味利 Severinus |
東羅馬帝國 羅馬 |
55 / 55 | ||
72 | 640年12月24日 –642年10月12日 (1年292天) |
若望四世 Papa IOANNES IV |
若望 Ioannes |
東羅馬帝國 達爾馬提亞扎達爾 |
40 / 42 | ||
73 | 642年11月24日 –649年5月14日 (6年171天) |
戴多祿一世 Papa THEODORUS I |
戴多祿 Theodorus |
東羅馬帝國 耶路撒冷 |
32 / 39 | 最後一位來自巴勒斯坦地區的教宗。籌備召開649年拉特朗公會議,但先一步去世。 | |
74 | 649年7月5日 –655年11月12日 (6年130天) |
聖瑪爾定一世 Papa MARTINUS |
瑪爾定 Martinus |
東羅馬帝國 翁布里亞托迪 |
59 / 65 | 最後一位被承認為殉教者的教宗。慶日11月12日。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4月14日。 | |
75 | 654年8月10日 –657年6月2日 (2年296天) |
聖安日納一世 Papa EUGENIUS I |
安日納 Eugenius |
羅馬公國 羅馬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39 / 42 | ||
76 | 657年7月30日 –672年1月27日 (14年181天) |
聖魏德連 Papa VITALIANUS |
魏德連 Vitalianus |
羅馬公國 塞尼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57 / 72 | ||
77 | 672年4月11日 –676年6月17日 (4年67天) |
亞狄達篤二世 Papa ADEODATUS II |
亞狄達篤 Adeodatus O.S.B. |
羅馬公國 羅馬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51 / 55 | 有時稱教宗亞狄達篤(無序數)。本篤會成員。 | |
78 | 676年11月2日 –678年4月11日 (1年160天) |
杜努 Papa DONUS |
杜努 Donus |
羅馬公國 羅馬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66 / 68 | ||
79 | 678年6月27日 –681年1月10日 (2年197天) |
聖亞佳東 Papa AGATHO |
亞佳東 Agatho |
東羅馬帝國 巴勒莫 |
101 / 104 | 亦為東方基督教尊為聖人,慶日2月20日。 | |
80 | 682年8月17日 –683年7月3日 (320天) |
聖良二世 Papa LEO II |
良 Leo |
東羅馬帝國 艾多內 |
71 / 72 | 慶日7月3日。 | |
81 | 684年6月26日 –685年5月8日 (316天) |
聖本篤二世 Papa BENEDICTUS II |
本篤·薩貝盧斯 Benedictus Sabellus |
羅馬公國 羅馬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49 / 50 | 慶日5月7日。 | |
82 | 685年7月23日 –686年8月2日 (1年10天) |
若望五世 Papa IOANNES V |
若望 Ioannes |
東羅馬帝國 敘利亞 |
50 / 51 | ||
83 | 686年10月21日 –687年9月21日 (335天) |
哥諾 Papa CONON |
哥諾 Conon |
東羅馬帝國 色雷斯 |
56 / 57 | ||
84 | 687年12月15日 –701年9月8日 (13年267天) |
聖色爾爵一世 Papa SERGIUS I |
色爾爵 Sergius |
東羅馬帝國 巴勒莫 |
37 / 51 | 開創在彌撒時演唱《羔羊頌》的傳統[16] |
8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85 | 701年10月30日 –705年1月11日 (3年73天) |
若望六世 Papa IOANNES VI |
若望 Ioannes |
東羅馬帝國 以弗所 |
46 / 50 | ||
86 | 705年3月1日 –707年10月18日 (2年231天) |
若望七世 Papa IOANNES VII |
若望 Ioannes |
東羅馬帝國 卡拉布里亞羅薩諾 |
55 / 57 | 第二位與其前任使用同名的教宗。 | |
87 | 708年1月15日 –708年2月4日 (20天) |
西西諾 Papa SISINNIUS |
西西諾 Sisinius |
正統哈里發王朝 敘利亞 |
58 / 58 | ||
88 | 708年3月25日 –715年4月9日 (7年15天) |
君士坦丁 Papa COSTANTINUS |
君士坦丁 Constantinus |
倭馬亞王朝 敘利亞 |
44 / 51 | 最後一位在任時造訪希臘的教宗(直至2001年若望保祿二世)。 | |
89 | 715年5月19日 –731年2月11日 (15年268天) |
聖額我略二世 Papa GREGORIUS II |
額我略·薩貝盧斯 Gregorius Sabellus |
羅馬公國 羅馬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46 / 62 | 慶日2月11日。召開羅馬公會議(721年)。 | |
90 | 731年3月18日 –741年11月28日 (10年255天) |
聖額我略三世 Papa GREGORIUS III |
額我略 Gregorius |
倭馬亞王朝 敘利亞 |
41 / 51 | 第三位與其前任使用同名的教宗。前為最後一位生於歐洲外的教宗(直至2013年方濟各)。 | |
91 | 741年12月3日 –752年3月22日 (10年110天) |
聖匝加利亞 Papa ZACHARIAS |
匝加利亞 Zacharias |
東羅馬帝國 卡拉布里亞聖塞韋里娜 |
62 / 73 | 慶日3月15日。興建神廟遺址聖母堂。 | |
(從未 祝聖) |
752年3月22日 –752年3月25日 (3天) (未就任) |
當選教宗斯德望 (斯德望二世) Papa Electus STEPHANUS (STEPHANUS Secundus) |
斯德望 Stephanus |
羅馬公國 羅馬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52 / 52 | 有時稱斯德望二世。當選後三日即過世,未進行主教祝聖儀式。一些教宗列表仍將其包括在內。16世紀梵蒂岡將其加入名錄,但1961年將其剔除,教會今不再承認其為教宗。 | |
92 | 752年3月26日 –757年4月26日 (5年31天) |
斯德望二世 (斯德望三世) Papa STEPHANUS II(III) |
斯德望 Stephanus |
羅馬公國 羅馬 (名義屬東羅馬帝國) |
38 / 43 | 有時稱斯德望三世。丕平獻土。保祿一世之弟。 | |
93 | 757年5月29日 –767年6月28日 (10年30天) |
聖保祿一世 Papa PAULUS I |
保祿 Paulus |
教宗國 羅馬 |
57 / 67 | 斯德望二世之兄。 | |
94 | 768年8月7日 –772年1月24日 (3年170天) |
斯德望三世 (斯德望四世) Papa STEPHANUS III(IV) |
斯德望 Stephanus |
東羅馬帝國 錫拉庫扎 |
45 / 49 | 有時稱斯德望四世。拉特朗公會議(769年)。 | |
95 | 772年2月1日 –795年12月26日 (23年328天) |
哈德良一世 Papa HADRIANUS I |
哈德良 Hadrianus |
教宗國 羅馬 |
60 / 83 | ||
96 | 795年12月26日 –816年6月12日 (20年169天) |
聖良三世 Papa LEO III |
良 Leo |
教宗國 羅馬 |
45 / 66 | 800年聖誕節加冕查理曼為皇帝,由此開創神聖羅馬皇帝一頭銜,需由教宗承認。 |
9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97 | 816年6月22日 –817年1月24日 (216天) |
斯德望四世 (斯德望五世) Papa STEPHANUS IV(V) |
斯德望 Stephanus |
教宗國 羅馬 |
46 / 47 | 有時稱斯德望五世。 | |
98 | 817年1月25日 –824年2月11日 (7年17天) |
聖巴斯加一世 Papa PASCHALIS I |
巴斯加 Paschalis |
教宗國 羅馬 |
42 / 49 | 傳於加理多墓窟中發現聖則濟利亞遺骸。興建聖則濟利亞聖殿及大聖母聖殿。 | |
99 | 824年5月8日 –827年8月27日 (3年111天) |
安日納二世 Papa EUGENIUS II |
安日納·薩貝盧斯 Eugenius Sabellus |
教宗國 羅馬 |
44 / 47 | ||
100 | 827年8月31日 –827年10月10日 (40天) |
華倫亭 Papa VALENTINUS |
華倫亭 Valentinus |
教宗國 羅馬 |
47 / 47 | ||
101 | 827年12月20日 –844年1月25日 (16年36天) |
額我略四世 Papa GREGORIUS IV |
額我略 Gregorius |
教宗國 羅馬 |
37 / 54 | 重建聖伯多祿大殿並將額我略一世遺骸遷入。 | |
102 | 844年1月25日 –847年1月27日 (3年2天) |
色爾爵二世 Papa SERGIUS II |
色爾爵 Sergius |
教宗國 羅馬 |
54 / 57 | ||
103 | 847年4月10日 –855年7月17日 (8年98天) |
聖良四世 Papa LEO IV |
良 Leo O.S.B. |
教宗國 羅馬 |
57 / 65 | 本篤會成員。 | |
104 | 855年9月29日 –858年4月7日 (2年190天) |
本篤三世 Papa BENEDICTUS III |
本篤 Benedictus |
教宗國 羅馬 |
45 / 48 | ||
105 | 858年4月24日 –867年11月13日 (9年203天) |
