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楊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思(1882年—1956年10月27日),字慎之甘肅會寧縣城東關人。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

生平

[編輯]

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楊思中癸卯科三甲第四十五名進士。通過殿試之後,同年閏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後授翰林院檢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楊思作為甘肅省第一批留學生(共5名)之一,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法政大學,未畢業便回到中國,參加中國同盟會並參加辛亥革命[1]

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元年(1912年)楊思任會寧縣議會議長,民國2年(1913年)任甘肅省第一屆議會副議長,民國7年(1918年)任安肅道道尹,民國10年(1921年)10月任甘肅省第三屆議會議長,民國11年(1922年)9月任蘭山道道尹,民國14年(1925年)護理甘肅省省長。其間,民國12年(1923年)他捐款創建會寧縣桃花山魁星閣。甘肅省歸屬南京國民政府後,民國20年(1931年)楊思任甘肅省民政廳廳長,民國21年(1932年)任甘肅省通志館館長,民國23年(1934年)任甘肅造幣廠總辦。民國36年(1947年)10月,楊思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民國37年(1948年)3月參加了在南京召開的行憲國民大會[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楊思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北區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其間,1951年楊思捐款支援抗美援朝。1955年2月任第一屆甘肅省政協副主席。[1]

1956年10月27日,楊思在蘭州病逝。楊思病逝後,鄧寶珊王治岐蔣雲台高健君裴建准萬良才水梓等四十三人組成了治喪委員會,為其治喪。同年11月3日,甘肅省政協蘭州文化會堂為楊思舉辦了追悼會,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周恩來等獻花圈,甘肅省政協副主席馬悖靖致悼詞,甘肅省省長鄧寶珊講話。楊思葬在蘭州西柳溝。 [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楊思,新華網,2007-12-12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5-10.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五百十七):光緒二十九年。癸卯。閏五月甲申朔。……○引見新科進士。得旨。王壽彭、左霈、楊兆麟、業經授職外。黎湛枝、胡嗣瑗、朱國楨、胡炳益、金兆豐、曹典初、徐謙、張恕琳、王大鈞、范之傑、張濂、郭宗熙、李慶萊、楊渭、商衍瀛、張家駿、劉鳳起、衷冀保、胡大勛、高毓浵、朱篤慶、陸鴻儀、郭則澐、郭立山、區大典、邵章、李坤、陳敬第、孫智敏、胡藻、鄭家溉、史寶安、王鴻翔、周蘊良、彭世襄、張之照、陳善同、袁嘉穀、李效儒、汪昇遠、劉焜、夏壽康、王震昌、李海光、賴際熙、顧承曾、陳雲誥、陳樹勛、龔元凱、藍文錦、吳增甲、胡駿、朱壽朋、方履中、楊廷綸、於君彥、顧視高、溫肅、華宗智、周杰、陳國華、張祖蔭、路士桓、吳璆、楊思、水祖培、解榮輅、馬君實、張書雲、延昌、林步隨、班吉本、周廷干、區大原、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