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工部集》又稱《杜少陵集》,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集。

《杜工部集》一書共收詩一千四百多首。宋代王洙取「祕府舊藏」和「通人家所有」的各種杜集,去其重複,錄取1405首;又別錄「賦筆雜著」二十九篇,合為二十卷[1],寶元二年(1039年)結集為《杜工部集》二十卷。嘉祐四年(1059年)由王琪刊刻於杭州,並撰《杜工部集後記》。

王洙《杜工部集記》記載所用杜集有九種,前三家所據各集,王洙均未取用。例如唐代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孫光憲序本二十卷、鄭文寶序《少陵集》二十卷、別題小集二卷、孫僅一卷、雜編三卷。

注杜工部集[編輯]

《注杜工部集》是杜甫詩的第一個注本,「千家注杜」之始,一說是王洙的作品[2]晁公武道:「本朝自王原叔以後,學者喜觀杜詩,世有為之注者數家,率鄙淺可笑。」歷代皆不斷擴充其詩集,不下百種。至於注釋杜詩者更燦若繁星,明代張綖有《杜詩通》、王嗣奭的《杜臆》、清代錢謙益《箋註杜工部集》、仇兆鰲《杜詩詳註》、楊倫箋注《杜詩鏡銓》。

梅新林《杜詩偽王洙注新考》證明所謂王注實為鄧忠臣注,因該書引《新唐書》之史料,而《新唐書》成書於嘉祐五年(1060年),王洙卒年早在《新唐書》成書四年之前[3]吳激《贈李東美詩引》亦言「元祐間,秘閣校對黃本,鄧忠臣字慎思,余柳氏姨之夫,今世所注杜工部詩,乃慎思平生究竭心力而為之者。鏤板家標題,遂以託名王原叔」。

公有領域著作、維基共享資源[編輯]

注釋[編輯]

  1. ^ 《宋史》卷二百八《藝文志》:「王洙《注杜詩》三十六卷。」
  2. ^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八杜子美四:「《注杜工部集》,則內翰王原叔所注也。」
  3. ^ 《宋史》卷二九四《王洙傳》:「既而洙以兄字堯臣參知政事,……是歲,……得疾逾月,……時不能起矣。」按《宋史》卷十二《仁宗本紀》嘉祐元年:「閏月癸未朔,以王堯臣參知政事。」可知王洙去世於嘉祐元年(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