聖尼閣一世 (大教宗尼閣一世) Papa NICOLAUS I Magnus |
尼閣 Nicolaus |
教宗國 羅馬 |
39 / 48 | 鼓勵傳教活動。 | |
106 | 867年12月14日 –872年12月14日 (5年0天) |
哈德良二世 Papa HADRIANUS II |
哈德良 Hadrianus |
教宗國 羅馬 |
75 / 80 | ||
107 | 872年12月14日 –882年12月16日 (10年2天) |
若望八世 Papa IOANNES VIII |
若望 Ioannes |
教宗國 羅馬 |
52 / 62 | ||
108 | 882年12月16日 –884年5月15日 (1年151天) |
瑪理諾一世 Papa MARINUS |
瑪理諾 Marinus |
教宗國 加萊塞 |
52 / 54 | 有時稱瑪爾定二世。 | |
109 | 884年5月17日 –885年9月15日 (1年121天) |
聖哈德良三世 Papa HADRIANUS III |
哈德良 Hadrianus |
教宗國 羅馬 |
49 / 50 | ||
110 | 885年9月14日 –891年9月4日 (5年355天) |
斯德望五世 (斯德望六世) Papa STEPHANUS V(VI) |
斯德望 Stephanus |
教宗國 羅馬 |
45 / 51 | 有時稱斯德望六世。 | |
111 | 891年10月6日 –896年4月4日 (4年181天) |
福慕 Papa FORMOSUS |
福慕 Formosus |
教宗國 奧斯提亞 |
75 / 80 | 殭屍審判後被戮屍。 | |
112 | 896年4月11日 –896年4月26日 (15天) |
波尼法爵六世 Papa BONIFATIUS VI |
波尼法爵 Bonifatius |
教宗國 羅馬 |
90 / 90 | ||
113 | 896年5月22日 –897年8月14日 (1年84天) |
斯德望六世 (斯德望七世) Papa STEPHANUS VI(VII) |
斯德望 Stephanus |
教宗國 羅馬 |
46 / 47 | 有時稱斯德望七世。召開臭名昭著的殭屍審判。 | |
114 | 897年8月14日 –897年11月 (92天) |
羅馬諾 Papa ROMANUS |
羅馬諾 Romanus |
教宗國 加萊塞 |
47 / 47 | ||
115 | 897年12月 –897年12月20日 (19天) |
戴多祿二世 Papa THEODORUS II |
戴多祿 Theodorus |
教宗國 羅馬 |
57 / 57 | ||
116 | 898年1月18日 –900年1月5日 (1年352天) |
若望九世 Papa IOANNES IX |
若望 Ioannes O.S.B. |
教宗國 蒂沃利 |
58 / 60 | 本篤會成員。 | |
117 | 900年2月1日 –903年7月30日 (3年179天) |
本篤四世 Papa BENEDICTUS IV |
本篤 Benedictus |
教宗國 羅馬 |
60 / 63 |
10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118 | 903年7月30日 –903年12月 (124天) |
良五世 Papa LEO V |
良 Leo |
教宗國 阿爾代亞 |
58 / 58 | ||
119 | 904年1月29日 –911年4月14日 (7年75天) |
色爾爵三世 Papa SERGIUS III |
色爾爵 Sergius |
教宗國 羅馬 |
44 / 51 | 「娼婦政權」開始。首位加三重冕的教宗。 | |
120 | 911年4月14日 –913年6月 (2年48天) |
亞納大削三世 Papa ANASTASIUS III |
亞納大削 Anastasius |
教宗國 羅馬 |
46 / 48 | ||
121 | 913年7月7日 –914年2月5日 (213天) |
蘭鐸 Papa LANDO |
蘭鐸 Lando |
教宗國 撒比納 |
48 / 49 | ||
122 | 914年3月 –928年5月28日 (14年88天) |
若望十世 Papa IOANNES X |
若望 Ioannes |
羅馬涅 托西尼亞諾 (名義屬教宗國) |
54 / 68 | ||
123 | 928年5月28日 –928年12月 (187天) |
良六世 Papa LEO VI |
良 Leo |
教宗國 羅馬 |
48 / 48 | ||
124 | 929年2月3日 –931年2月13日 (2年10天) |
斯德望七世 (斯德望八世) Papa STEPHANUS VII(VIII) |
斯德望 Stephanus |
教宗國 羅馬 |
49 / 51 | 有時稱斯德望八世。 | |
125 | 931年3月15日 –935年12月 (4年261天) |
若望十一世 Papa IOANNES XI |
若望·圖斯庫蘭努斯 Ioannes Tusculanus |
教宗國 羅馬 |
21 / 25 | ||
126 | 936年1月3日 –939年7月13日 (3年191天) |
良七世 Papa LEO VII |
良 Leo O.S.B. |
教宗國 羅馬 |
41 / 44 | 本篤會成員。 | |
127 | 939年7月14日 –942年10月30日 (3年108天) |
斯德望八世 (斯德望九世) Papa STEPHANUS VIII(IX) |
斯德望 Stephanus |
教宗國 羅馬 |
39 / 42 | 有時稱斯德望九世。 | |
128 | 942年10月30日 –946年5月1日 (3年183天) |
瑪理諾二世 Papa MARINUS II |
瑪理諾 Marinus |
教宗國 羅馬 |
42 / 46 | 有時稱瑪爾定三世。 | |
129 | 946年5月10日 –955年11月8日 (9年182天) |
亞加比多二世 Papa AGAPITUS II |
亞加比多 Agapitus |
教宗國 羅馬 |
41 / 50 | ||
130 | 955年12月16日 –963年12月6日 (8年356天) |
若望十二世 Papa IOANNES XII |
屋大維·圖斯庫蘭努斯 Octavianus Tusculanus |
教宗國 羅馬 |
18 / 26 | 963年為神聖羅馬皇帝奧托非法罷黜。「娼婦政權」終結。 | |
963年12月6日 –964年2月26日 (82天) |
(對立教宗良八世) Antipapa LEO VIII |
良 Leo |
教宗國 羅馬 |
48 / 49 | 963年為神聖羅馬皇帝奧托立為對立教宗,以與若望十二世及本篤五世相抗衡。本篤五世被廢黜後正式成為教宗。 | ||
130 | 964年2月26日 –964年5月14日 (78天) |
若望十二世 Papa IOANNES XII |
屋大維·圖斯庫蘭努斯 Octavianus Tusculanus |
教宗國 羅馬 |
27 / 27 | 964年被殺。 | |
131 | 964年5月22日 –964年6月23日 (32天) |
本篤五世 Papa BENEDICTUS V |
本篤 Benedictus |
教宗國 羅馬 |
49 / 49 | 由羅馬人民選舉,以同對立教宗利奧八世相抗衡。964年被廢黜,良八世成為唯一教宗。 | |
132 | 964年6月23日 –965年3月1日 (251天) |
良八世 Papa LEO VIII |
良 Leo |
教宗國 羅馬 |
49 / 50 | 本篤五世被廢黜後成為正式教宗。 | |
133 | 965年10月1日 –972年9月6日 (6年341天) |
若望十三世 Papa IOANNES XIII |
若望·克雷森提烏斯 Ioannes Crescentius |
教宗國 羅馬 |
45 / 52 | ||
134 | 973年1月19日 –974年6月8日 (1年140天) |
本篤六世 Papa BENEDICTUS VI |
本篤 Benedictus |
教宗國 羅馬 |
48 / 49 | 被廢黜並殺死。 | |
135 | 974年10月 –983年7月10日 (8年282天) |
本篤七世 Papa BENEDICTUS VII |
本篤·圖斯庫蘭努斯 Benedictus Tusculanus |
教宗國 羅馬 |
44 / 53 | ||
136 | 983年12月 –984年8月20日 (263天) |
若望十四世 Papa IOANNES XIV |
皮埃特羅·卡內帕諾瓦 Pietro Canepanova |
神聖羅馬帝國 義大利王國帕維亞 |
43 / 44 | 自若望三世以來首位未使用本名的教宗。 | |
137 | 985年8月20日 –996年4月1日 (10年225天) |
若望十五世 Papa IOANNES XV |
喬瓦尼·迪·加林納·阿爾巴 Giovanni di Gallina Alba |
教宗國 羅馬 |
35 / 46 | 首位正式封聖的教宗。 | |
138 | 996年5月3日 –999年2月18日 (2年291天) |
額我略五世 Papa GREGORIUS V |
布魯諾·馮·克恩頓 Bruno von Kärnten |
神聖羅馬帝國 薩克森公國 |
24 / 27 | 首位德意志教宗。 | |
139 | 999年4月2日 –1003年5月12日 (4年40天) |
思維二世 Papa SILVESTER II |
熱貝爾·德·奧利亞克 Gerbert d'Aurillac |
法國 貝里亞克 |
53 / 57 | 首位法國教宗。 |
2千紀
[編輯]11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140 | 1003年5月16日 –1003年11月6日 (174天) |
若望十七世 Papa IOANNES XVII |
喬凡尼·西科 Giovanni Sicco |
教宗國 羅馬 |
48 / 48 | ||
141 | 1003年12月25日 –1009年7月18日 (5年205天) |
若望十八世 Papa IOANNES XVIII |
喬凡尼·法薩諾 Giovanni Fasano |
教宗國 拉帕尼亞諾 |
43 / 49 | ||
142 | 1009年7月31日 –1012年5月12日 (2年286天) |
色爾爵四世 Papa SERGIUS IV |
皮埃特羅·博卡迪博科 Pietro Boccadiporco O.S.B. |
教宗國 羅馬 |
44 / 47 | ||
143 | 1012年5月18日 –1024年4月9日 (11年327天) |
