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利-泰勒計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斯特利-泰勒計劃
Kế hoạch Staley–Taylor
越南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961–1965
地點
結果

計劃失敗,越共勝利

  • 美國直接干預
參戰方
 越南共和國
 美國
 越南民主共和國
越南南方共和國 越共
指揮官與領導者
越南共和國 吳廷琰
美國 甘迺迪
美國 詹森
越南民主共和國 胡志明
越南南方共和國 阮友壽
兵力
~450,000 (包括 20,000 美國指揮官和顧問) ~150,000
傷亡與損失

越南共和國 南越方面: 23,806死,41,149傷 (1960–1964)
美國 美國方面:

~410死 (1960–1964)
76,320死 (1960–1964)

斯特利-泰勒計劃是美國在越南戰爭期間執行「特種戰爭」戰略的計劃名稱。該計劃於1961年5月公布,以兩位起草者的名字命名:史丹福大學斯坦福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尤金·斯特利和駐越南美軍司令馬克斯維爾·泰勒將軍。按照計劃,它將在四年內(1961年至1965年)實施。其目標是在18個月內「平定南越」(綏靖越南南方[1][2]),從而確保越南共和國陸軍在南方戰場上占據主動地位。[3]

該計劃包括三項戰略措施:

  • 加強越南共和國陸軍,使用大量飛機和坦克快速摧毀解放軍武裝力量,使用美國指揮官和顧問指揮作戰部隊。
  • 維持城市的同時,通過「安撫」和建立「戰略村」來撲滅農村的革命運動。
  • 保護海上邊界,切斷北越的援助,孤立越共

然而,自1963年以來,由於北邑戰役越南語Battle of Ap Bac(Battle of Ấp Bắc)、 1963年南越政變等事件的影響,「戰略村」未能按原計劃實施。 儘管未經宣布,但當美國海軍陸戰隊於 1965 年 3 月登陸峴港[4]直接參與南越作戰時,該計劃正式結束。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引用資料[編輯]

  1. ^ 阮氏萍代表的讲话, [2023-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1) (中文(簡體)) 
  2. ^ 世界通史(修订版)当代卷 - 第三节: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2023-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1) (中文(簡體)) 
  3. ^ So Khoa Hoc va Cong Nghe Tien Giang [前江省科學技術廳]. 2007-10-09 [2022-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9 October 2007). 
  4. ^ Ti-ON. [2023-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4) (英語). 

相關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