本篤八世 Papa BENEDICTUS VIII |
特奧費拉托·圖斯庫拉尼 Teofilatto Tusculani |
教宗國 羅馬 |
32 / 44 | ||
144 | 1024年5月14日 –1032年10月6日 (8年145天) |
若望十九世 Papa IOANNES XIX |
羅馬諾·圖斯庫拉尼 Romano Tusculani |
教宗國 羅馬 |
49 / 57 | ||
145 | 1032年10月21日 –1044年12月31日 (12年71天) |
本篤九世 Papa BENEDICTUS IX |
特奧費拉托·圖斯庫拉尼 Teofilatto Tusculani |
教宗國 羅馬 |
20 / 32 | 第一任。 | |
146 | 1045年1月13日 –1045年3月10日 (56天) |
思維三世 Papa SILVESTER III |
喬瓦尼·德·克雷森奇·奧塔維亞尼 Giovanni dei Crescenzi Ottaviani |
教宗國 羅馬 |
45 / 45 | 選舉有效性受到質疑;有時被認為是對立教宗;蘇特里公會議後被罷黜。 | |
147 | 1045年3月10日 –1045年5月1日 (52天) |
本篤九世 Papa BENEDICTUS IX Nonus |
特奧費拉托·圖斯庫拉尼 Teofilatto Tusculani |
教宗國 羅馬 |
33 / 33 | 第二任;蘇特里公會議後被罷黜。 | |
148 | 1045年5月5日 –1046年12月20日 (1年229天) |
額我略六世 Papa GREGORIUS VI |
喬瓦尼·格拉奇亞諾·皮埃利奧尼 Giovanni Graziano Pierleoni |
教宗國 羅馬 |
45 / 46 | 蘇特里公會議後被罷黜。 | |
149 | 1046年12月24日 –1047年10月9日 (289天) |
克肋孟二世 Papa CLEMENS II |
蘇伊德格·馮·莫斯萊本-霍爾恩堡 Suidger von Morsleben-Hornburg |
神聖羅馬帝國 薩克森公國霍爾恩堡 |
41 / 42 | 蘇特里公會議中為亨利三世任命;加冕亨利三世為神聖羅馬皇帝。 | |
150 | 1047年11月8日 –1048年7月17日 (252天) |
本篤九世 Papa BENEDICTUS IX |
特奧費拉托·圖斯庫拉尼 Teofilatto Tusculani |
教宗國 羅馬 |
35 / 36 | 第三任;被廢黜並絕罰。 | |
151 | 1048年7月16日 –1048年8月9日 (24天) |
達瑪穌二世 Papa DAMASUS II |
波珀·馮·布里克森 Poppo von Brixen |
神聖羅馬帝國 巴伐利亞公國皮爾德瑙 |
48 / 48 | ||
152 | 1049年2月12日 –1054年4月19日 (5年66天) |
聖良九世 Papa LEO IX |
布魯諾·馮·埃格斯海姆-達格斯堡 Bruno von Egisheim-Dagsburg |
神聖羅馬帝國 施瓦本公國埃吉桑 |
47 / 51 | 1054年,良九世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馬格爾一世·賽魯拉留斯相互絕罰,東西教會大分裂正式開始。1965年保祿六世和雅典納哥拉一世相互取消了這一決定[17]。 | |
153 | 1055年4月13日 –1057年7月28日 (2年106天) |
維篤二世 Papa VICTOR II |
格布哈特二世·馮·卡爾夫-多恩斯泰恩-希爾施貝格 Gebhard II von Calw-Dollnstein-Hirschberg |
神聖羅馬帝國 施瓦本公國 |
37 / 39 | ||
154 | 1057年8月2日 –1058年3月29日 (239天) |
斯德望九世 (斯德望十世) Papa STEPHANUS IX(X) |
腓特烈·馮·蒙特卡西諾 Friedrich von Montecassino O.S.B. |
神聖羅馬帝國 洛林公國 |
37 / 38 | 有時稱斯德望十世。本篤會成員。 | |
155 | 1058年12月6日 –1061年7月27日 (2年233天) |
尼閣二世 Papa NICOLAUS II |
熱拉爾·德·勃艮第 Gerard de Bourgogne |
神聖羅馬帝國 薩伏伊伯國梅屈里 |
63 / 66 | 1059年其詔書《以神之名》指定樞機團為唯一選舉教宗機構(教宗選舉)。 | |
156 | 1061年9月30日 –1073年4月21日 (11年203天) |
亞歷山大二世 Papa ALEXANDER II |
安塞爾莫·達·巴喬 Anselmo da Baggio |
神聖羅馬帝國 米蘭巴喬 |
46 / 58 | 1066年准許諾曼征服英格蘭。 | |
157 | 1073年4月22日 –1085年5月25日 (12年33天) |
聖額我略七世 Papa GREGORIUS VII |
伊爾德布蘭多·阿爾多布蘭德斯基·蒂·索阿納 Ildebrando Aldobrandeschi di Soana O.S.B. |
神聖羅馬帝國 托斯卡納侯爵領索瓦納 |
48 / 60 | 推動額我略改革。限定教宗一詞僅能為羅馬主教使用[10]。本篤會成員。同亨利四世進行政治鬥爭,導致後者被迫前往卡諾莎求恕(1077年)。 | |
158 | 1086年5月24日 –1087年9月16日 (1年115天) |
真福維篤三世 Papa VICTOR III |
道菲里奧·德西德里奧 Dauferio Desiderio O.S.B. |
貝內文托公國 貝內文托 |
60 / 61 | 本篤會成員。召開貝內文托公會議(1087年),譴責平信徒授衣禮。 | |
159 | 1088年3月12日 –1099年7月29日 (11年139天) |
真福烏爾巴諾二世 Papa URBANUS II |
奧東·德·拉熱里 Odon de Lagery O.S.B. |
法國 香檳伯國馬恩河畔沙蒂隆 |
46 / 57 | 推動並發起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本篤會成員。 | |
160 | 1099年8月13日 –1118年1月21日 (18年161天) |
巴斯加二世 Papa PASCHALIS II |
拉涅羅·拉涅利 Raniero Ranieri O.S.B. |
神聖羅馬帝國 托斯卡納侯爵領布列達 |
49 / 68 | 本篤會成員。下令興建四殉道堂。 |
12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161 | 1118年1月24日 –1119年1月29日 (1年5天) |
哲拉修二世 Papa GELASIUS II |
喬凡尼·德·卡埃塔尼 Giovanni dei Caetani O.S.B. |
加埃塔公國 加埃塔 |
57 / 58 | 本篤會成員。 | |
162 | 1119年2月2日 –1124年12月13日 (5年315天) |
加理多二世 Papa CALLIXTUS II |
居伊·德·勃艮第 Gui de Bourgogne |
弗朗什-孔泰 坎熱 |
59 / 64 | 召開第一次拉特朗公會議(1123年)。 | |
163 | 1124年12月21日 –1130年2月13日 (5年54天) |
和諾理二世 Papa HONORIUS II |
蘭貝爾托·斯坎納貝基·達·菲亞尼亞諾 Lamberto Scannabecchi da Fiagnano, Can.Reg. |
神聖羅馬帝國 羅馬涅菲亞尼亞諾 |
64 / 70 | 律修會修士(聖雷諾聖母修會)。1128年批准聖殿騎士團成立。 | |
164 | 1130年2月14日 –1143年9月24日 (13年222天) |
依諾增爵二世 Papa INNOCENTIUS II |
格里格里奧·帕帕雷斯基 Gregorio Papareschi, Can.Reg. |
教宗國 羅馬 |
48 / 61 | 律修會修士(拉特朗修會)。1139年召開第二次拉特朗公會議。 | |
165 | 1143年9月26日 –1144年3月8日 (164天) |
策肋定二世 Papa COELESTINUS II |
圭多·達·卡斯泰洛 Guido da Castello |
教宗國 卡斯泰洛城 |
58 / 59 | ||
166 | 1144年3月12日 –1145年2月15日 (340天) |
路基約二世 Papa LUCIUS II |
格拉爾多·卡奇亞內米奇·達爾·奧爾索 Gherardo Caccianemici dall'Orso, Can.Reg. |
神聖羅馬帝國 博洛尼亞 |
49 / 50 | 律修會修士(盧卡聖弗雷迪亞諾修會)。 | |
167 | 1145年2月15日 –1153年7月8日 (8年143天) |
真福安日納三世 Papa EUGENIUS III |
皮耶特羅·德·帕加內利·迪·蒙泰馬尼奧 Pietro dei Paganelli di Montemagno, O.Cist.[18] |
比薩共和國 蒙泰馬尼奧 |
44 / 52 | 熙篤會成員。宣布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開始。 | |
168 | 1153年7月12日 –1154年12月3日 (1年144天) |
亞納大削四世 Papa ANASTASIUS IV |
科拉多·德拉·蘇布拉 Corrado della Suburra |
教宗國 羅馬 |
80 / 81 | ||
169 | 1154年12月4日 –1159年9月1日 (4年271天) |
哈德良四世 Papa HADRIANUS IV |
尼古拉斯·布雷克斯皮爾 Nicholas Breakspear, Can.Reg. |
英格蘭王國 赫特福德郡阿博茨朗利 |
54 / 59 | 首位和唯一一位英格蘭教宗;將愛爾蘭劃歸予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律修會修士(聖魯弗斯修會)。 | |
170 | 1159年9月7日 –1181年8月30日 (21年357天) |
亞歷山大三世 Papa ALEXANDER III |
羅蘭多·班迪內利 Rolando Bandinelli |
錫耶納共和國 錫耶納 |
59 / 81 | 1179年召開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 | |
171 | 1181年9月1日 –1185年11月25日 (4年85天) |
路基約三世 Papa LUCIUS III |
烏巴爾多·阿盧奇尼奧利 Ubaldo Allucignoli |
神聖羅馬帝國 托斯卡納侯爵領盧卡 |
84 / 88 | ||
172 | 1185年11月25日 –1187年10月20日 (1年329天) |
烏爾巴諾三世 Papa URBANUS III |
烏貝爾托·克里維利 Uberto Crivelli |
神聖羅馬帝國 庫焦諾 |
65 / 67 | ||
173 | 1187年10月21日 –1187年12月17日 (57天) |
額我略八世 Papa GREGORIUS VIII |
阿爾貝托·德·莫拉 Alberto de Morra, Can.Reg. |
教宗國 貝內文托 |
79 / 79 | 律修會修士。推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 |
174 | 1187年12月19日 –1191年3月20日[19] (3年91天) |
克肋孟三世 Papa CLEMENS III |
保羅·斯科拉里 Paolo Scolari |
教宗國 羅馬 |
57 / 61 | ||
175 | 1191年3月30日 –1198年1月8日 (6年284天) |
策肋定三世 Papa CAELESTINUS III |
賈琴托·博波內·奧爾西尼 Giacinto Bobone Orsini |
教宗國 羅馬 |
85 / 92 | 批准條頓騎士團建立。 | |
176 | 1198年1月8日 –1216年7月16日 (18年190天) |
依諾增爵三世 Papa INNOCENTIUS III |
洛塔里奧·德·孔蒂·迪·塞尼 Lotario dei Conti di Segni |
教宗國 加維尼亞諾 |
37 / 55 | 1215年召開第四次拉特朗公會議。推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開始,但在意識到其領袖無意征服聖地而僅欲劫掠基督教城市後與十字軍決裂,並威脅絕罰其參與者[20]。 |
13世紀
[編輯]- R 該教宗宣布退位。
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177 |
1216年7月18日 –1227年3月18日 (10年243天) |
和諾理三世 Papa HONORIUS III |
岑奇奧·薩維利 Cencio Savelli |
教宗國 羅馬 |
66 / 77 | 發動第五次十字軍東征。批准建立數個修道會。 | |
178 |
1227年3月19日 –1241年8月22日 (14年156天) |
額我略九世 Papa GREGORIUS IX |
烏戈利諾·德·孔蒂·迪·塞尼 Ugolino dei Conti di Segni O.F.S |
教宗國 阿納尼 |
57 / 71 | 封聖匈牙利的伊莉莎白(1235年)。發動法國宗教審判及北方十字軍入侵。 | |
179 |
1241年10月25日 –1241年11月10日 (16天) |
策肋定四世 Papa CAELESTINUS IV |
戈弗雷多·卡斯蒂里奧尼 Goffredo Castiglioni |
神聖羅馬帝國 義大利米蘭 |
61 / 61 | 加冕前過世。 | |
180 |
1243年6月25日 –1254年12月7日 (11年165天) |
依諾增爵四世 Papa INNOCENTIUS IV |
西尼巴爾多·菲耶斯基 Sinibaldo Fieschi |
神聖羅馬帝國 熱那亞共和國熱那亞 |
48 / 59 | 召開第一次里昂公會議(1245年)。頒布《根絕》教令(1252年),允許以苛刑對待異端者。 | |
181 |
1254年12月12日 –1261年5月25日 (6年164天) |
亞歷山大四世 Papa ALEXANDER IV |
里納爾多·德·孔蒂·迪·延內 Rinaldo dei Conti di Jenne |
教宗國 延內 |
55 / 62 | 在法國建立宗教裁判所。 | |
182 |
1261年8月29日 –1264年10月2日 (3年34天) |
烏爾巴諾四世 Papa URBANUS IV |
雅克·潘塔萊昂 Jacques Pantaléon |
法國 香檳伯國特魯瓦 |
66 / 69 | 創立基督聖體聖血節(1264年)。 | |
183 |
1265年2月5日 –1268年11月29日 (3年298天) |
克肋孟四世 Papa CLEMENS IV |
居伊·福庫瓦 Gui Faucoi |
法國 隆格多克聖吉萊 |
75 / 78 | ||
— | 1268年11月29日 –1271年9月1日 |
(宗座從缺) | 由於樞機無法達成一致,在近三年內沒有選舉產生教宗。 | ||||
184 |
1271年9月1日 –1276年1月10日 (4年131天) |
真福額我略十世 Papa GREGORIUS X |
特巴爾多·維斯孔蒂 Tebaldo Visconti, O.F.S |
神聖羅馬帝國 義大利皮亞琴察 |
61 / 66 | 召開第二次里昂公會議(1274年)。制訂選舉規則,至20世紀前均適行。 | |
185 |
1276年1月21日 –1276年6月22日 (153天) |
真福依諾增爵五世 Papa INNOCENTIUS V |
皮埃爾·德·塔朗泰斯 Pierre de Tarentaise, O.P. |
神聖羅馬帝國 薩伏伊伯國 |
51 / 51 | 道明會成員。 | |
186 |
1276年7月11日 –1276年8月18日 (38天) |
哈德良五世 Papa HADRIANUS V |
奧托波諾·菲耶斯基 Ottobuono Fieschi |
神聖羅馬帝國 熱那亞共和國熱那亞 |
71 / 71 | 廢除額我略十世制訂的選舉規則。 | |
187 |
1276年9月8日 –1277年5月20日 (254天) |
若望二十一世 Papa IOANNES XXI |
佩德羅·若里昂 Pedro Julião |
葡萄牙 里斯本 |
66 / 67 | 由於在13世紀對於名若望的教宗計數混淆,史上從無若望二十世。第二十位使用若望一名的教宗當選時試圖更正並不存在的計數錯誤,選名若望二十一世。 | |
188 |
1277年11月25日 –1280年8月22日 (2年271天) |
尼閣三世 Papa NICOLAUS III |
喬凡尼·加埃塔諾·奧爾西尼 Giovanni Gaetano Orsini |
教宗國 羅馬 |
61 / 64 | ||
189 |
1281年2月22日 –1285年3月28日 (4年34天) |
瑪爾定四世 Papa MARTINUS IV |
西蒙·德·布里翁 Simon de Brion |
法國 圖賴訥梅皮西昂 |
71 / 75 | ||
190 |
1285年4月2日 –1287年4月3日 (2年1天) |
和諾理四世 Papa HONORIUS IV |
賈科莫·薩維利 Giacomo Savelli |
教宗國 羅馬 |
75 / 77 | ||
191 |
1288年2月22日 –1292年4月4日 (4年42天) |
尼閣四世 Papa NICOLAUS IV |
吉羅拉莫·馬希 Girolamo Masci, O.F.M. |
教宗國 利夏諾 |
61 / 65 | 方濟各會成員。 | |
— | 1292年4月4日 –1294年7月5日 |
(宗座從缺) | 由於樞機無法達成一致,在二年內沒有選舉產生教宗。 | ||||
192 |
1294年7月5日 –1294年12月13日 (161天) |
聖策肋定五世 Papa CAELESTINUS V |
皮埃特羅·安傑萊里奧 Pietro Angelerio, O.S.B. |
西西里王國 聖安傑洛利莫桑奧 |
79 / 79 [R] | 主動去職。本篤會成員。創立策肋定會。 | |
193 |
1294年12月24日 –1303年10月11日 (8年291天) |
波尼法爵八世 Papa BONIFATIUS VIII |
貝內德托·卡埃塔尼 Benedetto Caetani |
教宗國 阿納尼 |
64 / 73 | 1300年正式創立禧年傳統。頒布《一聖教諭》(1302年),宣稱教宗權力至上,將其推至歷史頂峰。 |
14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194 |
1303年10月22日 –1304年7月7日 (259天) |
真福本篤十一世 Papa BENEDICTUS XI |
尼科洛·博卡西尼 Niccolò Boccasini, O.P. |
神聖羅馬帝國 特雷維索 |
63 / 64 | 道明會成員。廢除波尼法爵八世的《一聖教諭》。 | |
195 |
1305年6月5日 –1314年4月20日 (8年319天) |
克肋孟五世 Papa CLEMENS V |
貝爾特朗·德·哥特 Bertrand de Got |
法國 加斯科涅維朗德羅 |
41 / 50 | 亞威農教廷。召開維埃納公會議(1311–1312)。在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要挾下開始對聖殿騎士團的迫害。 | |
— | 1314年4月20日 –1316年8月7日 |
(宗座從缺) | 由於樞機無法達成一致,在二年內沒有選舉產生教宗。 | ||||
196 |
1316年8月7日 –1334年12月4日 (18年119天) |
若望二十二世 Papa IOANNES XXII |
雅克·德·厄斯 Jacques d'Euse |
法國 屈埃爾西卡奧爾 |
72 / 90 | 亞威農教廷。其「榮福直觀」論受到爭議。 | |
197 |
1334年12月20日 –1342年4月25日 (7年126天) |
本篤十二世 Papa BENEDICTUS XII |
雅克·富尼埃爾 Jacques Fournier, O.Cist. |
法國 富瓦薩韋爾丹 |
49 / 57 | 亞威農教廷。熙篤會成員。頒布宗座憲令《本篤聖令》(1336年)。 | |
198 |
1342年5月7日 –1352年12月6日 (10年213天) |
克肋孟六世 Papa CLEMENS VI |
皮埃爾·羅熱 Pierre Roger, O.S.B. |
法國 利穆贊莫蒙 |
51 / 61 | 亞威農教廷。黑死病盛行期間在任,赦免死於黑死病者的罪。 | |
199 |
1352年12月18日 –1362年9月12日 (9年268天) |
依諾增爵六世 Papa INNOCENTIUS VI |
埃蒂安·奧貝爾 Étienne Aubert |
法國 利穆贊勒蒙 |
70 / 80 | 亞威農教廷。推動了《布雷蒂尼條約》(1360年)的簽署。 | |
200 |
1362年9月28日 –1370年12月19日 (8年82天) |
真福烏爾巴諾五世 Papa URBANUS V |
紀堯姆·格里莫阿爾 Guillaume (de) Grimoard, O.S.B. |
法國 朗格多克格里扎克 |
52 / 60 | 亞威農教廷。本篤會成員。推動教育改革並對歐洲和亞洲各地進行傳教活動。亞歷山大十字軍及薩伏伊十字軍。 | |
201 |
1370年12月30日 –1378年3月27日 (7年87天) |
額我略十一世 Papa GREGORIUS XI |
皮埃爾·羅熱·德·博福特 Pierre Roger de Beaufort |
法國 利穆贊莫蒙 |
40 / 58 | 亞威農教廷;後返回羅馬。最後一位法國教宗。 | |
202 |
1378年4月8日 –1389年10月15日 (11年190天) |
烏爾巴諾六世 Papa URBANUS VI |
巴托洛梅奧·普里尼亞諾 Bartolomeo Prignano |
拿坡里王國 拿坡里 |
60 / 71 | 天主教會大分裂。最後一位未經樞機會議選舉產生的教宗。 | |
203 |
1389年11月2日 –1404年10月1日 (14年334天) |
波尼法爵九世 Papa BONIFATIUS IX |
皮埃特羅·托馬切利 Pietro Tomacelli |
拿坡里王國 拿坡里 |
39 / 54 | 天主教會大分裂。 |
15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204 |
1404年10月17日 –1406年11月6日 (2年20天) |
依諾增爵七世 Papa INNOCENTIUS VII |
科西莫·詹蒂萊·米利奧拉蒂 Cosimo Gentile Migliorati |
拿坡里王國 蘇爾莫納 |
65 / 67 [B] | 天主教會大分裂。 | |
205 |
1406年11月30日 –1415年7月4日 (8年216天) |
額我略十二世 Papa GREGORIUS XII |
安傑洛·科雷爾 Angelo Correr |
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 |
80 / 91 [R] | 天主教會大分裂;在由其政敵若望二十三世召開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中宣布退位。至本篤十六世前為最後一位退位教宗。 | |
— | 1415年7月4日 –1417年11月11日 |
(宗座從缺) | 兩年內未選舉產生教宗。 | ||||
206 |
1417年11月11日 –1431年2月20日 (13年101天) |
瑪爾定五世 Papa MARTINUS V |
奧多內·科隆納 Oddone Colonna, O.F.S |
教宗國 傑納扎諾 |
48 / 62 | 召開巴塞爾公會議(1431年)。胡斯戰爭開始。 | |
207 |
1431年3月3日 –1447年2月23日 (15年357天) |
安日納四世 Papa EUGENIUS IV |
加布里埃萊·孔杜莫爾 Gabriele Condulmer, O.S.A. |
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 |
47 / 63 [B] | 奧斯定會成員。瑪爾定五世之侄。1433年於羅馬加冕西吉斯蒙德為神聖羅馬皇帝。將巴塞爾公會議會址轉移至費拉拉,但由於腺鼠疫盛行,會址再次轉移至佛羅倫斯。 | |
208 |
1447年3月6日 –1455年3月24日 (8年18天) |
尼閣五世 Papa NICOLAUS V |
托馬索·帕倫圖切利 Tommaso Parentucelli, O.P. |
熱那亞共和國 薩爾扎納 |
49 / 57 | 道明會成員。1450年慶禧年。1452年於羅馬加冕腓特烈三世為神聖羅馬皇帝。1452年頒布詔書授權葡萄牙征服和奴役撒拉遜人及異教徒。於梵蒂岡建立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 |
209 |
1455年4月8日 –1458年8月6日 (3年120天) |
加理多三世 Papa CALLIXTUS III |
阿方索·德·博爾哈 Alfonso de Borja |
亞拉岡聯合王國 瓦倫西亞王國哈蒂瓦 |
76 / 79 | 首位西班牙教宗。宣布8月6日為顯聖節。下令重審聖女貞德,並最終宣布其無罪。 | |
210 |
1458年8月19日 –1464年8月15日 (5年362天) |
庇護二世 Papa PIUS II |
埃內阿·西爾維奧·皮科羅米尼 Enea Silvio Piccolomini |
錫耶納共和國 科西尼亞諾 |
52 / 58 | 1462年於錫耶納附近建立皮恩扎。對聖經進行闡釋。 | |
211 |
1464年8月30日 –1471年7月26日 (6年330天) |
保祿二世 Papa PAULUS II |
皮埃特羅·巴爾博 Pietro Barbo |
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 |
47 / 54 | 安日納四世之侄。興建聖馬可宮(今威尼斯宮)。准許印刷術引入教宗國。 | |
212 |
1471年8月9日 –1484年8月12日 (13年3天) |
西斯篤四世 Papa SIXTUS IV |
弗朗切斯科·德拉·羅韋雷 Francesco della Rovere, O.F.M. |
熱那亞共和國 切萊利古雷 |
57 / 70 | 方濟各會成員。發起興建西斯廷禮拜堂。在西班牙君主伊莎貝拉和斐迪南要求下准許宗教裁判所對猶太裔基督徒進行迫害。 | |
213 |
1484年8月29日 –1492年7月25日 (7年331天) |
依諾增爵八世 Papa INNOCENTIUS VIII |
喬凡尼·巴蒂斯塔·奇博 Giovanni Battista Cybo |
熱那亞共和國 熱那亞 |
51 / 59 [B] | 任命托馬斯·德·托爾克馬達。頒布《深憂之求》詔書(1484年),支持對巫術進行打擊。 | |
214 |
1492年8月11日 –1503年8月18日 (11年7天) |
亞歷山大六世 Papa ALEXANDER VI |
羅德里克·伊安索爾·德·博爾哈 Roderic Llançol i de Borja |
亞拉岡聯合王國 瓦倫西亞王國哈蒂瓦 |
61 / 72 | 加里多三世之侄;切薩雷·波吉亞及盧克雷齊亞·波吉亞之父。1493年頒布詔書,將歐洲外的世界分歸予西班牙和葡萄牙。由於對立教宗的存在,無亞歷山大五世一說。 |
16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215 |
1503年9月22日 –1503年10月18日 (26天) |
庇護三世 Papa PIUS III |
弗朗切斯科·托德斯基尼·皮科羅米尼 Francesco Todeschini Piccolomini |
錫耶納共和國 錫耶納 |
64 / 64 | 庇護二世之侄。於錫耶納主教座堂側建立皮科羅米尼圖書館。 | |
216 |
1503年10月31日 –1513年2月21日 (9年113天) |
儒略二世 Papa IULIUS II |
朱利亞諾·德拉·羅維雷 Giuliano della Rovere, O.F.M. |
熱那亞共和國 阿爾比索拉 |
59 / 69 | 西斯篤四世之侄。1512年召開第五次拉特朗公會議。首位完全掌控教宗國的教宗。僱傭米開朗基羅於西斯廷禮拜堂大廳天頂進行創作。提出聖伯多祿大殿重建方案。 | |
217 |
1513年3月9日 –1521年12月1日 (8年267天) |
良十世 Papa LEO X |
喬凡尼·迪·洛倫佐·德·美第奇 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 |
佛羅倫斯共和國 佛羅倫斯 |
37 / 45 | 洛倫佐·德·美第奇之子。宣告第五次拉特朗公會議結束。向資助聖伯多祿大殿者頒發贖罪券。1521年絕罰馬丁·路德。將西班牙宗教裁判拓展至葡萄牙。 | |
218 |
1522年1月9日 –1523年9月14日 (1年248天) |
哈德良六世 Papa HADRIANUS VI |
阿德里安·弗洛里岑·博延斯 Adriaan Floriszoon Boeyens |
神聖羅馬帝國 烏德勒支采邑大主教區烏德勒支 |
62 / 64 | 唯一來自荷蘭的教宗,最後一位非義大利裔教宗,直至1978年若望保祿二世。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之師。使用其本名為其教名。 | |
219 |
1523年11月26日 –1534年9月25日 (10年303天) |
克肋孟七世 Papa CLEMENS VII |
朱利奧·迪·朱利亞諾·德·美第奇 Giulio di Giuliano de' Medici |
佛羅倫斯共和國 佛羅倫斯 |
45 / 56 | 良十世表弟。1527年羅馬受帝國軍隊劫掠。禁止亨利八世離婚。1530年於博洛尼亞加冕查理五世為神聖羅馬皇帝。其侄女許配予未來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僱傭米開朗基羅於西斯廷禮拜堂作《最後的審判》。 | |
220 |
1534年10月13日 –1549年11月10日 (15年28天) |
保祿三世 Papa PAULUS III |
亞歷山德羅·法爾內塞 Alessandro Farnese |
教宗國 拉齊奧卡尼諾 |
66 / 81 | 1545年召開特倫托公會議。其私生子成為首任帕爾馬公爵。第二次絕罰亨利八世。1546年任命米開朗基羅統籌聖伯多祿大殿的建設。 | |
221 |
1550年2月7日 –1555年3月29日 (5年50天) |
儒略三世 Papa IULIUS III |
喬凡尼·瑪利亞·奇奧奇·德爾·蒙特 Giovanni Maria Ciocchi del Monte |
教宗國 拉齊奧羅馬 |
62 / 67 | 1552年建立宗座德國學院。重新召開特倫托公會議。伊諾森佐醜聞。 | |
222 |
1555年4月9日 –1555年5月1日 (22天) |
瑪策祿二世 Papa MARCELLUS II |
馬切洛·切爾維尼·德利·斯帕諾基 Marcello Cervini degli Spannochi |
教宗國 馬爾凱蒙泰法諾 |
53 / 53 | 最後一位使用其本名的教宗。《教宗瑪策祿彌撒》為其所作。 | |
223 |
1555年5月23日 –1559年8月18日 (4年87天) |
保祿四世 Papa PAULUS IV |
喬凡尼·皮埃特羅·卡拉法 Giovanni Pietro Carafa, C.R. |
拿坡里王國 坎帕尼亞卡普里利亞伊爾皮納 |
78 / 83 | 戴蒂尼會成員。1555年頒布詔書建立羅馬猶太區。頒布《禁書目錄》。下令米開朗基羅重作《最後的審判》以使其顯得體。 | |
224 |
1559年12月26日 –1565年12月9日 (5年348天) |
庇護四世 Papa PIUS IV |
喬凡尼·安傑洛·德·美第奇 Giovanni Angelo de' Medici |
米蘭公國 米蘭 |
60 / 66 | 重新召開並終結特倫托公會議。下令提升羅馬供水質量。頒布《脫利騰信經》。 | |
225 |
1566年1月7日 –1572年5月1日 (6年115天) |
聖庇護五世 Papa PIUS V |
安東尼奧·吉斯利耶里 Antonio Ghislieri, O.P. |
米蘭公國 皮埃蒙特博斯科 |
61 / 68 | 道明會成員。1570年絕罰伊莉莎白一世。勒班陀戰役(1571年)。頒布《玫瑰經》。頒布1570年《羅馬彌撒》。 | |
226 |
1572年5月13日 –1585年4月10日 (12年332天) |
額我略十三世 Papa GREGORIUS XIII |
烏戈·本孔帕尼 Ugo Boncompagni |
教宗國 艾米利亞-羅馬涅博洛尼亞 |
70 / 83 | 1582年改革曆法。於梵蒂岡興建額我略禮拜堂。1579年以聖母無染原罪祝福菲律賓群島。同亞洲國家加強外交聯繫。 | |
227 |
1585年4月24日 –1590年8月27日 (5年125天) |
西斯篤五世 Papa SIXTUS V |
費利切·佩雷蒂·迪·蒙塔爾托 Felice Peretti di Montalto, O.F.M. Conv. |
教宗國 馬爾凱格羅塔姆馬雷 |
63 / 68 | 方濟各住院會成員。對羅馬特級宗座聖殿進行修繕。限定樞機團人數不超70人。羅馬教廷人數翻番。 | |
228 |
1590年9月15日 –1590年9月27日 (12天) |
烏爾巴諾七世 Papa URBANUS VII |
喬凡尼·巴蒂斯塔·卡斯塔尼亞 Giovanni Battista Castagna |
教宗國 拉齊奧羅馬 |
69 / 69 | 任期最短的教宗,加冕前過世。訂立世界首個禁菸令,禁止在所有教堂內及附近吸菸。 | |
229 |
1590年12月5日 –1591年10月16日 (315天) |
額我略十四世 Papa GREGORIUS XIV |
尼科洛·斯馮德拉蒂 Niccolò Sfondrati |
米蘭公國 倫巴底索姆馬隆巴爾多 |
55 / 56 | 1591年修改西斯篤五世憲令,由此在嬰兒開始活動後墮胎才應受處罰。宣布對教宗選舉進行賭博者進行絕罰。 | |
230 |
1591年10月29日 –1591年12月30日 (62天) |
依諾增爵九世 Papa INNOCENTIUS IX |
喬凡尼·安東尼奧·法基內蒂 Giovanni Antonio Facchinetti |
教宗國 艾米利亞-羅馬涅博洛尼亞 |
72 / 72 | 在法國宗教戰爭中支持費利佩二世及天主教同盟。禁止讓渡教會財產。 | |
231 |
1592年1月30日 –1605年3月3日 (13年32天) |
克肋孟八世 Papa CLEMENS VIII |
伊波利托·阿爾多布蘭迪尼 Ippolito Aldobrandini |
教宗國 馬爾凱法諾 |
55 / 69 | 1595年聯絡各歐洲基督教國家同鄂圖曼帝國開戰。召開神聖救援會議,調停道明會及耶穌會間對於自由意志及神聖恩典的理念衝突[21]。 |
17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232 |
1605年4月1日 –1605年4月27日 (26天) |
良十一世 Papa LEO XI |
亞歷山德羅·奧塔維亞諾·德·美第奇 Alessandro Ottaviano de' Medici |
佛羅倫斯公國 佛羅倫斯 |
69 / 69 | 良十世之侄。由於其任期之短被稱為「閃電教宗」(Papa Lampo)。 | |
233 |
1605年5月16日 –1621年1月28日 (15年257天) |
保祿五世 Papa PAULUS V |
卡米洛·博爾蓋塞 Camillo Borghese |
教宗國 拉齊奧羅馬 |
52 / 68 | 興建工程諸多,包括聖伯多祿大殿正面。1605年建立聖靈銀行。修復圖拉真水道橋。 | |
234 |
1621年2月9日 –1623年7月8日 (2年149天) |
額我略十五世 Papa GREGORIUS XV |
亞歷山德羅·盧多維西 Alessandro Ludovisi |
教宗國 艾米利亞-羅馬涅博洛尼亞 |
67 / 69 | 1622年建立傳布信仰聖部。1621年頒布詔書,宣布教宗選舉應採用秘密投票。1623年頒布憲令,批判魔術師和巫師。 | |
235 |
1623年8月6日 –1644年7月29日 (20年358天) |
烏爾巴諾八世 Papa URBANUS VIII |
馬菲奧·巴貝里尼 Maffeo Barberini |
托斯卡納大公國 佛羅倫斯 |
55 / 76 | 對伽利略·伽利萊進行審判。最後一位通過武力擴張領土的教宗。1624年頒布詔書,宣布在聖地吸食菸草者將受絕罰。 | |
236 |
1644年9月15日 –1655年1月7日 (10年114天) |
依諾增爵十世 Papa INNOCENTIUS X |
喬凡尼·巴蒂斯塔·潘菲利 Giovanni Battista Pamphilj |
教宗國 拉齊奧羅馬 |
70 / 80 | 亞歷山大六世玄孫之子。於納沃納廣場建立四河噴泉。1653年頒布憲令,稱楊森主義五點主張為異端。 | |
237 |
1655年4月7日 –1667年5月22日 (12年45天) |
亞歷山大七世 Papa ALEXANDER VII |
法比奧·基吉 Fabio Chigi |
托斯卡納大公國 錫耶納 |
56 / 68 | 保祿五世侄孫。籌建聖伯多祿廣場。頒布憲令,訂立聖母無染原罪原則。 | |
238 |
1667年6月20日 –1669年12月9日 (2年172天) |
克肋孟九世 Papa CLEMENS IX |
朱利奧·羅斯皮利奧西 Giulio Rospigliosi |
托斯卡納大公國 皮斯托亞 |
67 / 69 | 籌建聖伯多祿廣場列柱。1668年參與推動《亞琛和約》簽署。 | |
239 |
1670年4月29日 –1676年7月22日 (6年84天) |
克肋孟十世 Papa CLEMENS X |
埃米利奧·博納文圖拉·阿爾蒂耶里 Emilio Bonaventura Altieri |
教宗國 拉齊奧羅馬 |
79 / 86 | 1671年封聖利馬的聖羅撒,為首位來自美洲的聖人。在聖天使城堡橋上安置十尊天使像,於聖伯多祿廣場安置兩個噴泉。頒布關於自陵墓中遷移聖髑的規定。 | |
240 |
1676年9月21日 –1689年8月12日 (12年325天) |
真福依諾增爵十一世 Papa INNOCENTIUS XI |
貝內德托·奧德斯卡爾基 Benedetto Odescalchi |
米蘭公國 倫巴底科莫 |
65 / 78 | 建立神聖聯盟。1684年將聖母聖名節定為全教會性節日。在口授經文教理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 |
241 |
1689年10月6日 –1691年2月1日 (1年118天) |
亞歷山大八世 Papa ALEXANDER VIII |
皮埃特羅·維托·奧托博尼 Pietro Vito Ottoboni |
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 |
79 / 80 | 1690年譴責所謂「哲學罪」。 | |
242 |
1691年7月12日 –1700年9月27日 (9年77天) |
依諾增爵十二世 Papa INNOCENTIUS XII |
安東尼奧·皮尼亞特利 Antonio Pignatelli, O.F.S |
拿坡里王國 普利亞斯皮納佐拉 |
76 / 85 | 1692年頒布《宜乎羅馬教宗》詔書,譴責裙帶關係。建立多個慈善及教育機構。 | |
243 |
1700年11月23日 –1721年3月19日 (20年116天) |
克肋孟十一世 Papa CLEMENS XI |
喬凡尼·弗朗切斯科·阿爾巴尼 Giovanni Francesco Albani |
教宗國 馬爾凱烏爾比諾 |
51 / 71 | 中國禮儀之爭。首次對殉道者墓窟進行考古發掘。聖母無染原罪節成為全教會節日[16]。 |
18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244 |
1721年5月8日 –1724年3月7日 (2年304天) |
依諾增爵十三世 Papa INNOCENTIUS XIII |
米開朗琪羅·德·孔蒂 Michelangelo dei Conti |
教宗國 拉齊奧波利 |
65 / 68 | 禁止耶穌會在中國進行傳教活動,並禁止耶穌會進一步招納成員。 | |
245 |
1724年5月29日 –1730年2月21日 (5年268天) |
神僕本篤十三世 Papa BENEDICTUS XIII |
皮埃特羅·弗朗切斯科·奧爾西尼 Pietro Francesco Orsini, O.P. |
拿坡里王國 巴里普利亞格拉維納 |
75 / 81 | 道明會成員。最後一名來自奧爾西尼家族的教宗。原先由於先前的對立教宗而稱本篤十四世,但後改為本篤十三世。廢除烏爾巴諾七世和八世對菸草的禁令。 | |
246 |
1730年7月12日 –1740年2月6日 (9年209天) |
克肋孟十二世 Papa CLEMENS XII |
洛倫佐·科爾西尼 Lorenzo Corsini, O.F.S |
托斯卡納大公國 佛羅倫斯 |
78 / 87 | 1735年拉特朗聖若望大殿正面完工。1732年籌建特雷維噴泉。1738年頒布《著名使徒》詔書,譴責共濟會。最老當選的教宗,直至2005年本篤十六世當選。 | |
247 |
1740年8月17日 –1758年5月3日 (17年259天) |
本篤十四世 Papa BENEDICTUS XIV |
普羅斯佩羅·洛倫佐·蘭伯蒂尼 Prospero Lorenzo Lambertini |
教宗國 博洛尼亞 |
65 / 83 | 對司鐸教育系統及聖人曆進行改革。特雷維噴泉建成。肯定了托馬斯·阿奎那的思想。建立藝術、宗教及科學院。 | |
248 |
1758年7月6日 –1769年2月2日 (10年211天) |
克肋孟十三世 Papa CLEMENS XIII |
卡洛·德拉·托雷·迪·雷佐尼科 Carlo della Torre di Rezzonico |
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 |
65 / 75 | 在梵蒂岡裸體男像上置遮羞布。1765年頒布詔書支持耶穌會。 | |
249 |
1769年5月19日 –1774年9月22日 (5年126天) |
克肋孟十四世 Papa CLEMENS XIV |
喬凡尼·文琴佐·安東尼奧·甘加內利 Giovanni Vincenzo Antonio Ganganelli, O.F.M. Conv. |
教宗國 聖阿爾坎傑洛-迪羅馬涅 |
63 / 68 | 方濟各住院會成員。1773年頒布詔書《吾主救世主》,取締耶穌會。 | |
250 |
1775年2月15日 –1799年8月29日 (24年195天) |
庇護六世 Papa PIUS VI |
喬凡尼·安傑洛·布拉斯基 Giovanni Angelo Braschi |
教宗國 艾米利亞-羅馬涅切塞納 |
57 / 81 | 譴責法國大革命。1798年被法軍自教宗國驅逐,直至其過世。最後一位支持文藝復興藝術的教宗。 | |
— | 1799年8月29日 –1800年3月14日 |
(宗座從缺) | 由於樞機無法達成一致及其他一系列問題(包括上任教宗被囚禁及樞機會議位於威尼斯),在六個月內沒有選舉產生教宗。 | ||||
251 |
1800年3月14日 –1823年8月20日 (23年159天) |
神僕庇護七世 Papa PIUS VII |
巴爾納巴·尼科洛·瑪利亞·路易吉·基亞拉蒙蒂 Barnaba Niccolò Maria Luigi Chiaramonti, O.S.B. |
教宗國 艾米利亞-羅馬涅切塞納 |
57 / 81 | 本篤會成員。在拿破崙加冕為法蘭西人的皇帝時在場。1809年至1814年間為法軍驅逐出教宗國。 |
19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252 |
1823年9月28日 –1829年2月10日 (5年135天) |
良十二世 Papa LEO XII |
阿尼巴萊·弗朗切斯科·克萊蒙特·梅爾基奧萊·吉羅拉莫·尼科拉·塞爾馬泰·德拉·真加 Annibale Francesco Clemente Melchiore Girolamo Nicola Sermattei della Genga |
教宗國 馬爾凱真加 |
63 / 68 | 1824年頒布詔書,將天主教教育系統歸於耶穌會管轄。譴責聖經公會。 | |
253 |
1829年3月31日 –1830年11月30日 (1年244天) |
庇護八世 Papa PIUS VIII |
弗朗切斯科·塞維里奧·卡斯蒂利奧尼 Francesco Saverio Castiglioni |
教宗國 馬爾凱欽戈利 |
67 / 69 | 接受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國王。1830年頒布詔書,譴責共濟會和現代聖經譯本。 | |
254 |
1831年2月2日 –1846年6月1日 (15年119天) |
額我略十六世 Papa GREGORIUS XVI |
巴托洛梅奧·阿爾貝托·卡佩拉里 Bartolomeo Alberto Cappellari, O.S.B. Cam. |
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托貝盧諾 |
65 / 80 | 卡馬爾多利會成員。最後一位當選教宗的非主教。反對教宗國民主化和現代化改革。 | |
255 |
1846年6月16日 –1878年2月7日 (31年236天) |
真福庇護九世 Papa PIUS IX |
喬凡尼·瑪利亞·馬斯台-費雷蒂 Giovanni Maria Mastai-Ferretti, O.F.S |
教宗國 馬爾凱塞尼加利亞 |
54 / 85 | 召開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教宗國為義大利奪取。確立聖母無染原罪及教宗無謬誤原則。頒布《謬說要錄》。第二長在位教宗,僅次於聖伯多祿。 | |
256 |
1878年2月20日 –1903年7月20日 (25年150天) |
良十三世 Papa LEO XIII |
喬阿基諾·文琴佐·拉法埃列·路易吉·佩奇 Gioacchino Vincenzo Raffaele Luigi Pecci, O.F.S |
教宗國 拉齊奧卡皮內托羅馬諾 |
67 / 93 | 頒布《新事通諭》。支持基督教民主,反對共產主義。第四長在位教宗。推行玫瑰珠及肩羽,並批准兩款新的聖母肩羽。首位完全承認瑪利亞女仲裁者的教宗。 |
20世紀
[編輯]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257 |
1903年8月4日 –1914年8月20日 (11年16天) |
聖庇護十世 Papa PIUS X |
朱塞佩·梅爾基奧萊·薩爾托 Giuseppe Melchiorre Sarto, O.F.S |
奧地利帝國 倫巴底-威尼西亞特雷維索列塞 |
68 / 79 | 推廣聖餐禮。抵制教會現代主義並立誓反對之。推行額我略聖詠並改革每日祈禱。 | |
258 |
1914年9月3日 –1922年1月22日 (7年141天) |
本篤十五世 Papa BENEDICTUS XV |
賈科莫·保羅·喬凡尼·巴蒂斯塔·德拉·基耶薩 Giacomo Paolo Giovanni Battista Della Chiesa, O.F.S |
皮埃蒙特-撒丁尼亞王國 熱那亞 |
59 / 67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試圖進行和平調解。頒布《1917年教會法法典》。支持傳教。本篤十六世稱其為「和平使者」。 | |
259 |
1922年2月6日 –1939年2月10日 (17年4天) |
庇護十一世 Papa PIUS XI |
阿基萊·安布羅吉奧·達米亞諾·拉蒂 Achille Ambrogio Damiano Ratti, O.F.S |
奧地利帝國 倫巴底-威尼西亞迪塞奧 |
64 / 81 | 1929年同義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主權國家梵蒂岡城國建立。建立梵蒂岡廣播電台。重建教廷科學院。推廣基督王節。反對共產主義及納粹主義。 | |
260 |
1939年3月2日 –1958年10月9日 (19年221天) |
可敬者庇護十二世 Papa PIUS XII |
尤金尼奧·瑪利亞·朱塞佩·喬瓦尼·帕切利 Eugenio Maria Giuseppe Giovanni Pacelli, O.F.S |
義大利王國 拉齊奧羅馬 |
63 / 82 | 於其《廣賜恩寵天主》憲令中重申教宗無謬誤。定聖母蒙召升天為教義。義大利籍主教不再占樞機團多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試圖進行和平調解。其在猶太人大屠殺中的角色受到爭議。 | |
261 |
1958年10月28日 –1963年6月3日 (4年218天) |
聖若望二十三世 Papa IOANNES XXIII |
安傑洛·朱塞佩·龍嘉利 Angelo Giuseppe Roncalli, O.F.S |
義大利王國 貝爾加莫索托伊爾蒙泰 |
76 / 81 | 召開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3年頒布《和平於世》,宣揚和平及無核化。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中試圖進行和平調解。 | |
262 |
1963年6月21日 –1978年8月6日 (15年46天) |
聖保祿六世 Papa PAULUS VI |
喬凡尼·巴蒂斯塔·恩里科·安東尼奧·瑪利亞·蒙蒂尼 Giovanni Battista Enrico Antonio Maria Montini |
義大利王國 布雷西亞孔切肖 |
65 / 80 | 最後一位加三重冕的教宗。首位造訪美國和澳洲的教宗,亦為自1809年來首位離境義大利的教宗。宣布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結束。1968年頒布《關於人之生命》,反對人工節育。 | |
263 |
1978年8月26日 –1978年9月28日 (33天) |
可敬者若望·保祿一世 Papa IOANNES PAULUS I |
阿爾比諾·盧恰尼 Albino Luciani |
義大利王國 威尼托貝盧諾卡納萊達戈爾多 |
65 / 65 | 廢除教宗就職中的加冕環節。首位於其教名中正式使用「一世」的教宗,亦為首位使用前兩任教宗名者。最後一位使用教宗御轎者。 | |
264 |
1978年10月16日 –2005年4月2日 (26年168天) |
聖若望·保祿二世 (大教宗若望·保祿二世)[22] Papa IOANNES PAULUS II |
卡羅爾·約澤夫·沃伊蒂瓦 Karol Józef Wojtyła |
波蘭第二共和國 瓦多維采 |
58 / 84 | 首位來自波蘭的教宗,亦為自阿德里安六世(1522–1523)以來首位非義大利裔教宗。任內造訪129個國家。在位時間第三長的教宗。1984年創立世界青年日。封聖多於任何前任教宗。 |
3千紀
[編輯]21世紀
[編輯]- R 該教宗宣布退位。
任數 | 任期 | 肖像 | 稱號:中文 稱號:拉丁語 |
本名 | 出生地 | 就任歲數/ 離任歲數 |
備註 |
---|---|---|---|---|---|---|---|
265 |
2005年4月19日 –2013年2月28日 (7年315天) |
本篤十六世 Papa BENEDICTUS XVI |
約瑟夫·阿洛伊修斯·拉青格 Joseph Aloisius Ratzinger |
德國 巴伐利亞因河畔馬克特爾 |
78 / 85 [R] | 自克肋孟十二世(1730年)以來最年長的當選教宗。提升脫利騰彌撒的地位,並推廣使用拉丁語。重新開始使用一些不再使用的教宗服飾。建立安立甘宗特別主教轄區。自策肋定五世(1294年)以來首位主動放棄教宗職位者[23],保留其稱號並加「榮休教宗」頭銜[24]。2022年病逝。 | |
266 |
2013年3月13日 – (11年305天) |
方濟各 Papa FRANCISCUS |
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戈里奧 Jorge Mario Bergoglio, S.J. |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弗洛雷斯 |
76 / – | 自額我略三世(731–741)以來首位生於歐洲外的教宗,亦為首位來自拉丁美洲及南半球的教宗。自額我略十六世(1831–1846)來首位出身於修會的教宗,首位耶穌會教宗。自蘭鐸(913–914)以來首位使用全新且非融合教名的教宗。 |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Annuario Pontificio 2012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12 ISBN 978-88-209-8722-0), p. 12*
- ^ Corrections Made to Official List of Popes. ZENIT. 2001-06-05 [2008-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9).
- ^ Papal Primacy of honour: titles and insignia. Newadvent.org. 1911-06-01 [2013-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31).
- ^ 4.0 4.1 Paschal Robinson. Antipope. 天主教百科全書.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 ^ 5.0 5.1 Paschal Robinson. Chronological Lists of Popes. 天主教百科全書.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 ^ Paschal Robinson. Pope Martin IV. 天主教百科全書.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 ^ Paschal Robinson. Popess Joan. 天主教百科全書.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 ^ Weaver, MJ., and Appleby, RS., Being Right: Conservative Catholics in Americ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 Jan 1995, p. 257.
- ^ Flinn, FK., Encyclopedia of Catholicism, 2007, p. 566.
- ^ 10.0 10.1 Fahlbusch, Erwin (et al.); Bromiley (English translation), Geoffrey William (編). Pope, Papacy. Evangelisches Kirchenlexikon [The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ity] 4.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05: 272–282 [2011-09-07]. ISBN 0-8028-241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1).
- ^ The fourth po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on Clement I
- ^ Mcbrien, Richard P. The Pocket Guide to the Popes. HarperCollins. 2006-10-31: 30–31 [2012-03-06]. ISBN 978-0-06-1137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 ^ The Chronography of 354 AD. Part 13: Bishops of Rome: from Theosodr Mommsen, MGH Chronica Minora I (1892), pp.73–6. [2012-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6).
- ^ OCA - St Liberius the Pope of Rome. Ocafs.oca.org. [2013-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 ^ Saint Siricius. [2016-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1).
- ^ 16.0 16.1 16.2 Papal Timeline. 2005 [2014-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0).
- ^ Deno John Geanakoplos. Constantinople and the West: essays on the late Byzantine (Palaeologan) and Italian Renaissances and the Byzantine and Roman churches. Univ of Wisconsin Press. 1989-09-15: 263– [2012-03-03]. ISBN 978-0-299-1188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9).
- ^ Blessed Eugene III. [2015-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 ^ For the dates of death of Clement III and the election of Celestine III see Katrin Baaken: Zu Wahl, Weihe und Krönung Papst Cölestins III. Deutsches Archiv für Erforschung des Mittelalters Volume 41 / 1985, pp. 203–211
- ^ Philip Hughes, "Innocent III & the Latin East," History of the Church, vol. 2, p. 371, Sheed & Ward, 1948.
- ^ John Henry Blunt. Jansenists. Dictionary of Sects, Heresies, Ecclesiastical Parties, and Schools of Religious Thought. Rivingtons. 1874: 234–240 [2012-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9).
- ^ Bottum, Joseph. John Paul the Great. The Weekly Standard. 2005-04-18: 1–2 [200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6).
- ^ Brown, Andrew. Benedict, the placeholder pope who leaves a battered, weakened church. The Guardian. 2013-02-11 [2013-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1).
- ^ Pianigiani, Gaia; Povoledo, Elisabetta. Benedict XVI to Keep His Name and Become Pope Emeritus.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2-27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1).
來源
[編輯]- 書籍
- The Early Papacy: To the Synod of Chalcedon in 451, Adrian Fortescue, Ignatius Press, 2008.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opes, John N.D. Kel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 Catholicism, Henri de Lubac, Ignatius Press, 1988.
- Rome and the Eastern Churches, Aidan Nichols, Ignatius Press, 2010.
- I Papi. Venti secoli di storia, Pontificia Amministrazione della Patriarcale Basilica di San Paolo,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02.
- Rome Sweet Home, Scott Hahn, Ignatius Press, 1993.
- Enciclopedia dei Papi, AA.VV., Istituto dell'Enciclopedia italiana,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